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2日,第26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首次与“智博会”联袂举行,围绕智慧城市工程管理、顶层设计、时空大数据、智慧交通等主题开展多个分论坛,并就最终成果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下称共识),在闭幕式上发布,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等出席见证。

深圳市打造智慧城市(划重点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1)

“智慧城市建设”达成深圳共识

据介绍,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基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发利用第二空间,推进城市管理治理能力提升,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选择,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2014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首次将“智慧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的目标,并组织100座城市纳入试点范围。自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智慧城市”以来,截止2016年6月,全国超过500个城市已经启动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实施国。

在本次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与深圳市政府达成“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共识”正式对外发布。共识共包括七点内容: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亟待上升到战略高度;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全面统筹协调合作;三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工程文章;五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优化标准梯度实施;六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立法确保安全;七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该共识将引领深圳乃至全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方向。

《共识》认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趋势,全新规则的网络空间对社会运行和治理范式的挑战必将带来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全面变革。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建设和管理好城市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七大共识凝聚智慧城市建设“深圳智慧”

《共识》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需求旺盛,制度优势明显,发展态势蓬勃,深圳等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深圳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步入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快车道”,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更好地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智慧社会建设和世界城市转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统筹】张光岩

【撰文】张秀娟 邓子良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深圳市~陈如桂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