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规范办学行为的推进,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
(一)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二)操作方式
1.小组的基本确立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
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
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待优生等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这一点也视不同班级具体情况而定。)
2.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学习成绩应该优秀;
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
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每个小组还要设立六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看看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魂!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按成绩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二、小组长和小组的培训
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班主任培养出来的。不要只注重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要让他们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1. 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澡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消,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6)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等。
2. 突出抓好高效学习小组、高效科研小组建设。
老师要对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中的动车组分动力机作用上再提高认识,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上下真功夫。要重视学习小组内小组文化的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要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在竞争中发展;要培养好举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检查督促作用;要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创新小组内部之间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要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3. 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1)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行政小组长的职责:
①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队。
②协同学习小组长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③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习、周末自主学习秩序。
④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
⑤协同学习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
⑥经常反思小组管理中的问题,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科小组长职责:
①及时地收齐作业,查好作业的质量,交给学科学习班长。
②协同行政小组长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③负责了解积累本小组内所有同学的学习状况,发现在自学、讨论、展示、检测及导学案和训练学案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向老师反馈。在科研小组会上与老师共同研究改进课堂和学案的措施。
④协同行政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
⑤协助行政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
⑥开好由学习班长组织的高效课堂研讨会,认真汇报组内的情况,积极思考讨论改进的措施,并把会议的精神传达给小组成员。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3)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有例题有规律方法总结有针对性习题有答案;量上由小见大;对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这实际上锻炼了组长的自学能力。
(4)帮助常务学习小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常务小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5)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屈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4.小组成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把知识让差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②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③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④ 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创造更大的舆论空间。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的探索。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拓展考虑:可根据学校情况建立学科科研小组。学科科研小组主要是由学科班长(即课代表)牵头组织,针对各个学科进行研究、调查学生本学科学习情况,并通过小组研究对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办法,同老师一起搞好本学科学习的小组。要注意发挥其作用,高效科研小组让教师教学“分身有术”,任课教师要深入科研小组内部,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小组反馈,了解学情,融洽感情,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革除低效和浪费,通过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为真正地课堂高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深入研究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 BB 、 CC 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来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 A 教 B , B 教 C , C 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小组的文化建设
1.由行政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酝酿制定有特色的组名和组训,并制成标志牌,激励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甚至可以有组歌。(谈获奖感言后可以合唱组歌。)
2.由学科小组长组织订立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的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
3.由行政小组长和和学科小组长共同组织每周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四、小组评价策略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督促,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从学生内部和外部进行对其进行激励的激励措施。我们学校现行使用的是小组课堂评价和总体评价。现提供几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供大家参考。
1. 等级加分型
①在小组内部按成绩给每个成员排好序号,分别为 l—6号,小组的 l—6 号成员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体现,这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的公平竞争。
②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小组的几号成员回答问题满分便是几分。如一号回答满分为一分,三号回答满分为三分,五号回答满分为五分。
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进行赋分。
④每节课结束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值日班长记录好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⑤好处:能调动班级各个层次尤其是优秀生和待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机制,有利于班级整体尤其是待优生的提高。
2. 小组总体评价型
①每节课由专门的一个小组负责评价,对每个小组回答问题、检测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小组每节课一轮换。
②评价小组对每个小组回答的每个问题都进行评价,给出分值,下课前对每个小组进行总评。
③这种小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评价中来。
3. 小组互评型
①老师在讨论前先说明(或在幻灯片上作好要求)本节课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展示或评价的题目进行讨论,以便明确答案、明确标准,使自己在评价时能够有所准备,增加公平和准确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②评价时老师可以点评价小组的任意一名同学进行评价,以免出现评价小组只有一人进行评价,其他人因为没有任务而导致懒散、走神的现象。
③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再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小组既是展示的一分子,又是评价的一分子,还可以保证他们与其他小组一样进行思考、展示,不会因为评价而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受到影响。
