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发生的“黑船来航”事件震惊了日本朝野,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率领舰队于1853年和1854年两度叩关。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德川幕府被迫与美国签署了屈辱的《神奈川条约》,德川幕府两百余年的“锁国”政策被终结。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1)


日本国门被打开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与当时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陷入了深深的民族危机。日本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在坚持日本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拥抱西方文明,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才能找到出路,这就是所谓“和魂洋才”的主张。而此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颟顸腐朽,已经成为日本开放和进步的障碍,所以他们要搬掉这块拦路石。于是日本国内的“佐幕”和“倒幕”势力激烈斗争了十几年,终于在1868年爆发了戊辰战争。

1867年10月13日萨摩藩主岛津忠义率领三千精兵入洛,请求朝廷召开会议,下达“王政复古”大号令,武装倒幕的序幕正式拉开。

1867年阴历12月19日,年仅15岁的明治天皇在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大西南强藩支持下,在京都发动宫廷政变,攻占皇宫,实行“王政复古”,从幕府收回统治权,成立新的明治政府。朝廷下令剥夺德川家的世袭将军之职,废除幕府制度,并要求德川将军“辞官纳地”,交出其统治的地区。

幕府当然不甘束手就擒,1868年,也就是农历戊辰年元月1日,德川幕府发出《讨萨表》,以清君侧为名向倒幕派宣战,次日幕府军和佐幕各藩的军队便开始由大阪出发进军京都。倒幕派依托京都实施防御,戊辰战争就此爆发。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2)


1868年1月3日,双方在京都南郊的伏见鸟羽相遇,发生了著名的伏见鸟羽之战。“倒幕”军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装备了西洋兵器,采用西洋新式战术,而且萨摩兵和长州兵都以凶悍善战著称,一战之下,“倒幕”军以寡击众,大败“佐幕”军,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喜庆于元月11日败退江户。“倒幕”军趁胜进兵,眼看“倒幕”军来势凶猛,“佐幕”势力纷纷倒戈,“倒幕”军进占重镇大阪城。见大势已去,德川庆喜只得献城投降,并上表谢罪。4月11日江户“无血开城”。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3)

德川庆喜


按理,战争进行到这一阶段,明治政府已经达到了“大政奉还”的目的,可以结束战争了。然而他们深知,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德川家仍然拥有八百万石的土地,日本各藩中有还许多亲幕府的势力,他们拥有全日本一半以上的资源和人口,如不趁此机会彻底削弱他们,以后一定会卷土重来,威胁新政府的统治。此外各藩阀之间的宿怨,也是战争无法停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倒幕主力长州蕃与佐幕主力汇津藩在1864年8月的禁门之变中结下深仇,当时担任京都守护职的汇津藩主松平容保联合萨摩、桑名等藩重挫了长州蕃,导致长州差点被灭藩,从此长州人恨极了汇津藩和萨摩藩。为了牢记仇恨,每个长州蕃士兵的鞋底都写有“萨贼汇奸”的字样,此次倒幕战争,使长州蕃与汇津藩强弱之势易位,长州人又怎能放过松平容保?尽管他已多次上表谢罪,可是朝廷不允,还将他定为朝敌,声称如果要朝廷停止讨伐,除非汇津藩交出全部领地,松平容保自杀,汇津藩又怎能接受这种条件,于是战争只能继续下去,接着就是北越之战、汇津之战、箱馆之战,整整打了一年半,日本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其中最惨烈的是汇津之战。

松平容保见不能被宽宥,也就下定了决心与新政府对抗到底,他回到汇津整军备战。

当时陆奥,出羽、越后的仙台、米泽等东北诸藩眼见萨长等西南藩独霸朝政很是不爽,同时他们也不想卷入战争,于是仙台藩主伊达庆邦,米泽藩主上杉齐宪向明治政府的奥羽镇抚总督九条道孝提出对会津宽大处理的请求,但是遭到了遭到了长州藩士世良修藏的拒绝,令他们大失颜面,于是仙台武士就刺杀了世良修藏,至此,双方彻底决裂。5月6日,以会津、庄内两藩为中心的东北各藩成立了“奥羽越列藩同盟”,发出“讨萨檄文”,扬言要清君侧和消灭“伪官军”,东北地区的战火也被点燃了。

