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在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阅读中重生,4 月出生的人中就有这么一位。这个小朋友的好伙伴就是安徒生。
小时候,哼着“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蹦蹦跳跳转着圈,觉得自己美过白雪公主和美人鱼。
长大后,再也不会把爸爸削的木棍子当成仙女棒,但仍然分不清楚格林兄弟和安徒生。作家木心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安徒生初到中国时,大家叫他英国安徒生。”
多样的主角(公主、王子、干爸、单身汉、木匠、退伍士兵、园丁、月光、鸭子、夜莺……) 牺牲 宽恕 悲剧≈安徒生童话。看安徒生的作品,总有种冷不丁就完了的赶脚。
格林童话教你善良美好,是浅浅的幸福,而安徒生童话讲述人性本身,是深深的悲伤,两个都是不能错过的儿时伙伴。总之,格林童话更适合小孩子一个人看,而安徒生童话更适合父母读给孩子听。
前段时间,我重读了《安徒生童话》,痴迷到见人就安利,搞得大家都怀疑我是不是疯了,叫一群成年人去看少儿童话。
我并没有疯,而是大家没有试着在长大后重读那些神奇的故事。《安徒生童话》从来没有年龄限制,从不过时,常读常新,它的内容是小孩子的,思考是留给成人的。
小朋友的世界里没有价值观,只有感受力。带着滤镜审视世界是大人才能干出的事情,小孩子只会用身体的触碰和无限的想象去感受世界。小美人鱼需要经历怎样的挣扎才能丢下刺向王子的尖刀,小时候的我们无法理解。那个时候,只希望有一天能住在海里,“那儿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的枝丫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好像它们是活着的东西。所有的大小鱼儿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像是天空的飞鸟。”
长大后,才发现藏在安徒生笔下暗潮涌动的现实。安徒生用童话的形式,契合的是成人的内心世界。不管是个人情感,还是社会话题,安徒生都能将它们大卸八块,重组成从小读到大的故事。
安徒生式的爱情,多数是得不到的。
孤独死的老单身汉安东是爱情敌不过时间的代表(《单身汉的睡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安东患有典型的强迫症,睡觉前把门窗、火炉、台灯检查一遍才行,不仅如此,睡觉的时候还必须戴着一顶睡帽。他和茉莉是标准的两小无猜,他们甜到连苹果籽都要你一半我一半。后来,茉莉要跟着父亲去另一个城市。分别的时候,茉莉对安东告白,这对可怜的人留下的眼泪“溶成一颗泪珠,而这颗泪珠有一种快乐可爱的粉红色”。
几年后,安东去找茉莉,想再续前缘,可茉莉说:“我们彼此有了许多变化——内在的和外在的变化。习惯和意志控制不了我们的感情。不过叫我爱你——现在我所理解的对于男子的那种爱——那是不可能的了。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屋漏偏风连夜雨,安东的爸爸破产了。最后,老单身汉紧紧抓着睡帽,梦着那颗与茉莉一同种下的苹果树,死去。安东为什么那么喜欢睡帽,因为在怎么都睡不着的夜晚,回忆涌上来的时候,他可以把眼泪藏在睡帽里。
他曾经流过的那些眼泪现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些泪珠变成了什么呢?它们都装在他的睡帽里——真正的泪珠是没有办法洗掉的。它们留在那顶睡帽里被人忘记了。不过那些旧时的回忆和旧时的梦现在保存在这顶‘单身汉的睡帽’里。
《柳树下的梦》也是青梅竹马的故事,但这一次不是败给时间,而是在现实面前低头。女主约翰妮为了歌唱事业远走他乡。男主克努得寻了好几次情人,每次都悲伤的离别,在见到约翰妮与他人订婚后,游历他乡,最终做着梦,在一棵柳树下死去。
天明的时候,落了一场雪。雪花卷到他的脚边,他睡着了。村人到教堂去做礼拜,发现路旁坐着一个手艺人。他已经死了,在这棵柳树下冻死了。
这个童话里面还套着一个姜饼的小童话,与男主和女主的故事相互照应。
柜台上放着两块姜饼。有一块做成男子的形状,戴着一顶礼帽;另一块是一个小姑娘,没有戴帽子,但是戴着一片金叶子。他们的脸都是在饼子朝上的那一面,好使人们一眼就能看清楚,不至于弄错。的确,谁也不会从反面去看他们的。男子的左边有一颗味苦的杏仁——这就是他的心;相反的,姑娘的全身都是姜饼。他们被放在柜台上作为样品。他们在那上面待了很久,最后他们两个人就发生了爱情,但是谁也说不出口来。
在克努得最后一个梦里,这一对姜饼人手拉手走在街上,他和约翰妮手拉手走在他们后面。
安徒生好像特别喜欢爱在口难开的爱情故事,比如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海的女儿》(俗称美人鱼)、《野天鹅》。安徒生从不走命中注定我爱你的套路,他只偏爱小透明的爱。而且,在这个世界童话大王眼里,孤独比爱情更日常,忍受孤独比直面爱情要难得多。当我们意识到王子公主式的爱情是不存在的,经历了真实的恋爱和失恋,才能被安式爱情人物的孤独所击中。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小时候看和长大后看感受最不一样的恐怕不是爱情类的,而是像《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种社会类的。
