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是最流行的畅销书,书店老板以或租、或卖的方式忙得不亦乐乎,而许多盗版书商也乘机赚得盆满钵满,其火热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网络小说,在我看来,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如金老爷子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小说被无数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以及游戏等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1)

金庸

​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的小说可读性强,文化素养较高者可读之,而仅识常用字者亦可读之,正如明清之交的金圣叹在《三国演义·序》中说的“今览此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也。”其实就是一种可以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

金老爷子的作品能有如此之成就,这和其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常常引经据典,化用诗词名句,如以下这几首作品就是金庸引用到其作品中的诗歌,甚至,这几首诗歌还因此提高了知名度。

第六首:《九张机》其四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这是《乐府雅词》其中的一首,在《射雕英雄传》中被金庸老爷子引用来说明周伯通和瑛姑的孽缘,因为周伯通和瑛姑的这段故事不是很光彩,所以周伯通也十分羞愧,后来常常被黄蓉用来“要挟”周伯通,让这个身为天下五绝的周伯通也只好听命于她。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2)

周伯通和瑛姑

第五首:《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首诗出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分为十五国风,而这首诗属于郑风。金庸在《神雕侠侣》中程英出场遇见杨过,勾起了她少女初恋的情怀,她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两句诗,暗示了程英对杨过的爱慕之意。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3)

程英初遇杨过

第四首:鱼玄机的《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这首诗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所作,表达了爱情高于物质财富的思想。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引用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两句,表达了杨过和小龙女之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4)

鱼玄机

第三首: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的《侠客行》,金老爷子也以《侠客行》为名创作了武侠小说《侠客行》,其中引用了这首诗,不得不说其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几句诗很有江湖武侠的韵味。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5)

第二首:李白的《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所作,又叫《秋风词》。在《神雕侠侣》结尾的时候,杨过和小龙女离开襄阳,而“一见杨郎误终身”的郭襄此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落寞和惆怅,喃喃吟出了“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让观众们在祝福杨过和小龙女的同时,又有点同情和怜悯情窦初开的郭襄。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6)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中的郭襄

​第一首: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是出生在金国统治区的元好问所作,他年少就以才学闻名一时。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赶往并州应试的途中,听一位捕雁的人说,空中有一对比翼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也不愿独活,从空中一头栽下来,为殉情而死。元好问听后大为其所感,于是便买下了这一对大雁,并且把它们合葬在汾水边上,建了一座小小的坟墓,取名为“雁丘”,还写了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因爱生恨的李莫愁曾多次吟咏这首诗,是她对爱情执着的体现,也是她对爱情不完全理解的写照。

不知道这首词对金庸产生了多大的感动,以至于在《神雕侠侣》中处处可以见到这首词的影子。比如杨过和小龙女在绝情谷阔别十六年,最后又有情人终成眷属;又如郭襄在十六岁那年遇见了改变她一生的那个男人,在十六岁那年的生日送给了她三件礼物让她在以后的一生一直刻骨铭心。时间都很巧,正好是十六年,而作者元好问也是在十六岁那年写下的这首词。还有《神雕侠侣》中,在绝情谷围攻金轮法王一战中,黄蓉养的一对雕儿因为有一只被金轮法王打死,另一只也为殉情而死,这和元好问的见闻出奇的相似。

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诗词(金庸武侠小说引用的千古经典的六首诗词)(7)

李莫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