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俊峰

咏春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咏春完全可以取胜)(1)

双方比武现场

传统武术咏春的丁某和MMA徐某的较量已经结束了,虽然比赛很简单,但是反映了前期被边缘化和忽略的武术实战功能退化。虽然民间自发的武术回归实战传统也有些年头了,但是除了让一些假大师赚的盆满钵满之外,武术的实战功能并没有真正的回归。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谈到了,一是武术经过了西方化的改造,抽出了表演、养生、和散打,而传统武术的实战却一直没有回归。二是民间武术的传承已经青黄不接,有真功夫的老拳师很少了,训练强度也没法和专业队员相比。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瑰宝是继续传承下去,还是在我们手中终结到了关键时刻了。毫无疑问武术的生命力来自于实战,虽然武术还有表演、养生的功能,但是失去了实战意义其他方面的功能也必将是昙花一现,重新找回武术的实战之魂是每个武术人应该负起的责任。

叶问与李小龙

传统武术各个门派都发源于道家,讲究阴阳也就是攻和防,但在强调这两方面的同时又都有所侧重,有的攻中有防,有的防中有攻。相对来说防守需要更多功力和技巧,咏春的先贤据说是为女子所创,这个基本定位就决定了咏春是以"巧"和"活"为主要特征的,当然搏击的其他要素同样不可忽略。

其实双方的比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咏春一方的确比较灵活和迅捷,但是主要问题是攻击力不足,导致灵活的攻击虽然多但是没有杀伤力。传统武术有很多提高杀伤力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整力,一方面是攻击部位的硬度。整力的训练是传统武术中的高级训练,是保证每一拳每一脚都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这种训练传统武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桩功,无论内外家都非常强调桩功,强调入门先站三年桩。这个训练基本上已经失传了,主要原因是现代人急功近利,急于学习打人的招法,老师傅如果还要这样三年只教一个桩,恐怕会饿死,导致现在基本脱离古法训练。

咏春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咏春完全可以取胜)(2)

李小龙的侧身马步桩

单纯经过这种整力的训练还不够,这是死的,依然是挨打的架子。这个时候长期被人们误解的套路该上场了,套路能够流传下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担负的作用是让桩功静止获得的整力活化。桩功过关以后再经过长期的套路演练,既整且活的身架基本形成。这一步脱胎于于咏春的截拳道宗师李小龙有精彩的描述叫:腰马合一。这个时候虽然是一拳一脚却不再是局部的肌肉力量而是全身的力,打击力和破坏力不可小觑。

有了这步功夫传统武术基本算入门了,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以及身体条件,有意识地强化局部的攻击力。传统武术浩如烟海的各种外功就派上用场了,喜欢用掌的可以练铁砂掌,喜欢用拳的可以打沙袋等等,李小龙最后强化了标指。有了这两步功夫就不会出现在这次比武中,咏春一方开始的时候反复攻击对方,却无法对对方造成有效的杀伤。如果传统武术入门了,比武可能在这一回合已经结束了。

很多人说了MMA也有整力训练,当然现代搏击大多与中国武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整力训练不奇怪,但是西方思维导致的方法却很难真正的把全身的力量叠加,只是理论上的整力。比如出拳,现代搏击理论上是脚蹬地产生反作用力,通过腿、胯、腰传达到肩肘手。实际上这种叠加法忽略了人体关节的缓冲作用,脚上的力量并不能完全传递到手。而传统武术的先贤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具体练法各个门派都有独到之处,失传了太可惜。

咏春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咏春完全可以取胜)(3)

老祖宗早已经证明了武术能打,不能打的是被阉割和改造的武术。如果要恢复武术的实战功能还是要俯下身子向为数不多的老拳师虚心求教,而不要以为今人掌握科学比古人更高明,从这一点上看极端保守的老拳师和开宗立派的真正武术大师一样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