与社会问题有关的话题,操作起来最难,更何况是用童话的形式来写。可是,这难不倒安徒生。
1948 年语文课本
《她是一个废物》用一段偶像剧范儿的爱情,讲了个不仅仅包含贫富差距这一个社会问题的故事。洗衣妇年轻的时候是市长家的佣人,她与市长的弟弟相爱了。这时,市长的父母一定要出来反对。
他现在只看到你是多么的漂亮,不过漂亮是保持不住多久的!你没有受过他那样的教育。你在智力方面永远赶不上他——不幸的关键就在这里。我尊重穷人,在上帝面前,他们比许多富人的位置还高,不过在我们人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当心不要越过了界限,不然车子就会翻掉,你们俩人也会翻掉。
剧情发展到这块,偶像剧结束,社会问题剧开始。洗衣妇嫁给了手套匠,过上了小日子,向小康生活奋力迈进。然而,手套匠死了,留下孤儿寡母。她只能靠不停地擦楼梯和洗衣服来养孩子。丹麦的河水太寒冷,只有酒能让洗衣妇坚持下去。有一天,洗衣妇劳累过度而死。巧合的是,市长的弟弟也在这一天去世了,还给洗衣妇留下了六百块钱。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
乍一看,《她是个废物》是在讲贫富差距,可是走进一瞧,它似乎能延伸到很多问题上。故事里没有一个人是纯恶人,但是却容不下一个洗衣妇。安徒生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是黑的,那是白的,这是善的,那是恶的,而是把几个问题混起来抛给你,让你自己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打火匣》里,老巫婆请退伍士兵帮她取一个打火匣,报酬是士兵能带走的所有钱币。士兵取上来打火匣以后,非要问那个东西是干啥用的。巫婆不告诉他,他就把巫婆给杀了。安徒生用一段话就将士兵“致富”后的生活描绘了出来:
无意中,士兵发现了打火匣其实是个能召唤三只大狗,命令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的宝物。他不仅有花不完的钱,而且让三只狗在半夜把公主弄回了自己家。事情败露,士兵被国王判了死刑。没带打火匣的他在上刑场前碰到了鞋匠中的博尔特,他给鞋匠四块钱,鞋匠帮他闪送来打火匣。最后,士兵封了王,公主成了王后。
结局是不是越想越不对劲?比这个故事更加细思极恐的还有很多,比如《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典型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有人用“三观炸裂”来形容这类儿时觉得美好无比的童话,我觉得不太贴切。远观的时候,这些黑童话的三观是错位的,走进一些,才发现颠倒的三观只是表象,讽刺才是内核,看得我脊背发凉。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还有一小撮是他写给自己的。安徒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算是个丑男子,大号鼻子在瘦高身形的衬托下更加显眼。原本,他可以在丹麦皇家剧院做一辈子的歌手,可是没唱几天,嗓子就坏了。在剧院里,他受尽了白眼,差点被饿死。弃艺从文后,他投剧本,被剧院嫌弃;投小说散文,被编辑嘲笑。这不就是现实版《丑小鸭》吗?
丑小鸭不是丑,而是不被认同。故事中的每一种动物都从自己的审美观念出发,对丑小鸭的外貌进行评判。说《丑小鸭》是充满自传色彩的童话,有些委屈了它。丑小鸭是每个人的曾经、现在甚至未来。
安徒生的剪纸
安徒生的童话就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口中的那种“一生可以读两次的童话”,一次在孩提时代,那时天真无邪,对充满生机、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信以为真;一次在后来,很久很久以后,那时对童话的虚构已了然于胸。
我想童话的意义不是为了灌输某些东西,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善。那些黑暗系的情节,等孩子长大了,总有一天要经历。不过,将来的,就留给将来吧!
在重读安徒生童话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自己是在找虐受:呜呜~ 心里不舒服。但是,一想到都大出 00 后十几岁了,还有安徒生的童话可以读,就瞬间被治愈了。
最后,如果你突然萌生了想要重读安徒生童话的念头,墙裂推荐叶君健老师翻译的版本。叶老师是直接从丹麦语翻译的,别以为只有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删改,英语为母语的人在翻译的时候也进行了删改,所以直接从丹麦语翻译的安徒生会比较纯正。另外,叶君健老师的前言真的是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