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诗歌(熟悉的诗陌生的人)(1)

有些诗人名气不大,偶有佳 作传世,人们记住名篇而忽略了他 们的名字。唐代诗人崔珏和徐凝, 前者描写鸳鸯惟妙惟肖,被誉为 “崔鸳鸯”;后者描写扬州明月 妙用“无赖”一词,被后人戏称为 “徐无赖”。时至今日,人们记住 了崔鸳鸯和徐无赖,淡忘了作者的 名字,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两人的 代表作何以遗响千年,久诵不衰? 下面稍作品析,以飨读者。

前三联直咏鸳鸯,暗传人 情。羽毛是翠鬣红毛,鲜明艳丽, 尤其是置于夕晖斜照的背景之下, 绚丽迷人。落一“舞”字,再现鸳 鸯浮波弄影、振羽欢鸣的姿态,鸳 鸯轻舞飞扬,美丽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鸳鸯惹人喜爱,不只 是羽色之美,形象可人,而是双飞 并栖,雌雄偶居不离。这种习性, 一般水鸟少有,人们往往取此一 点,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那么,鸳鸯成双成对,须臾 不离,有何表现呢?你看,鸳鸯生 活在内陆湖泊溪流中,时时刻刻相 依相伴。当它们飞向烟云缭绕的小 岛时,难免一前一后,稍稍拉下距 离。即便是这样短暂的分离,他们 也是难分难舍——前者频频回顾,后者紧紧相随。深秋水 枯时节,池塘显得更加 狭小,哪怕渡过这样狭 小的寒塘,它们也不愿 离开片刻,一定要相逐 相呼,比翼齐飞。

鸳鸯诱发了诗人 的美妙想象,诗人想到 人间有以鸳鸯命名的事 物。一俯一仰成对组合 的瓦叫鸳鸯瓦,是人们 根据鸳鸯比翼双飞的形状制作、排 列的,它们覆盖于珠殿之上,绚丽 美观;织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叫鸳鸯 锦,是人们根据鸳鸯双飞并栖的 情状精心织就的。诗人想象鸳鸯 在淡淡的晨雾中飞翔,透过五彩 烟雾看见了鸳鸯瓦的相伴相依, 为之动情,迷恋不已;诗人幻想鸳 鸯双双追逐梭子,飞上了织机,看 见女子织出的鸳鸯锦而大加叹赏, 兴高采烈。诗人写鸳鸯,紧扣其生 活特点,展开美妙想象,处处突出 “情”字,具有言此意彼,引人入 胜的表达效果。

诗歌尾联两句,别开一境, 宕出神韵。晚风初起,暮色渐浓, 一群采莲姑娘打桨归来,阵阵笑声掠过水面,惊起一对对鸳鸯,扑棱 棱比翼而飞。人情与鸳鸯融为一 体,不似写鸳鸯却胜似写鸳鸯,留 下无穷回味。

以明月写离 愁。离别之时,佳人泣不成声,泪眼婆娑,脸上胭脂哭得纵横错乱; 分手之际,佳人愁眉苦脸,暗自神 伤,眉宇之间写满千端离恨。分别 已是愁肠百结,离思千转,偏偏明 月高悬,朗照天空,投下缕缕清 光,牵扯离人愁怀。明月啊,你为 什么不通情理,不解心意?你太不 讲情理了,无赖的明月!

因一己之离思苦恨而迁怒月 亮,这是发泄感情的方式。越是抱 怨明月,越能看出离别的痛苦和相 思的痴迷。诗歌以“无赖”写明 月,以“三分”写明月,无理而 妙,深入骨髓。天下三分明月,扬 州硬是占了一分,可见扬州之月天 下闻名。月色本无情理好坏可言, 可在离人看来却是添愁惹恨,以致 抱怨连连,可见离人悲不胜悲。有 意思的是,后世因惊赏诗人对扬州 明月的新奇感受,而把它截下来作 为描写扬州的名句来欣赏,千古传 名。“无赖”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 义,成为爱极了的昵称,徐凝亦被 人戏称为“徐无赖”。

一首诗记录一段情缘,一个 词宣传一座城市,一个戏称定位一 个诗人,多么有趣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