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

《陈寅格文集》

豆瓣:9.4分

《陈寅恪文集》包含陈寅恪先生著作七书:《寒柳堂集》(收《论再生缘》等论文11篇,附《寅恪先生诗存》)、《金明馆丛稿初编》(考订、阐述我国中古时期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兼及佛道宗教、声韵学等问题,收论文20篇)、《金明馆丛稿二编》(考证我国史实和少数民族关系,探索佛经演变和佛学传播等,收集论文62篇)、《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对隋唐两代典章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探讨唐代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概况及其演进)、《元白诗笺证稿》(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研究专著)、《柳如是别传》(全三册,陈寅恪晚年代表性专著。使用训诂、考据、校勘等方法,通过对明末名妓柳如是同钱谦益相结合的婚姻唱和诗的笺证,在探讨柳如是个人历史的同时,对明末清初的政治、文化状况,尤其是当时江南知识分子的状况均有所辨释。),附录《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著)。

2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2)

《岳南作品集》

豆瓣:暂无评分

本套书共6册,分别为《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陈寅恪与傅斯年(全新修订版)》《那时的先生》。

3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3)

《我心归处是敦煌》

豆瓣:8.0分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

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

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

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

她都选择了——坚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4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4)

《顾随全集》

豆瓣:9.5分

此次出版的十卷本《顾随全集》,总字数近四百万字,囊括现今所辑得的顾随先生一生全部著作文字,读者可借此窥知先生德业文章之全貌。

卷一为《词.曲.诗》,卷二《小说.散文.日记.译作》,卷三《论著》,依论词、曲、诗、文、小说、佛学、书法为序。卷四《讲义》,含顾随先生讲 “佛典翻译文学”、“古典文学批评”、“毛泽东诗词”三种及“唐代诗歌”中的三两节、《离骚》与《项羽本纪》两个短章。卷五、六为《传诗录》,顾随自一九二九年起执教于大学讲坛,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本卷及以下两卷(卷六、卷七)所辑均据葉嘉莹、刘在昭等弟子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编订而成,故定名为“传诗录”、“传文录”。

传诗录两卷,辑入的是顾随讲授古典诗歌的实录整理稿,包括讲授先秦之《诗经》、楚辞,魏晋之三曹、陶潜以及唐诗、唐宋词、宋诗、元曲、静安词、《人间词话》等专题以及古典诗歌综述等。卷七为《传文录》,辑入的是顾随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实录整理稿,包括讲授《论语》《中庸》《文赋》《昭明文选》《史记》等。

卷八、卷九为《书信》。卷八收录顾随自一九二一至一九五九年近四十年间致卢伯屏、卢季韶信函四百八十九通。卷九辑入顾随给周作人、冯至、台静农、周汝昌、张中行、葉嘉莹、史树青等的书信共二百四十一通,依致师长、友朋、弟子、家人之序排次。

卷十《书法》。顾随精于书法艺术,曾师从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草楷皆工,是现代书法名家。本卷影印他的部分手迹。编为文稿、诗稿、书信、日记、临池、书翰、写经等部分。

5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5)

《人间词话七讲》

豆瓣:9.0分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词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本书作者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带你读懂王国维及《人间词话》中讲述的词的故事及其美感特质。

6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6)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豆瓣:9.3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

《古代汉语常识》本书除择选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数篇关于古代汉语的一些常识性论文、讲义等外,又补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写作的与古代汉语相关的趣味性小文,内容通俗易懂。

《诗词格律十讲》本书主要包括《诗词格律十讲》《诗律余论》和两篇附录(《唐诗三首讲解》《宋词三首讲解》)。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

《诗词格律概要》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和诗词创作而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

7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7)

《燃灯者》

豆瓣:暂无评分

赵越胜以文修身,以心观世,下笔严谨,思力深切,但这种无声者的声音、自觉者的觉悟,多为个人思想的珍藏,时代主音之外的雅歌。赵越胜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燃灯者昭示出的乃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这代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已为现世所遗忘、权贵所鄙薄,却在问道、求善者心中长存。

8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8)

《梦与真》

豆瓣:7.1分

本书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人生自传,讲述了一个个人梦想与家国理想高度统一的知识分子的追梦人生。

作品不仅展示了许渊冲先生将近一个世纪的追梦历程,更以坦荡的胸怀,如实记录了他与著名翻译家赵瑞蕻、王佐良以及中国社科院的江枫教授、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复旦大学的陆谷孙教授等人围绕翻译的“真”与“美”、“神似”与“形似”等涉及翻译核心的问题展开的大论争,一字一句均可见作者的真性情。

9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9)

