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生产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

2022年2月28日,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羊肉产量占全国肉类生产比重在5.8%。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1)

2021年末全国羊存栏3.19亿只,比上年增加1314.2万只,增长4.3%,出栏3.3亿只,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末增加1104.0万只,增长3.5%。2017-2021年,随着散户加速退出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加,存栏稳定在3亿只上下;羊出栏持续增加,出栏量上升至3.3亿只,增长5.7%,出栏率均保持在100%以上。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2)

2011~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羊肉表观消费量(表观消费量=国内产量 进口量-出口量)从2011年的2.99kg/人增长至2020年的3.93 kg/人,增长31.4%。2011~2021年我国羊肉表观消费量从400.7万吨增长到554.93万吨,增幅为38.5%。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3)

目前羊肉消费量处于上升通道,未来市场潜力还有增加空间,市场仍将持续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态势。

养羊业受禁牧生态环保等政策要求、从业人群短缺、养殖成本上涨、市场价格周期波动等方面影响,小规模散户养殖加速退出,年出栏100只以下的养殖规模比例自2010年到2019年十年间下降了17.8%。2015年后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渐形成,2016~2019年出栏3000只以上的规模场从2.7%增长到5.2%,全国规模化养殖呈持续增长态势,标准化、机械化、信息智能化、自动化养殖设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4)

未来几年,我国肉羊生产方向和发展趋势将会出现重大变化。

1.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在肉羊业数智化发展方面起到引领、带动、示范作用

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企业智慧化发展。

大量数智化系统和设备被研制、开发,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助推肉羊育种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处理,为准确高效的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数字视频技术,实施全套数字化管理。对养殖场区全景等主要生产现场等进行全方位视频采集和监视,采用电子耳标 手持扫描端 APP PC端相结合实现“数字羊业”。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5)

2.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羊肉价格保持高位,利润空间减小

与2019年相比,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比上涨幅度达到30%~40%,青贮、花生秧、干草上涨30%~40%。

全株青贮和干草的市场价格较2020年同比上涨超过30%以上。

2021年,原料的大幅度上涨助推养殖成本增加超过20%,饲草料成本上涨将养殖成本线推升到12~14元/斤,育肥羊效益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6)

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化养殖模式升级,人工、水电、防疫、管理、饲草料等养殖成本刚性上涨,行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羊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价格剧烈变动或再次冲高的可能性较小。只有肉羊出栏价格在15~16元/斤,才有盈利空间

消费者肉类消费偏好较为稳定,羊肉对于猪肉的替代效应在进一步减弱。随着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猪肉价格不断下降,羊肉价格也随之下降。

3.优质种羊资源越来越珍贵

2021年4月28日,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 年)发布实施,新的改良计划以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以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完善以国家羊核心育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持续加强育种基础性工作,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不断提升羊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

从海关市场进口数据统计来看,优质肉用绵羊、山羊种羊进口方面,不但在原产国需求量增加,导致了进口价格增高,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还会不断提高。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7)

4.消费需求不断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人均羊肉消费数量也随之增加。加之消费渠道和模式多样化,城市居民在肉类消费上可能对农村居民会起到“示范效应”,进而提高居民的羊肉消费水平。

消费者将追求更优质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以及创新的生活方式,对于绿色、有机、无污染、可溯源羊肉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高端羊肉市场发展较快,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冷链物流技术的突破发展也使得国内生鲜羊肉产品的运输能力显著提升,运输成本相应下降。

肉羊养殖技术及管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8)

5.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

产业规模化程度加速发展,在环保政策约束下,环保、检疫验收不达标的散户或小规模户无法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我国肉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小规模散养户获取信息能力、生产效率以及抵御风险能力较小,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

散户或小规模户生产经营较为传统粗放,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减弱,产品品质短时间内难以提升,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肉制品品质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品牌化产品的强烈购买意愿。

6.电商销售重点关注短视频 直播

电商的产业结构正在改变,社交媒体兴起带来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内容平台与电商平台的争夺升级,新的消费习惯已悄然形成,迅速发展的短视频生态链,为品牌和用户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生鲜电商、超市羊肉产品专柜、社区专卖店等迅速发展,羊肉线下线上产品销售渠道逐渐多元化。

7.肉羊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东北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发挥粮食资源和可利用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种养结合,加强主导品种选育和改良,发展适度规模舍饲养殖。

中原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积极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

西北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及内蒙古西部地区,重点保护地方特色肉羊品种,科学利用草原资源,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发展现代家庭牧场

西南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省份,挖掘草山草坡资源利用潜力,扩大羊肉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