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发生器主要是利用高频率的超声波击碎细胞或微生物的菌体结构,也可用于对相关器具的清洗。在使用过程中除应防止噪声对实验人员听力造成伤害外,还应防止超声本身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在使用超声波发生器时,也容易造成实验器具的损害和发生渗漏,导致感染性物质的外溢,甚至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小心操作,轻拿轻放,设备尽量放置在离实验人员较远的位置,有必要时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避免发生意外。超声波发生器操作时常发生容器盖得不够严密或容器破损、震裂的现象,如果是具有感染性的材料出现溢漏,则可污染超声发生器水箱中的水及内腔,并因此产生大量的气溶胶,从而有可能导致实验人员感染等安全事故,因此,一旦发生此类问题时应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置。图4-32和图4-33分别展示了超声波粉碎仪和槽式超声波粉碎仪。

(一)处置方法

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设备运行;向实验室主任报告;将发生溢漏的容器从超声发生器水箱中取出,将其放入消毒缸中,并盖上盖子;然后将事先配制的消毒液倒入超声波发生器水箱中,消毒1小时,后将其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消毒缸中。用消毒纱巾擦拭水箱四壁与表面数次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必要时需要对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全面去污染后再投入使用,同时做好处置记录。

超声波探头震碎防止措施(超声波发生器意外事件的处置)(1)

图4-32 超声波粉碎仪

超声波探头震碎防止措施(超声波发生器意外事件的处置)(2)

图4-33 槽式超声波粉碎仪

(二)处置要点

一是处置人员务必做好个体防护,尤其要防止气溶胶吸入或接触污染部位,然后再进行处置;二是应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三是容器发生溢漏时应先将容器放到消毒缸中并加上盖子,防止进一步扩散;四是应事先准备好消毒液,以备发生意外时能随手获得使用;最后应真实填写处置记录。

(三)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见图4-34。

超声波探头震碎防止措施(超声波发生器意外事件的处置)(3)

超声过程中发生病原微生物溢漏处置流程图

(翁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