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还是墨家,其实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崇尚圣人之道。所以,中国哲学其实就是两个字:成圣!这就像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人最大的理想是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追求自我道德的圆满;“外王”是的那样,追求最宏大的权势,成为普济苍生一统天下的君主。一内一外构成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所以说,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这是在道德修养上的最高理想,如果我们说到儒家最高政治理想的话,那就是“大同世界”和“王道理想”。其中,“大同世界”是孔子提出来的,而“王道理想”是孟子提出来的,这二者,代表了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儒家在做人方面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而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最高理想,是构造大同世界。
我们先来说说儒家的圣人人格理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如何成为一个君子的问题时,详细阐述了圣人的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对人和事都要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在孔子看来,做君子的起点是先修养好自己的身心道德,先修养好道德,再一步步向圣人靠近。如果道德修养不好,那就成不了圣人。在修养道德的基础上,更要心怀天下,为天下的百姓做贡献,这样才能做到像尧舜那样的圣人。由此可见,孔子眼里的圣人有两条标准,一是具有极高的道德修为,二是有平治天下的伟大功绩。
我们再来看看儒家的政治理想。
《礼记·礼运》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致来说,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的,是大同的,是没有争斗的,是仁爱的,是诚信和睦选贤举能的,是四海之内皆为亲朋的,是就业良好的,是鳏夫、寡妇、孤儿、独老、病残之人,皆得善养的,是没有光棍的,男女婚姻和谐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是天下无贼的。
总之,理想的社会,需要用爱去连接的。
但是,在爱的理论上,墨家和道家又与儒家有着不同的理想。好玩的国学在《穿越历史趣读孟子》中曾经写道:
道家强烈反对儒家仁义礼智的价值观,庄子就曾经“恶毒”地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把儒家树立的圣人说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提倡无为而治的道家,他们的圣人和尧舜完全不一样。老子认为真正的圣人是无为而治与世无争的,是冷眼观世间而心灵宁静,是别人开心他冷笑、别人悲伤他开心的遗世独立的高士,是拥有高深的智慧,悟透生命之道退隐不争而全身养性的智者。
而庄子就更加玄乎了,他笔下的圣人是游方之外,抛弃了一切倚待而逍遥于天地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圣人、至人和神人,而他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道家理想中的圣人,他们是绝情寡欲的,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无情无欲而无所待的,这样才是圣人。而儒家的圣人,则是迂腐的,是小儿科。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没有君臣贵贱之分,只有和睦共存。老子认为,真正的统治者不是高高在上随意地发号施令,而是让百姓随性地生活。老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模式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道家对儒家的那些积极有为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对也儒家的“仁者爱人”的社会治理的理念,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和文明的异化。
墨家对爱的理解,也不同于儒家。墨家是个无条件牺牲自己成全天下的学派,他们崇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哪怕是摩秃头顶、走坏脚跟也要兼爱天下。在他们眼里,儒家圣人不够博爱,道家圣人不负责任,法家圣人心狠手辣,他们理想的圣人是兼爱天下,从来没有个人私欲,把身心和灵魂全部奉献给天下的人。而儒家讲究什么爱有差等,不能做到完全平等的爱,说到底,墨家认为,儒家的爱有差等,事实上造成了现实的不平等。这是墨家反对儒家的主要原因。
墨子的政治理想是,统治者绝对应该是个明君,是明白人,而老百姓之间完全的绝对的平等。他提倡全民同利,在经济上,有财相分,有利相交。因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每个人在天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享受天赋于人的各种物质生活,所以欲富贵而恶贫贱是人性之自然。要改变现实社会贫富不均,就要损不足益有余,就应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免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即应用损有余益不足的方法达到在经济上人人平等的目的。总的说来,墨家有点类似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理想。
总之,儒家的仁爱以及爱有差等的内涵,儒家的积极进取和有为的人生精神,儒家的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绝情寡欲,与墨家的绝对平等、兼爱的理想格格不入,这也造成了在诸子百家的时代,道家和墨家对儒家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