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素有“北方锁钥”之称。困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历朝厉代都十分重视这一地区的防守安全。

大同镇作为明朝一大重镇,设于明永乐七年(1409),所辖长城(也称外长城)由天镇县平远头入境,过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偏关等县市区到达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的东山(丫角山)与内长城汇合,曾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建城20座、堡52座、火路墩833个,驻军最多时达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

现长城遗迹为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分界线。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1)

修复的大同城墙一角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2)

面临消失的新平堡长城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3)

古堡遗韵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4)

保平堡长城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5)

李二口长城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6)

新平堡长城

山西大同长城全图(走进山西明长城之二)(7)

镇宁口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