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9月,一个13岁的男孩在回家的路上,从小水沟里发现了一块会反光的白色石头,上面还刻着复杂的古字。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

“白色石头”

男孩在父亲的帮助下将石头上交国家,仅得到20块钱路费作补偿。

45年后,专家找上门来,长大后的男孩这才知道,那竟然是国家一级国宝

那么,当年男孩捡到的石头究竟是什么宝物?

45年过去了,他又过得如何呢?

男孩名叫孔忠良,1955年出生在有着悠久历史的陕西咸阳。他家中很是贫穷,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整日辛苦劳作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不过孔忠良的父母虽然没什么见识,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他们对儿子寄予了众望,不仅为他起名为“忠良”,还咬牙攒钱供孔忠良读书,教导他穷人也有穷人的骨气,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孔忠良把父母的教诲牢牢记在心中,虽然知道家里穷,但平时在学校能帮助同学的地方,他都会尽力帮忙。这让孔忠良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2)

孔忠良

在1968年的9月,13岁的孔忠良像往常一样步行回家。他家距离学校有些远,路面没有修正过,道边长满野草,到处都是水坑。孔忠良踩着泥泞的小路走着走着,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小水沟中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亮。

孔忠良好奇地跑过去一看,发现那反射着耀眼光芒的,原来是一块白色的石头。石头表面滑溜溜的,看起来十分光亮,大体上呈现出四方的形状,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看着像只瞪大眼睛的老虎,又有些像壁虎。在石头的四方底座上还刻着一些复杂的古文字,已经认识不少的字的孔忠良竟然一个也不认识,但是直觉告诉他,这块石头绝对不简单。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3)

“白色石头”

于是孔忠良简单地擦了擦石头,就将它带回家里,交给父亲孔祥发辨认。别看孔祥发一把年纪了,文化水平却还没有儿子孔忠良高,孔忠良不认识的字,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一个都看不懂。

不过孔祥发毕竟是成年人,阅历要比孔忠良多得多,他估摸着这块石头应该是个印章,而且很有可能是玉石制成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石头就极有可能是历史文物了,毕竟他们家所在的陕西咸阳曾经是古代朝廷的首都,据说陕西各处的地下都有可能埋着古代哪位皇亲国戚的坟墓。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4)

陕西咸阳

孔祥发自小到大,不知听说过多少农民在干活时捡到或者挖出文物的故事,经常有收购文物的商人在乡下走街串巷,打听文物的消息。一旦听说有谁家寻到了好宝贝,他们就会蜂拥而至,威逼利诱,将文物买走。很多农民都干过这种事。

当时农村都非常穷,就算国家一再派人来乡下一遍又一遍地做思想工作,教导大家捡到文物后一定要将其上交。但是只要把文物卖给文物贩子就能赚到一笔不小的数目,甚至轻而易举地改变穷困潦倒的生活,人穷志短的农民们总会在国家与文物贩子之间选择后者。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5)

到处是陵墓的咸阳

孔忠良听了父亲的猜测后,也认为这块石头极有可能是文物。他把石头拿在手里翻来覆去把玩了一会儿,问父亲如果这东西如果是文物的话,是不是应该交给警察。

孔祥发盯着这可能价值千金的宝物,心中本有些挣扎犹豫,但听了儿子的问话,他顿时冷静下来,对自己刚刚的犹豫感到十分惭愧。孔祥发拍拍儿子的肩膀,十分骄傲地表示孔忠良真是个好样的,然后就与儿子约定,明天两个人一起去把石头交给国家。

孔家人捡到石头的事没有对外声张,孔祥发甚至没让儿子去学校请假,生怕见到疑似文物的事被人听到,再找上他们家。第二天孔祥发起了个大早,带着孔忠良到了好几班车,花了3个小时才赶到陕西省博物馆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6)

陕西省博物馆

孔祥发找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没有直说自己是来上交文物的,而是请工作人员帮忙把博物馆馆长请来。工作人员看他们父子风尘仆仆,神色严肃,料想肯定是有要紧的事,不敢耽搁,连忙去请来了馆长。

孔祥发这才将自己的来意简洁明了地说了一通,然后把妥善带在身边的白色石头拿出来,交给馆长。馆长一接过石头就被它惊呆了,他虽然只是个馆长,但也有鉴宝方面的经验,一眼就认出这可不是普通石头,这东西是块印章,用的还是上好的和田玉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7)

