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插秧忙嘞插秧忙……”近日,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瓦垅村不远处的水田,20多名村民一字排开,个个卷起衣袖、挽起裤脚,弯下身子,将秧苗飞快地插入水田。

“我家就在对面,在这里做活离家近,一天有175元,当日结算,还管饭嘞。”胜利镇瓦垅村村民章银玉向田里抛着秧笑眯眯地说。

“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得赶紧把秧苗全部抛完。”胜利镇瓦垅村种粮大户方国中说,受政府利好政策激励和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他的双季稻(再生稻)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加到330亩。

安徽插秧土话(安徽东至胜利镇)(1)

人工插秧。吴咏蔓供图

“哒哒”的发动机响,一台“铁牛”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据悉,这台“铁牛”是胜利镇种粮大户胡建生新购买的,是当前更为先进的插秧机械。“一台插秧机一个小时完成4亩田的水稻栽插,我这个批次197亩稻田,预计5天内就能全部插完。”胜利镇瓦垅村种粮大户胡建生说道,“机械化插秧我已经持续开展了10多年,今年在镇村和农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新建了育秧工厂,总占地4000平方米,单批次可育1500亩秧苗,一年可育4批次,能满足0.6万亩农田的用秧需求。待育秧结束后,秧棚内还可栽培反季节蔬菜1至2茬,提高复种指数,实现一厂多用。”

安徽插秧土话(安徽东至胜利镇)(2)

插秧机正在工作。吴咏蔓供图

近年来,胜利镇始终秉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方面做实藏粮于“地”,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开展撂荒地整治,确保种粮耕地只增不减;另一方面做强藏粮于“技”,加大涉农服务力度,积极探索早稻、再生稻生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高效化、优质化,加强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服务,增强村民的春耕生产技能。

“保障水稻高效种植是我们当下的首要目标。”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紧盯水稻种植技术关和质量关,从水稻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全程为广大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和优质服务。同时,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引导种粮大户使用机械作业,提高农业发展效力,保障粮食安全。(吴咏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