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泰立注塑科普君,这是我原创的第238篇经验分享。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有机会和各大塑胶厂的老板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分享他们对于市场的看法,也分析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由于我调机经验丰富,也经常作为“排头兵”,活跃在生产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最近,到黄岩的张总地方喝茶,张总和我吐槽说,最近塑料制品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做低价竞争,完全没有利润空间;想搞点不一样的,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产品,好不容易造成一个爆款,同行抄袭起来,太舒服了!

100万左右的手工玩具(塑料玩具的制造只要2元)(1)

张总跟我说这话的时候,拿来举例的产品,就是前段时间卖得比较火的产品“空气动力小车”。

张总说,从有这个想法,到开发产品的外观、性能,到最后生产加工,经历了足足一年半的周期,光是设计投资就超过了10万元,还不算注塑机和模具的投入。

100万左右的手工玩具(塑料玩具的制造只要2元)(2)

说到这里,张总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虽然我也申请了外观专利,但是同行破解专利到抄袭成品仅仅用了不到15天,投入不到3000元(同样不算注塑机和模具费用)。

这3000元的成本还是请模具设计公司专业设计人员抄袭的钱,如果自己公司有人,抄起来更便宜,更快!

张总说不算时间和精力的投入,3000元和10万元的投入差距,让他的心里就极端的不平衡,既然这样可以为什么还要自己开发呢?

抄袭一下,难道不香吗?

至于申请了外观专利为什么保护不了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往下继续问。

如果抄袭的是一家,十家也许都好解决,但是如果抄袭的是100家,1000家,那该怎么去保护呢?

更何况,同行的抄袭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抄袭,从外观设计上稍有改变,连专业律师都摇头说不能保证一定能赢,更何况是张总这个在行业中,不大不小的注塑加工厂呢?

现在注塑行业内的现状就是如此,开发产品的辛辛苦苦,不如抄袭产品的撇一下眼,是是非非,究竟何去何从?

张总说,他不想抄袭别人,想做自己的产品,想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

但是真的有希望吗?

我看着张总,没说话。

我一直和客户分享塑料件的案例,无非是想说一件事,外观的专利模仿起来实在太简单,但是其中真正的内核应该是产品制造的技术垄断,虽然你能抄袭外观,但是你生产不出一样的产品,这,就是答案的所在。

我帮助很多客户形成了技术垄断,但是过程中有模具厂的不理解和谩骂,市场上的模具就是这样,你们犯得着这样精益求精吗?

这其中也有塑料材料厂的嘲笑,这么小的需求量,还想要做独特的产品,简直痴人说梦,痴心妄想。

当然也少不了注塑机同行的讽刺,什么技术垄断,不如把产品卖得更便宜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假的。

人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的钱。到底能不能做,只有做过的人才明白。(至于怎么做技术垄断,可以参看我之前的文章,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更多地分享如此的内容)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未来是属于开创者的,而不是属于抄袭者的!简单的大喊一声抄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搜索“泰立注塑”,获得更多干货内容,助您产能翻倍,利润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