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的第四年,到安徽省铜陵三中实习一个月,我所实习的班级是体育班,共二十几名学生,大家都是各运动项目中比较出色的运动员,有的还参加过国际比赛。

他们虽然在文化课学习上困难较大,但课外的生活却非常丰富。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1)

丰富的课外生活

有一次上完化学课,射击运动员李同学找到我:“老师,今天你讲到硝酸可以制炸药,你又说炸药属于危险品,好像不对吧?”

“炸药易爆炸,当然是危险品。”我说。

李同学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发子弹,很熟练地拔去弹头,把子弹里面的淡黄色炸药倒在地面的砖上,用另一个砖块敲击。

“你看,很安全吧,一点也不危险。”

我看得目瞪口呆,子弹居然是他的玩具!

李同学很内行地说:“炸药爆炸需要引爆剂,比如雷管、引线之类的。”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2)

子弹的内部结构

“难道你们射击队对子弹的使用不控制?”我关心的不是引爆剂,而是子弹本身。

“子弹是我们的消耗品,制度上是控制的,实际上随便领。”然后他又神秘对我地说,“下次训练后我把枪带回来,周六晚上我带你出去打野兔,很好玩的。”

我当然很乐意。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3)

寂静的夜晚

周六晚饭后,我和另一位同组的实习教师一起,按约定来到离校门不远的路灯下,李同学也如约来了,他斜挎着一支小口径步枪,与他同来的还有他的一个队友,队友手里拿着一根竹杆棍和一个矿灯。

“这是赶兔子用的,这是照兔子用的” 队友抖了抖竹杆,又举了举矿灯。

天上的月亮虽不太亮,也足以让我们看清前面的路。

“你知道许海峰吗?”李同学边走边说。

“当然知道了,奥运会上我国第一个金牌获得者。”我说。

“我和他一起训练过,他是我师兄。”李同学很骄傲。

我们一行四人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了很荒凉的郊外,微风吹佛着半人高的庄稼,沙沙作响,偶有不知名昆虫的微微叫声,但大家没有恐惧感,只有期盼与好奇。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4)

光柱就是气溶胶的丁达尔现象

在一处庄稼地旁,我们停了下来。队友很熟练地打开矿灯,一束明亮的光柱顺着庄稼地的田垅伸展出去,我立即联想到了化学:“你们看,这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李同学和队友不睬我,我以为他们没听懂,又不识时务的解释:“地面的薄雾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遇光线产生了散射作用。”

我的同学提醒我:“这不是化学课。”

李同学开始布置任务了,“你们三人尽量制造大的动静,我负责射击。”

我和同学拔几把路边长的较高的野草,在地面上摔打,队友用竹杆敲打着庄稼棵子,李同学呈半蹲状,顺着光柱举枪做出射击的动作。

忙碌了一阵子,没见野兔出现。

“我们再换个地方。”李同学说。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5)

瞄准猎物

向前又走了几分钟,跨过一个小水沟,是一块玉米地,我们又像刚才一样制造动静。

“有了!”队友说。

顺着光柱,被惊动的一只野兔跳跃着跑向远方。

“叭,叭”,两声枪响,跳跃的野兔不见了。

队友提着矿灯跑过去,从田垅上拎出还在抽搐的野兔。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6)

友情长驻

一个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临别前,李同学找到我,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郑重地说:“老师,我们马上要分别了,我送给你这个作为礼物吧。”

这是一盒小口径步枪子弹,整整100发!

“虽是子弹,但绝对安全。只要不用钉子撞击火门就行了。”李同学交待我。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7)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舍一角

我1986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在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这所学校离县城较远。我是化学老师,居然还兼任体育课。

有一次开运动会,我负责发令。检查器械时,我发现,发令枪的火炮快用完了,如果去县城购买,时间上有点来不及。

我想到了那盒子弹——能不能用发令枪打?

取一发子弹,小心地拔去弹头,装在发令枪上,“叭”——果然能打。

但有一个问题:发令枪不仅要声音,还需要有烟,这样远方的计时员看见烟才能计时。但使用子弹发令,只有声音没有烟。

毕竟是化学老师,多年的化学不是白学的,自制火炮!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8)

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柜

去化学实验室,取氯酸钾和红磷混合,用浆糊调成糊状,使用药匙的小匙把糊状的混合物分成一个个小团,整整齐齐码在一张纸上,再把另一张纸涂满浆糊,两张纸合起来,小心地压捏在一起,放在窗台上晒干。

我这样做,是有化学原理支持的。氯酸钾作氧化剂,红磷作还原剂,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这是个放热较多的反应,撞击时应该有声音,生成物中有五氧化二磷,白烟应该也有。

夏天天气很热,自制的火炮很快就晾干了。取下一团,放在发令枪上,扣动板机——叭。

声音响亮,同时一团白烟从发令枪冒出。

太完美了!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9)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操场

下午的学校运动会隆重举行,这可是同学们难得的狂欢。运动员同学跃跃欲试,观众同学热情洋溢,在石灰划出的跑道上,奋力冲向终点的学生,身后扬起大片的尘土,观众同学也簇拥着跑向终点,去祝贺最先冲线的同学,去安慰垂头丧气的伙伴。

一遍遍的“各——就位,预备——”,叭!声音响亮,白烟缈绕。

径赛结束后,剩余的火炮我顺手装入运动裤后面的口袋里。

该休息了,我放松地把屁股砸向凳子。

“叭——”,响声过后,屁股后面一片白烟,随后屁股一阵剧痛!

火炮在屁股后面的口袋里因撞击爆炸了。

在大家的诧异和同情中,我用手捂着屁股,一瘸一拐地、尴尬痛苦地走到医务室。

医生用棉球清洁了一下受伤部位,说:“问题不大,你的内裤比较厚,保护了皮肤,涂点烫伤膏,过几天就好了。”

我难受的不是屁股,它会自动长好的,我心痛的是我的裤子被炸破了,还要花钱再买,我那时的月工资可只有68块5呀!

枪里的子弹掉了(我的一盒子弹居然用完了)(10)

硝酸甘油药品

我有子弹的事情后来被许多人知道了。物理王老师是位老教师,常年身体不好,有次心绞痛发作请假了好长时间,据说他还有多种疑难杂症。

有一天王老师找到我,向我讨要子弹:“你保存子弹没有用,还是违法的,能不能给我治病?”

“子弹能治病?”我不解。

“是的,卫生院的张医生过去在部队工作,张医生说,从前打仗的时候,许多人都是用子弹的炸药治病,特别是对心脑血管、中枢神经、免疫系统多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

我看着王老师渴望的目光,默默地说:“好吧,你试着来,吃错了药我不负责。”

我把剩余的子弹不舍地都给了王老师。

我还是不放心,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王老师说的话还真有道理。子弹中炸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而硝酸甘油就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种药物。在人体内,硝酸甘油能够分解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能够参与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它是医学领域研究中很热门的一种无机分子。

我在这所学校工作了三年。这三年,我有两件事情值得炫耀。

第一件:在落后的农村中学居然培养出一个全县高考状元。

第二件:用子弹治好了物理王老师多年的疑难杂症。

关联化学知识:

(1)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2)氯酸钾和红磷的氧化物还原反应。

(3)硝酸甘油既可以作炸药,也可以作医药。

(4)一氧化氮分子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