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1)

华灯璀璨,车水马龙,大街小巷,万家灯火。金秋将至,京华大地一派流光溢彩的盛景。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10次考察北京,18次对北京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2)

±500千伏延庆换流站。 侯占泉 摄

牢记殷殷嘱托,乘着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浪潮,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首都的窗口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坚持高标站位、忠诚履责,将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打造一流坚强智能电网,持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注入强劲动能。

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3)

坚持首都意识,高标站位确保供电保障万无一失

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可靠电力供应、保障首都安全稳定用电,是供电企业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一切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一切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重,针对重大活动保电,提出“五个最”的工作标准,明确“四个零”的保电目标,全力以赴做好供电保障各项工作,彰显了“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国网北京电力坚持高标站位、强化首都意识,按照公司党组统一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效协调,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落实好重大活动保电各项举措。该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尽职履责,众志成城、拼搏奉献,全力保障重大活动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用实际行动兑现“五个最”“四个零”的保电承诺——总结历年重大活动保电成功经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细化措施,完成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保电任务;借助智能化设备、手段、平台,高标准、高质量保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供电万无一失;供电保障指挥部通力合作、科学决策,保电铁军克服困难、全情投入,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可靠供电……

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4)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期间,颁奖广场电力保障团队成员巡检国家体育场周边供电设备。宁 摄

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10年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北京世园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历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在京举行,国网北京电力都圆满完成了保电任务。成功保电的背后,离不开坚强电网、可靠供电、优质服务,折射出的是国网北京电力保障首都安全供电的决心和行动。

壬寅虎年早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先后圆满落幕。我国兑现了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向世界展示冰雪运动之美。赛场之外,国网北京电力员工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力以赴为冬奥盛会提供坚强供电保障和服务支撑。

规划建设12项冬奥会配套输变电工程,在冬奥赛区高标准建成坚强网架结构,赛区供电可靠性达99.999%;安排23支场馆电力保障团队分片包干,2321名团队成员分区分层24小时值守现场;上线运行集约187项数据的北京冬奥会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实时监测冬奥场馆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国网北京电力以最高标准、最强组织、最严要求、最实措施、最佳状态,实现了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保电目标,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供电保障任务,为冬奥盛会增光添彩。

坚持首善标准,打造一流坚强智能电网和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新时代首都发展,标准就是首善。建首善自京师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北京电力坚持首善标准,立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环北京特高压环网,推动形成500千伏扩大双环网、220千伏分区运行、110千伏链式接线的主网结构,打造一流坚强智能电网。

电压等级逐步提高,网架结构持续完善,电力供应更加充足……坚强网架如钢铁巨人,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满足首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因“都”而立,因“都”而兴,北京的最大市情就在于,这座城市是社会主义大国首都。“我们的电网发展始终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北京市整体规划,规划建设与首都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节奏相适应的电网。”国网北京电力发展部主任陈斌发说。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2017年3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由此拉开,首都建设和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5)

北京城市副中心线路迁改施工现场。杜敏 摄

新的功能定位,让通州新城蓄势崛起。为更好服务“千年之都”建设,国网北京电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成高可靠的高端智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国际领先水平。

高端智能配电网有“里”也有“面”。在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不仅提升了供电品质,也改善了城市景观。东城区史家胡同居民张迎星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上半年用100多幅画记录了架空线入地给城市带来的显著改变。在草厂四条胡同40号院生活了70多年的朱茂锦老人说,架空线入地后,头顶的“蜘蛛网”不见了,胡同变得更敞亮了。10年间,电网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展现了北京的首都风范、时代风貌。

以首善标准建设一流坚强电网,也要以首善标准探索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2018年,国网北京电力在全国率先推出“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2019年又创新推出10千伏高压临时用电省力、省时、省钱“三省”服务。4年来,该公司对标全球“获得电力”最优做法,因地制宜推进“阳光业扩”服务落地,精准打造电力营商环境优化系统工程,构建全新“三零 ”服务生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北京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将占掘路施工“非禁免批”适用范围由低压“三零”工程扩大至35千伏及以下电力工程。前不久,北京王府井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国网”APP提交了用电报装申请,其外电源接入项目享受到了“投资到红线”普惠政策。这也是北京首个高压“非禁免批 投资到红线”的接电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单俊伟说:“市政报备和外电源接入工程建设都由供电公司组织完成,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大幅缩短了工期。我们完成内部改造后就直接用上了电。”

目前,国网北京电力“三零”服务惠及小微企业超过5万户,推动以“获得电力”等为代表的北京营商环境指标不断迈向国际一流水平,赋能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首创精神,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在拥抱繁荣和活力的同时,能否顺利突破雾霾围城等“大城市病”困扰?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多年来,国网北京电力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发扬首创精神,积极创新探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更大范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的创新之路。