④评价内容:展示小组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和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等。对于小组评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再引入个人自评、小组自评两种方式。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小组自评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小组每个成员对能力的提高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组参与课堂的积极度;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合作、探究程度;课堂、自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或者注重学科知识等原因,不少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这是小组自我激励、准确地查出自身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措施和增强小组向上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学生对于自己小组内存在什么问题他们自己最清楚,他们提出的措施也是小组成员协商得出的,是每个组员都能够接受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也更能体现小组的自主管理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档案要定期进行。
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两者各有侧重。学生自评主要是从学生内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自己的合作、展示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为这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小组自评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引发学生的自我肯定和满足感,将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他人的评价,使蝉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日标迈进。我们学校有的班级举办“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等班级论坛就是对学生以往参与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认定,是面向学生的“过去”; “将来的我”则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结果,认准自己今后的主要努力日标,是面向学生的“未来”。这样就变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促进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五、小组奖励策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也可以与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联系起来。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对小组表现进行汇总评价,井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小组总体评价最好是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内容包含这一段时间内各科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于班级奖励,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如在班级设立“明星小组”“准明星小组”、“特优小组”或“反思小组”,根据班级各项累积评价得分为评价依据,为明星小组颁奖,奖品可以由反思小组提供,也可由班级提供。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优秀小组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可以为优秀小组颁发标志牌,集体合影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表彰,给与他们荣誉。深入到“持优小组”和“反思小组”中去,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给予帮助、监督,争取下周打个翻身仗。
在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和进步大的小组进行奖励,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六、小组建设中教师的作用
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特别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一个班级的小组建设是否成功,与班主任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小组建设实施的保障,为了使这一机制能有效的运行下去,班主任必须先重视起来,要经常地去查看小组评价分数,从分数上去发现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不能只扣分数,不对其进行批评,指导。如果一个学生一周之内被扣了10多分,而班主任却毫不知情,这就失去了量化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分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真正体现分数的价值。班主任在这一制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多挣分数,制止学生的扣分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分数量化的意义。要敢于放手,真正做到“管理是为了不管理。
其次,各任课老师在搞好自己所教班级科研小组建设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各个小组,发现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例如,当任课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本节课上不太积极时,课后要及时组织这个小组,提出其在本课上出现的问题,调查原因,如果是因为老师的缘故就要立即想办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克服,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是小组自身的原因,就要深入到小组中去,和他们一起商量提出改正的办法并明确本小组以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小组的建设是整个作业组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班主任工程,只有作业组各个教师同心协力,才能真正将小组建设好。另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作业组分析会,提出班级近期存在的问题并群策群力商量提出行之有效解决的方案,使小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小组整体偏料等)能尽快得到解决。
附1:“五星”、“星级小组”评价实施方案
“星级小组”
每节课结束时,课任教师都要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没有数额限制,都好就全部表扬。每表扬一次加1分,批评一次扣2分。一个星期累计一次,分数前五名的小组得一颗星,为本周班级星级小组。以此类推,一月被评为3次班级星级小组的则自动荣获年级星级小组。
“星级学生”
凡是被表扬的小组,组内成员同时可以获得2分的加分,由负责学习的记录员进行统计。因违反纪律、作业不按要求完成、卫生不符合要求等等不符合班级规定的行为都要扣除当事个人的分数。具体是:纪律不好每次扣1分,作业类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2分,卫生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1分和加分进行累计,一周评出班级的星级学生,由班长第二周公布在班级的公示栏内(在室外)。学期总分数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入团的重要参考依据。
“勤奋之星”(此星评价以鼓励后进为主)
“勤奋之星”评价标准:
1. 课前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案等各类练习。
2. 能按照教师要求做好课前相关的学习准备(如:学习用具、黑板的板书、双色笔等)。
3.每次的课堂常规能认真执行等。
“参与之星”
“参与之星”评价标准:
1. 课堂上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 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展示。
3.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评价等各个学习环节。
“点评之星”
“点评之星”评价标准:
1. 听讲要认真。如听到有价值的内容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
2. 声音响亮,表达清晰。
3. 观点鲜明,有自己的思想。
4. 不重复之前已说清楚的内容,以节约课堂时间。
5. 课堂上杜绝参考书,可在预习时参考,课堂上应说出自己内心最真诚的感受。
“展示之星”
“展示之星”评价标难:
1. 仪态自然,心情放松。
2. 面向更多的同学,必要时手指黑板。
3. 声音响亮,要求脱稿。
4. 把握内容,要有重点。
5. 能与其他小组互动,并适时点评其它补充的内容。
“希望之星”
“希望之星”评价标准:综合以上“四星”提名最多的学生,最终由班主任综合评定为准。
备注:“勤奋之星”、 “参与之星”、 “点评之星”、 “展示之星”、 “希望之星”最多有三个名额,可全部填写上去。
“星级小组”每周每班有五个名额,但填在此表格中的是得分最高的那个组。
附2:德育工作配套措施
(1)坚持“育人为先、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主干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
(2)通过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考核以及通过学生会、班级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轮流换岗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3)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做到及时评价,及时激励、表扬。
(4)有重点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德育机制,拓宽德育渠道,使课改中德育工作有效落实,扎实推进。
(5)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架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积极争取家长在课改中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进一步推进、深化教学改革。
工作职责:
(一)培训学生
(1)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2)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合理安排预习、交流、展示以及学校、家庭的时间安排;
(3)指导学生怎样学会合作;
(4)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做好每周的反思工作。
(二)培训小组长
(1)指导小组如何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2)指导小组如何制定小组管理方法;
(3)指导小组如何评价,做到每天、每周、每月及时公布;
(4)指导小组开展帮扶结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