“白色石头”

馆长可不敢托大,连忙叮嘱工作人员去把这方面的鉴定专家全部请来。等专家赶过来的时候,也狠狠吃惊了一把。这枚印章高2厘米,宽2.8厘米,色彩亮丽,质地上乘,上面还雕刻了精美的图案。

孔忠良以为是老虎或是壁虎的图案,其实叫做螭(chī)虎,是战国后的玉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异兽,带着力量和权势,象征王者的风范。其中,汉代的时候这种图案用的最多,据说当时的皇帝用的玺印上大多都刻着螭虎。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8)

螭虎

印章四方底座上刻着的文字孔祥发父子一个都不认识,专家却一眼就能读出来,上面是四个大规整又大气的篆体字“皇后之玺”,显然是一枚皇后专用的玺印,但究竟属于哪位皇后呢?

因为汉代是螭虎图案用得最多的时候,于是专家们翻查了许多汉代时期的文献典籍,最后在《汉宫旧仪》上读到了一段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专家们又仔细询问了孔祥发父子的居住地,发现那里距离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的陵园十分接近,于是初步作出推断,这是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9)

“皇后之玺”

吕后也就是吕雉,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女性政治家,与武则天并称“吕武”,这足可见她厉害之处。当年吕后为协助汉高祖获得了天下,后来在刘邦死后,她夺走了朝中大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0)

吕后画像

在当时,吕后权倾四野,这块玉玺代表的是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权力。当年在汉高祖死后,吕后残忍杀害了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zhì)。之后为了巩固权力,吕后迫害了许多位开国功臣,还处理了南越国滋事等政事。她在位时使用的,就是这枚沦落到水沟里的皇后玉玺。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1)

影视剧中的刘邦与吕雉

可以说这块“皇后之玺”见证了诸多历史书上记载的故事,除开玉石本身的价值,光是玉玺身上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两汉时期等级最高的一枚帝后玉玺,而且仅此一枚。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2)

汉高祖皇后陵

专家们推断,这块皇后之玺后来大概成为了吕后的陪葬品,有可能是她与汉高祖合葬的陵园遭到盗墓贼破坏,玉玺也被带出了陵墓,只是不慎流落在外,掩埋在沟渠当中,直到被孔忠良发现。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3)

汉高祖皇后陵

孔忠良一听这块玉玺就有这么大的价值,越发觉得自己与父亲作出上交的决定非常正确。馆长和专家们听他们说,打算将这玉玺无偿上交,十分感动,但不想让他们父子就这样空手回去,就打算将他们的事迹上报,顺便为他们申请一笔奖励金,颁发一份荣誉证书。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4)

但孔祥发却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他连连摆手,拒绝了博物馆的奖励。就连小小年纪的孔忠良也说,他自小受到父母熏陶,他们虽然穷但是有骨气。把这样重要的文物上交国家,充分发挥它的研究价值,这就是他与父亲最想看到的结果来。

最后馆长劝说无效,只能在孔祥发的建议下,给了他们20元钱,承担了他们来回的路费。孔祥发父子拿着路费开开心心地回了家,之后40多年都没再提起这件事。但孔忠良与这枚玉玺的缘分还没结束。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5)

皇后之玺

45后的2012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孔忠良突然听说有专家来找他。孔忠良不由有些纳闷,去见了面才知道对方是代表陕西省博物馆来的,当年他与父亲捐赠的玉玺现在已经是国家一级国宝了。他们这次前来,为的是补偿当年孔忠良的无私捐赠,想要将他评为2012年的“为历史文物保护做出贡献”的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专家盛情难却,孔忠良随之去了官方表彰大会,时隔45年,拿到了补发的荣誉证书。在接受采访时,孔忠良还一脸从容的笑意。官方现在除了荣誉证书,还想对他进行补偿,但他都拒绝了。他说他当年不曾后悔,如今也一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枚国宝能得到妥善的保存。

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后获20元路费 13岁男孩捡到玉玺(16)

皇后之玺

文物有价,孔忠良父子二人的品质却是无价的。

他们父子二人都是朴实而有骨气的中国农民,可敬,可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