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清朝的296年,十二位帝王当政时期,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和皇帝、皇太子四世同堂的情况仅出现在康熙一朝。这里面的太皇太后就是著名的孝庄太后,而皇太后就是顺治皇帝第二任皇后,康熙皇帝嫡母孝惠章皇后。这位清初皇宫里的传奇女子,14岁晋封皇后,顺治皇帝驾崩后,年仅21岁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继位的康熙皇帝尊为母后皇太后,与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并尊为两宫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为孝庄太后的侄孙女,按说和康熙皇帝一个辈分,这种情况在清朝皇室倒也常见。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1)

顺治十年,顺治皇帝不顾孝庄太后和朝中群臣的反对将原配嫡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废黜了皇后之位,降为静妃。这在清朝政坛和远在西北的科尔沁草原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清朝立足中原地带尚未稳定,仍需蒙古部盟的鼎力支持,顺治皇帝任性废后的举动无疑给满蒙之间的政治联盟蒙上了一层并不友好的阴影。为了稳定政治局面,安慰蒙古部盟的情绪,将满蒙之间的联盟关系重修于好,极具政治智慧的孝庄太后又将年仅14岁的侄孙女选入宫中,次月晋封为中宫皇后。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2)

可是,顺治皇帝还是不喜欢这个孝庄太后为自己挑选的皇后,他或许根本就对博尔济吉特氏女人不感兴趣。虽然孝庄太后努力想要促进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夫妻关系,可是没等顺治皇帝改变心意呢,一位让顺治皇帝疯狂痴迷的女子董鄂氏被选入皇宫了。从此,顺治皇帝专宠于董鄂妃,孝惠章皇后不废而废,已经等于进入了冷宫。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驾崩,年仅20岁的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但却也年纪轻轻成为了寡妇。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3)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因病崩逝,年仅23岁。8岁丧父的康熙帝再一次遇到了人生中的黑暗时刻,这一年,康熙帝年仅10岁。孝康章皇后死后,年仅10岁的康熙帝对嫡母孝惠章皇后的依赖和感情更为深厚。8岁丧父、10岁丧母,尽管贵为九五之尊,这样的打击也足以让小玄烨崩溃,好在,他还有孝惠章皇后这个嫡母存在。她将玄烨视如己出,倍加疼爱。在她眼里,玄烨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是一个父母双亡,需要人疼爱怜惜的孩子。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4)

孝惠章皇后稳居后宫长达64年,但她从不过问政事,即使在孝庄太后去世后,她的旨意和康熙皇帝的圣旨具有同样威力,具有同等不可抗拒的权威性,她从未对任何事发布懿旨。康熙皇帝成年亲政后,完成了抚养幼子任务的她甚至很少踏出自己的寝宫。

对康熙皇帝的倍加疼爱也源于孝惠章皇后对于孝庄太后的至诚至孝。按照辈分,孝惠章皇后应该称呼孝庄太后为姑奶,但在大清皇宫,她又得称呼孝庄太后为皇额娘。她为皇后期间,孝庄太后对其百般维护,倍加疼爱,数次规劝顺治皇帝好好对待和疼惜她,所以孝惠章皇后很是感激孝庄太后。顺治皇帝驾崩后,她对待孝庄太后,真正做到了一个儿媳孝顺婆婆的表率。雍正皇帝甚至数次用孝惠章皇后孝顺孝庄太后的例子教育后宫妃嫔。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5)

孝庄太后崩逝后,虽然康熙皇帝已经35岁,但父母双亡后,再次面对亲人去世,尤其是最为疼爱自己的祖母去世,康熙皇帝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同样悲痛的孝惠章皇后成为康熙皇帝最后的长辈亲人,母子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无法承受祖母去世悲痛的康熙皇帝不思饭食、不理朝政,孝惠章皇后并没有像朝臣那样规劝皇帝不要过于伤心,她知道这个命运坎坷的皇帝心中的痛有多痛,她只是静静的陪在皇帝身边,时不时的劝他吃点东西。她知道,现在的自己是皇帝唯一的依靠,自己是皇帝唯一的娘,虽然他已经富有四海,牢牢掌握大清王朝最高权力。虽然后期,康熙皇帝侍母至孝的同时也在给皇子皇孙们做出表率,用以教育后世子弟,但他对这位嫡母的感情绝对不掺杂任何别的成分。

16岁当皇后(14岁封皇后21岁封皇太后)(6)

康熙五十六年,56岁高龄的康熙皇帝跪倒嫡母榻前,泪别这个疼爱了自己一生的母亲。在孝惠章皇后的祭奠礼上,年老的皇帝亲读祭文,这个纵横一生、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的伟大帝王;这个平定四海,将大清王朝带入盛世的九五之尊,边读边哭,直至泣不成声。对于康熙皇帝而言,他不至是失去了一个母亲,更多是一个步入晚年的老人永远失去了被人疼爱、体恤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