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③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⑥先入廨⑦”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世说新语德行第9则注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世说新语德行第9则注释(世说新语精注精译之德行第一)

世说新语德行第9则注释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③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⑥先入廨⑦。”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1. 陈仲举(?—168):名蕃(fān),字仲举,东汉桓帝时官至太尉。东汉灵帝时任太傅,与窦武、刘淑痛恨时弊,谋除宦官,事败被杀,时称“三君”。
  2. 登车揽辔:登车赴任。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3. 豫章:豫章郡,首府在江西南昌。当时陈仲举为人所害,谪迁于此。
  4. 徐孺子(97—168):名稚(zhì),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
  5. 主簿:官名,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
  6. 府君:对太守的称呼。
  7. 廨(xiè):官署。
  8. 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式,通“轼”,古代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意为登门拜访。商容,殷商末年的大夫,著名贤者,传为老子的老师;周武王战胜殷之后,欲封其为三公,他没有接受。闾,指里巷。

【翻译】

陈仲举言语是士人准则,行为是当世典范。初次做官,就有匡扶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一到任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都希望您先进官署处理公务。”陈仲举却说:“当年周武王灭掉商国,马上就去里巷拜访贤者商容,连席子都没来得及坐暖。我去礼拜贤人,又有什么不可?”

2.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②不见黄叔度③,则鄙吝之心④已复生矣。”

【注释】

  1. 周子居(生卒年不详):名乘,字子居,汝南安城人。不畏强暴,陈仲举赞他为“治国之器”。
  2. 黄叔度(75—122):名宪,字叔度,慎阳(今河南正阳)人,出身贫寒,有德行。东汉著名贤士,公府屡征不就,人称“征君”。
  3. 鄙吝之心:庸俗贪婪的心思。

【翻译】

周子居常常说:“我只要有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会重新滋长起来。”

3.林宗①至汝南②,造袁奉高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④;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⑤。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⑥,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1. 郭林宗(128—169):名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属山西)人。东汉名士,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2. 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县。
  3. 造袁奉高:造,造访。袁奉高,名阆(làng),字奉高,和黄叔度同为汝南郡慎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人,多次辞谢官府任命,颇有名望。
  4. 车不停轨,鸾不辍轭(è):指车子不停留,指谈了很短时间。轨,车轴的两头,这里指车轮。鸾,装饰在车上的铃子。轭,架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5. 弥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
  6. 陂(bēi):湖泊。

【翻译】

郭林宗到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车子没怎么停留就走了;之后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了一两天。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黄叔度就象那万顷湖泊,宽阔深邃,无法澄清,也不能搅浑。他的器量深广,很难测量。”

4.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④。

【注释】

  1. 李元礼(110—169):名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
  2. 名教:封建礼教。
  3. 登龙门:喻指得到有名望的人接待而抬高了身价。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传说那里水位落差大,鱼如能游上去,就会变成龙。

【翻译】

李元礼风度出众,自视甚高,他把在全国推行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读书人能到那里得到他的教诲,都觉得是登上了龙门。

我致力于国学传承,力求注释最全面,最准确,译文最简洁,最通顺,最优美,最贴近原意。欢迎大家留言批评指正,如果喜欢,请你点赞。你小小的点赞,是我更文的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