《燃灯者》

豆瓣:9.0分

全书共分三集,以谈话的形式,将梅家旧事、学艺经过及登台演出、创作等情况娓娓道来,读来有与之围炉夜话、对坐闲谈之感。时间上来说,前两集集中在梅兰芳早年学艺、崭露头角,及1913~1917年间艺术创造实践的历程,对创作时装戏《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的尝试有较详细的记载;第三集则记述了他从1917~1923年间演出《奇双会》,编演《天女散花》《童女斩蛇》《霸王别姬》等戏的情况,以及同余叔岩合作时期、杨小楼合作时期、承华社时期的艺术活动。本书还述及梅兰芳对唱腔和表演的创造、伴奏乐器的增加和舞台装置的改革,以及观摩前辈或同辈名演员表演的心得等。

书前有著名作家章诒和撰写小序,并邀请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旅日学者靳飞先生撰写导读,揭示《舞台生活四十年》成书前后秘闻旧事,讲述冯耿光、吴震修、齐如山等“梅党”领袖的复杂关系,并从历史变革和京剧艺术两个角度分析了《舞台生活四十年》的文化价值。

10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0)

《台上见》

豆瓣:8.0分

王珮瑜,新生代京剧演员,当下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

自接触京剧起,她被冠以神童,“小孟小冬”的称号。

过去的近三十年里,王珮瑜学戏、唱戏,更致力于传播。

表情包、学叫好、综艺、抖音短视频……她用各种新的方式为传统京剧发声,

她与“京剧”画上等号,她火了。

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对老戏的坚守,还有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粹的使命,

关于自己,关于京剧,她还有很多新鲜事儿要分享。

新生代京剧老生演员、余派艺术传人王珮瑜在《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一书中回忆了自己进入梨园、学习余派老生的学艺经历,并以专题形式介绍了16出自己参演的余派传统老戏。行文质朴,字里行间带着细腻温润的情感,将许多梨园珍贵而罕为人知的往事、前辈艺术大师和名家的风范、京剧艺术传授的过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将人吸引到作者讲述中;同时介绍余派代表作品的剧目剧情,讲解余派京剧在具体唱腔、念白等方面的细节处理和特色特点,向大众普及京剧艺术和京剧知识。同时特别制作别册赠品,介绍2018年王珮瑜在“余脉相传”中上演的6出经典老戏以及戏里戏外的心得体会。

11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1)

《漩涡里》

豆瓣:8.7分

《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 “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式写作中的最后一本。本书完整、真实而又细腻地记录了冯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心路历程。这一转变是为时代所逼迫,也是冯先生已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命运使然。他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12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2)

《故宫六百年》

豆瓣:7.5分

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13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3)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豆瓣:7.4分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叶嘉莹撰序推荐,白先勇一生研读红楼心得大陆首次完整呈现。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红楼梦》是他永远的文化乡愁。在美国教授二十余年,他是加州大学学生心中的“Rock Star(摇滚明星)”;近耄耋之年回台湾大学重拾教席,引无数华人学子慕名听讲红楼,共襄两岸文化界盛事。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到细说《红楼梦》,他用现代感的全新诠释令古老经典焕发美的极致,只为中国传统文化至美的传承。“当我们的文化不完全时,我们的灵魂会一直流浪。”

在中西经典中解读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小说家的艺术功力,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解读,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神话架构、人物塑造、叙事技巧、象征隐喻、千里伏笔……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

昆曲就像他的一个青春梦,跟着白先勇“游园惊梦”,解读中国人的“情”与“美”。情是宇宙的一种原动力,汤显祖《牡丹亭》对于情的解释与设计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更往前走了一步,对情的解释更广、更宽、更博。浪漫文学讲“情”字,对于情的解释,集大成之书是《红楼梦》。

文学史的新观点,推允“程乙本”为《红楼梦》最佳读本。首次将“庚辰本”与“程乙本”对比讲解,从小说艺术、美学观点比较两个版本的得失,指出两岸大行其道的“庚辰本”诸多混杂夹缠之处;为后四十回平反,认为其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不输前八十回,也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假如真是高鹗续书,续书者的才情也绝不在曹雪芹之下。

14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4)

《许倬云作品4册》

豆瓣:暂无作品集评分

此次收录许倬云作品集有以下4部作品:《许倬云说美国》——一部了解真实美国的通俗佳作 促使我们反思关于美国、西方民主政治、现代化的想象。《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在世界文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从政治体的角度看中国,讲述中华民族的万年历程,回答什么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精神》——回归民众,走入你我之间,从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中国人文化的根底,展示活生生的中国文化。

15

人生必读的十部老书(燃灯传薪继绝学)(15)

《我与昆曲》

豆瓣:8.4分

本书所选文章,基本囊括了张允和写作的昆曲文化散文的精华。编排上,分为“情系昆曲、曲事传鸿、昆曲日记”三个部分,每部分除个别篇章按内容连贯性排序外,基本上按写作、发表年月顺序排序。情系昆曲部分情真意切,如《悼念笛师李荣圻》《昆曲——江南的枫叶》;曲事传鸿部分,收录了与昆曲 相关的书信,字字珠玑;日记部分细腻情深,记录了昆曲社成立的点点滴滴,具有丰富的文化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