北京南中轴延长线,环抱于林海之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作为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干工程,大兴国际机场坚持清洁用能、绿色用能,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新国门”。

“为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在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各地块建设了173台充电桩。在大兴供电公司的建议下,我们还在货运区、机务维修区、勤务办公区的屋顶布置了光伏板,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千瓦。”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张逸飞说,“供电公司通过打造国际机场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可实时监控我们的绿色用能情况。可靠电力、贴心服务和清洁电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建设面向未来的航空城,依托于大兴国际机场设立的临空经济区建设目前已全面启动。服务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国网北京电力聚力构建“首都特色、示范引领”的临空经济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以电为中心、以分布式多站合一能源站为基础的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和国际一流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以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建设引领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视野延伸至更大范围,更多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在全社会铺开。

自2013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方案起,国网北京电力在全市平原地区推进清洁取暖。如今,胡同深处、农家宅院的上百万户首都居民改变了传统烧煤取暖方式,享受到清洁电带来的幸福生活。

供电服务队寒冬送温暖(非凡十年忠诚履责保供电)(6)

2019年3月28日,国网北京电力员工为客户接电。程伟 摄

2021年,国网北京电力创新“三零 全电餐饮”服务,推进首都商业餐饮用能改造工作。西城区东弓匠胡同的念禾居餐厅享受了“三零 全电餐饮”服务项目,负责人张燕秀说:“这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清洁用能和能效提升的需求,也为餐厅经营带来了便利。”

今年,国网北京电力致力打造“站点、园区、社区、片区”多层级的首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示范区,服务能源绿色转型、智慧发展,助力北京实现“双碳”目标。在东城区,国网北京电力聚焦社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打造草厂数字化低碳社区配电网,创新构建卓越现代供用电服务体系,让用电更绿色、更智能、更高效。

京畿大地,气象万千。面向未来,电力将一如既往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 音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张逸飞

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驻场单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充分享受了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大兴供电公司每季度为我们的配电室开展一次用电检查,并提供专业的用电安全评估报告,保障用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供电公司的建议下,我们还在货运区、机务维修区、勤务办公区建设了屋顶光伏,实现清洁用能。

北京西城区东弓匠胡同念禾居餐厅负责人张燕秀

2021年4月12日,我通过“网上国网”APP向供电公司提出了增容申请。第二天,供电公司就派人到现场勘查,4月19日就帮我们送上电了。餐厅电足了,我们增添了几样电气化设备,后厨的环境更好了,菜品味道一点都没变,上菜时间也缩短了不少。我觉得供电公司的服务特别好。我们没有电了随时可以在网上买,很方便。

北京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居民朱茂锦

胡同里木质结构房屋多,以前用煤的时候,不仅不干净,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改用电以后,不仅方便干净,而且更安全了。楼房里能用的电器,胡同里也都能用。我觉得这10年胡同最大的变化还是架空线入地。胡同变得更敞亮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也更好了。

记者手记

从小胡同窥见城市变迁

9月,北京,我们在城市中穿梭,感受着现代化发展让古都焕发出的活力。

在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草厂四条胡同,阳光顺着倾斜的屋顶洒在平坦的石板路上,让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胡同显得格外宁静。

2019年,到这里了解老城区改造后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情况,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就是要让大家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事实上,胡同现代化改造的进程早已开始,电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草厂四条胡同有40余个院落,尽管面积不大,却可以作为了解供电企业服务北京现代化建设的窗口。

10年间,经过多次改造修缮,胡同里的电线入了地,草厂四条居民的用能方式也实现了由烧煤到用电的转变。2017年,北京首个电能替代示范区在这里建成,居民采暖、做饭实现全电化。

电力给胡同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目前,草厂四条胡同附近配备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满足胡同居民的绿色出行需求。聚焦社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还致力于打造数字化低碳社区配电网,持续推进老胡同的现代化改造步伐。

从完成架空线入地等城市治理工作,到推动用能方式转变,再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服务首都能源转型升级,电网发展让城市迸发出新的活力。

谈起用电体验,胡同里的居民赞不绝口。“这些年我一共就找过两次供电公司。一次是电表坏了,从我打电话到他们上门更换好,一共用了1小时。还有一次是交了电费电却没来,我打了95598服务热线,才知道要把电表箱里的开关合上。”在草厂四条胡同40号院生活了70多年的朱茂锦老人告诉我们。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电力是重要的基础保障。10年间,国网北京电力全力优化网架结构,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