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都是很聪明的 ,小生活大智慧,今天解密古人的日常生活。

古人洗脸都用哪些物品?

古人洗脸所用的物品既多种多样又都非常天然,如用皂荚、杏仁、鸡蛋清、蜂蜜等调制的凝团药皂,或者用绵软的浸泡过淘米水的冬瓜瓤白等。而古代的一些女子喜欢用桃花和白酒调制“洗面液”擦脸,据说既可以清洁面部又可令肌肤红润。此外,古时有人也经常使用米汁和茶水清洗面部,能在洁面的同时达到清爽去油的功效。

古人休假的正确方法(在古人的假日表中)(1)

晨妆图

古人用哪些盆清洗面部?

先秦以前,贵族洗脸的器具是青铜制造的“盆”,平民百姓则使用陶盆之类的器具。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质地不同的铜盆渐渐成为普通百姓家里最常见的面盆。当然,人们也可以根据曰的喜好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选择阿伍、木盆或有着精致纹饰的瓷盆,作丕搭配盆架使用,既美观又方便。

古人就餐前怎样洗手?

虽然没有方便的水龙头洗手,但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便已经形成进餐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因为那时筷子还没有为人们广泛接受,就餐时人们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通常,人们把水整在盘状的青铜器皿中,浇淋双手,洗净后用布巾擦拭。有时为了避免水落地四处飞溅,还会在地面上另放一个盘接水。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则通常将葫芦一剖两半用以盛水洗手。

古人怎样清洁口腔?

古人把刷牙叫做“揩齿”,通常用手指、布条、杨木枝等蘸上盐或草木药物制成的洁牙剂直接清洗牙齿。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就用小杨木枝制作成牙签清理齿缝食物残渣,有的还将这种洁齿用的牙签作为赠送他人的礼物。宋代民间开始流行用马尾做成的牙刷,而那些用茶叶、茯苓等草本植物熬制的约1也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药物洁牙剂。

没有口腔清新剂怎样做到吐气如兰?

在古诗文中常常看到形容女子说话、呼吸时吐气如兰的说法,她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患上口臭又应该如何对付呢?古人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口含丁香花。此外,唐宋时期民间还流行一种专用作对付口臭的含香丸,它是用鸡舌香、槟榔、白芷、麝香等今大依然盛行不衰的口香药物共同制作而成的。明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则通过服食珍珠粉等方式来消除口臭。

古代流行的健齿法是怎样的?

东晋时期,人们便开始重视健齿,最受推崇的方法就是叩齿,即通过叩击上下齿刺激齿龈,长期坚持,不仅可以使颌关节得到锻炼,预防牙周炎,巩固牙齿,还能使牙髓细胞兴奋起来。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在诗歌中记录了自己“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的健齿习惯。即便是今天,医学界仍然相当推崇此健齿法。

手纸出现以前如厕怎么办?

古代,人们把如厕往往称为“出恭”。在手纸正式用于如厕之前,打磨好的光洁竹片、略经处理的高粱秸秆等都是古人常用的擦拭工具,人们将之称为“厕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富贵之家,还喜欢在厕所里放置装有干枣的漆箱,便于人们在“登坑”时塞鼻防臭。

古人休假的正确方法(在古人的假日表中)(2)

古代木质马桶

古人都使用怎样的溺器?

古人所使用的溺器,大多类似今天的坐便器,最为常见的就是圆形木桶,顶上外加木盖,以便于防臭,一般放置于床边的布帘后。此外,东汉以后逐渐流行名叫“虎子”的溺器,多用青瓷制成,溺器口做成虎口形状,虎尾或耳朵作为把手,在尾部和后旁侧略开些许小孔,便于清洗。

古人休假的正确方法(在古人的假日表中)(3)

北宋黄庭坚为母亲洗涤溺器

古人如何安排沐浴的时间?

“沐”指洗头发,而“浴”则指擦洗身体。沐浴洁身,先秦时代的人们认为其事必须隆重,尤其是恰逢举行斋戒或祭祀仪式的时候,更要通过一套繁杂的程序来清洗身体。秦汉时的老百姓往往每三天洗一次发,每五天洗一次澡,其间脸部若有污秽,则用淘米水进行简单清洗。到了唐代,人们便改成母十大沐浴一次;若是在朝官员,还能因此而享受一天的休沐假期。

古人盥洗室有哪些令人惊异的沐浴用品?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只用最简单的清洗剂一一谷物之汁来沐头洗面,贵族们还习惯洗浴时用两条毛巾擦拭身体。洗头用的“潘”,又称“沐”或“潘沐”,是一种白色米汁。

皂角,是古人最常用的洗涤用品,最早出现于西晋宫廷内。当时名叫澡豆,是皂荚树所结皂荚,皮黑仁白,只在宫中使用。据《世说新语》记载,娶晋武帝之女舞阳公主的王敦,有一次从厕所出来,有侍婢端着盛水的金澡盆和盛澡豆的琉璃碗,让他洗手,但洗手水却被他当做饮料全部喝掉了,引得侍婢们掩口而笑。以后人们开始制造胧皂,制法见于《本草纲目》。

还有叫“胰子”的土制肥皂,是采用牛、猪、羊的胰脏、油脂捣碎加人皂角、石碱、冰糖等磨细,再用面粉或豆粉加水熬制。这种肥皂皂体发暗,不芳香,但除垢去油最管用,且有嫩面润肤的作用。

除用布巾摩擦去垢外,可能还有使用一种叫“洗石”的物品进行擦洗的。《山海经》中“钱来之山多洗石”,郭璞注说“洗石”是可供去垢的“石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