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会有阿瞒这样的小名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曹操阿瞒的由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曹操阿瞒的由来(为什么会有阿瞒这样的小名呢)

曹操阿瞒的由来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会有阿瞒这样的小名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操是三国史上争议最大的人,他奸诈、猜忌、阴险、多疑和狂妄,善于玩弄权术;同时又才艺好,武艺好,好读书,胆略和才智过人,唯才是举,精通兵法,处乱不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见《而已集》)。但是这样的一个名人为什么会有阿瞒这样的贱命呢?我们往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流传一个说法,说是东汉时期毫州一带,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就是人贵名贱。很多人家的小孩,一直都长到十二岁才取名字,怕阎王从生死簿上看到小孩的名字,把小孩带去另一个世界。也有的人给孩子取个贱名,想不引起阎王的注意。于是“阿猫”“阿狗”这样的小名就遍地开花了。起这样的小名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为曹家一直没有后代,夏侯家又与曹家世代交好,所以夏侯家就将一个幼子给了曹家,就是日后的曹嵩。曹嵩长大成家后生下了曹操,曹家欣喜若狂,按照当地习俗,担心阎王把曹操带走,于是曹家便一直不给曹操取名字。不巧的是,这次轮到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担心夏侯家把曹操给要回去,因此把曹操给藏了起来。 只是再怎样躲藏、欺瞒,还是应该给曹操一个称呼吧!连隔壁老刘家的小狗都有“阿黄”这样的名字了。但只要提到曹操,曹家总是瞒呀瞒呀含糊的说,日子一久,就索性叫曹操「阿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了,这只是民间传说,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因《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指欺瞒的意思,意为曹操生性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从而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国演义》第72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直接称曹操为曹阿瞒,这是明显不敬的称呼。

图片来源于影视作品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贬称还有“老瞒”一说。如第61回“孙权遗书退老瞒”中,孙权写书给曹操:“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苏东坡《志林》记载乡中小儿“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在唐宋时期,曹操已经是不受欢迎的奸雄形象了。所以民间说书艺人以及《三国演义》记录的文人们将曹操的小字“阿满”丑化为“阿瞒”,其实是历史正统观念的表现。民间一直认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而曹操是汉贼,对其丑化,于是“阿瞒”就这样产生了。就这样,如同孙悟空的别称“弼马温”一样,“曹阿瞒“成了曹操一生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