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

成都话应该是全国最好学的方言之一。

不用说刚来成都读大学的外省人,没过多久就可以熟练掌握成都话,连外国小伙在成都呆上两年,都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瓜娃子”。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2)

虽然成都人觉得他们自己吵架骂起人来挺狠的,但在外地人看来,骂人的成都人,都是在卖萌的嘤嘤怪。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3)

微博上也有很多人同意,四川话骂人特别好听!所以,成都人到底是如何吵架和骂人的?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成都人的吵架艺术。

01

“瓜兮兮”式叠词大法

早年间成都民间还爱用歇后语骂人。

你狗撵摩托——不懂ko(科)学

你茅斯(厕所)头打灯笼——找si(屎)

但可能成都人慵懒,嫌句子太长说起来麻烦,用歇后语的人越来越少。

倒是ABB叠词式的词语,说来轻松简单——

你个瓜娃子,咋个打个光咚咚就出来了,一天瓜兮兮的。

莽脑壳,哈戳戳,吃多了,睡不着。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4)

除了ABB式,成都人还喜欢把很多东西说成AA式叠词——

有外地朋友拍到了四川菜地的牌子,尽管可以感受到菜地主人很生气,但还让人忍不住笑——

我X你仙人板板,你穷疯了,扯我秧秧!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5)

还有那句经典的——

楼上哪个背时看脑壳的往老子阳台甩渣渣!到处都是瓜子壳壳和纸飞飞!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6)

生活中,成都人用的全是叠词。

成都人喝的是坝坝茶,吃的是莽莽,洗澡搓的是嘎嘎。

钵钵鸡店时候,老板会问放不放葱葱,结账会数签签。

看,成都人说话用叠词很嗲。更要命的是,他们偏偏还爱在叠词后面加个“儿”化音,喝茶的时候——

我杯杯儿上的盖盖儿咋个不见了?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7)

但这样就更嗲了。

还有眼眼儿,嘴嘴儿,盅盅儿,柜柜儿,牛牛儿......在成都人口中,万物皆可叠词,万物皆可儿话音。

可以见得,成都人对叠词的运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句骂人的话里,就可以带出四五个叠词。

不管啥子牛鬼蛇神,有好妖艳儿,从成都人嘴巴里喊出来,都可以变成滚滚一样软萌可爱的名字。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8)

所以成都人吵起架来,叠词和儿话音一出口,效果就自动减弱了三分。

02

“你说个锤子哦”

除了叠词,成都人说话,还爱用语气词——

“你做啥子嘛”,“对噶”,“莫慌哈”,“你多乖哦”。

什么“嘛”,“哦”,“噶”,“哈”,“咧”,是成都人说话与生俱来的能力,随时可以脱口而出。

虽然带上语气词给人以亲切感,但在骂人的时候,你明明很生气,气到炸裂,有人反倒觉得你是在撒娇和卖萌——

你看啥子嘛看,滚开些!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9)

有些句子,成都人还爱把尾音拖得老长,“是不是哦”,“好乖哦”,“哦”字余音悠长,绕梁三圈。

当然,成都人还说“黢黑”,“紧到挨”,“抿甜”,“溜酸”这样的形容词,这是在追求形容黑、甜、酸的极致——

长得黢黑一天还紧到挨。

我这个抿甜,你那溜酸,你尝一口嘛。

铲铲、锤子、毛线,则是川渝地区的三大吵架神器——

我跟你说个锤子,你会个铲铲,你懂毛线!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0)

在有一次成都的公共汽车出现事故,记者问司机车上有打车窗玻璃的锤子吗时,两人的对话是这样的,像吵架,又不是吵架——

记者:请问大爷,你在受伤前或受伤后,发现车上配备了敲玻璃的锤子了吗?

大爷:有铲铲的锤子。

记者:你是说,车上配备了铲铲?

大爷:有锤子的铲铲。

记者:你是说配备了带铲铲的锤子吗?

大爷:有锤子带铲铲的锤子。

记者:你是说有的锤子带了铲铲吗?

大爷:有铲铲的锤子带了铲铲。

记者:你是说有的锤子可以当铲铲用,而有些铲铲可以当锤子用吗?

大爷:还要咋说喃,给你讲清楚了嘛,有铲铲的锤子,有锤子的铲铲。

记者:……

所以成都人说锤子、铲铲和毛线的时候,真的是在骂人吗,这在外地人心中一直是个迷。

03

能吵吵绝不动手

就算成都人吵架是这样的——

老子抓你一jio,你个胎神,瓜娃子,一天给老子吃撑了,老子铲你两耳屎。

但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还是很温柔。

一个原因当然是方言本身,成都人说话的方式,自带软萌性质。

但更重要的因为,成都人慵懒的性格,脾气好。

他们能吵架,绝不动手,比如——

“你要爪子嘛”

“你要爪子嘛”

“你过来撒”

“你过来撒”

......

可能一个小时都吵不出结果。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1)

微博上还有人说,看到一摩登女子和电瓶车大叔因刮擦吵架——

“你瓜娃子!”

“你瓜婆娘”

“瓜娃子”

“瓜婆娘”

......

两人一直如此循环,周围的人都看累了。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2)

去年成都一辆私家车和出租车发生刮擦,两个司机开始协商未果,最后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把问题解决了,私家车猜输,赔给对方700元。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3)

为此,两人还上了热搜,上演了一次最高阶的“能吵吵就不动手”。

而成都人这种不动手的艺术性行为,是因为在闲适的环境下,他们养成的好脾气,豁达、开放、而包容。

成都人是会享受的人,吵架这样的事,不值得上升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他们总能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的确是这样,在成都,没得啥子弄不称头的。没有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顿。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4)

这里火锅串串,茶馆麻将一样不少,大家耍的这么安逸,有啥子好动手的嘛。

在天府之国,舒服巴适,根本动怒不起来的,大家吵架吵累了,就都划个拳吃火锅去了。

成都人吵架(成都人是怎么吵架的)(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