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物,其不仅仅是我国青铜时期的代表文物,还是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是“镇国之宝”。这件几千年前,达到800多千克的稀世珍宝现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在出土和定名时很坎坷。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1)

司母戊鼎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首先发现司母戊鼎,那时候村民的目的是为了挖掘这件宝物换取财富。最后因为这件“古炉”实在太大了,买家提出将其截肢。村民于心不忍,说着这是破坏老祖宗留下的宝物,行为非常不好。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2)

为何这个鼎带着一个母字?因为该鼎是商王祖甲为祭奠它的母后所铸。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但是后来又被改为后母戊鼎。

看到这一定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突然改呢?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就是称之为“司母戊鼎”,在2011年已经更名“后母戊鼎”,许多人表示不解。

下面说一下文字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3)

“司”和“后”属于同源字,从字形我们就可知,这两个字都是一个“权杖”加上一张“口”,但是方向相反,代表着拥有权力的人在发布施令。以前是母系时代,最高权力的是拥有智慧及生殖力强的女性,后来才进入父系社会,最高权力就掌握在男性手里,“后”就变成了最高女性权力者的称呼,如同皇后。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4)

两个字是到之后才分化的:“司”只是指一般的权力拥有者,如部门的长官,掌管土地的长官-司徒。就算在如今的汉语中“司”的意思也与职能机构有关,如:司法部。

“后”这个字的用法是这样改变的,由于掌权的女性从前面直接掌权变成了后宫的掌权者,这样“前”与”后就 变成了对立关系,如:在空间上的后面,前面。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5)

“母”这个字是在“女”字加上两个点,才衍生出来的,表示哺乳。金文是延续了甲骨文的字形,之后篆文加上了一个线条,表示乳汁。直到隶书的出现,为了方便书写,就成了现代汉语中“母”的雏形。

直到后来汉语中与“母”相关的都跟女性有关,如:母亲、舅母。

哪个朝代铜鼎最早(司母戊鼎被叫了那么多年)(6)

这样解释下来就很清晰了,为什么后来要改名字,总的来说就是这个原因。如前面提的,司”和“后”是同源字,一个“权杖”加 “口”,暗示拥有权力的人施令。“母”意为母亲,戊”就是战斧和戈组成的长柄武器。所以后来就从 “司母戊鼎”改成了“后母戊鼎”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