1868年5月1日,政府军七百人马杀到奥陆门户白石城下,守城的佐幕军有两千五百人,主将是汇津藩的家老,西乡赖母。虽然守军人数占优,但装备差,士气低落,西乡赖母不敢出击,只能凭城坚守。协助防御的新选组三番队长斋藤一建议西乡赖母抢占当面的立石山、稻荷山、雷神山三个制高点,却没被采纳,结果政府军占领了雷神山这,架起大炮猛轰白石城,守军不敌,弃城而逃。

1868年10月,政府军兵临汇津藩老巢若松城的外围,20日,政府军发动进攻,遭到守军猛烈还击,攻势被瓦解。这支守军是佐幕军中最精锐的传习队。这支队伍由法国教官训练,全部法式装备,指挥官是大鸟圭介,战力非常强悍。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4)

若松城


21日,政府军两千人乘着浓雾发动进攻,传习队虽然作战勇猛,可是人数太少,而协同作战的汇津、仙台、二松本藩兵战力不济,很快就败退了,传习队独立难支,在坚持了整个白天后,也在夜里撤退了,政府军直逼城下。

由于政府军前采用了佯攻战术,守军主力被吸引到别处,此时来不及回防,于是城里的老弱病残全部被拉去守城,共有2700人,组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支队伍。其中,朱雀队有十六个分队,队员年龄从十八到三十五岁不等;青龙队九个分队,队员年龄从三十六岁到四十九岁不等,这两个队都是成年人。而白虎队是由十五到十七岁的未成年人组成的,他们有六支分队。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四支玄武队。若松城里从十六岁到六十岁,凡是能行动的,都拿起武器上阵了。

白虎队二分队,总共有三十七名少年,他们受命前往若松城东北方的大野原,抵御政府军。这么点人,还都是孩子,去对抗敌人的大军,不啻是飞蛾扑火。可是他们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了,结果根本不可能挡住政府军,十七人阵亡,剩下的二十人打算翻越饭盛山,抄小路赶回若松城去协助防守。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5)


当他们爬山山顶时,只见若松里城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这是政府军正在用大炮轰城,可是他们以为若松城已经陷落了,顿时悲痛欲绝,号啕大哭。

这群少年的出身门第属于“士中”,也就是中级以上武士家庭,他们从小接受武士道思想灌输,对藩主有着无限忠诚。此刻,他们误以为城池已破,绝望之下居然相约自杀。他们留下诀别诗句后,以武士的方式切腹,其中十一人17岁,九人16岁,最后除了饭沼贞吉被救活外,其余十九人全部死去,他们是安达藤三郎,有贺织之助,池上新太郎,石田和助,石田虎之助,伊东弟次郎,伊藤俊彦,井深茂太郎,篠田仪三郎,铃木源吉,津川喜代美,津田舍藏,永濑雄次,西川胜太郎,野村驹四郎,林八十治,间濑源七郎,梁濑胜三郎,梁濑武治。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6)


这件事后来影响很大,尤其是被军国主义分子用来做法西斯宣传,还拍摄了许多影视剧。上世纪三十年代,墨索里尼知道了此事,一贯凶猛好斗,以罗马武士自居的意大利独裁者为了表达对白虎少年的敬意,赠送了一尊青铜雄鹰铸像以示纪念,上面用意大利文刻着:“致武士道精神”,这样,白虎队又成了两个法西斯国家媾合的精神纽带。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7)


古代的日本人好像普遍早熟,十五六岁时就形成了成熟的三观和成年人才有的行为能力,往往在这个年龄就被卷入政治和军事活动。明治天皇发动政变时年仅15岁;1637年岛原暴动时,领导这场起义的天草四郎时贞也只有十六岁,却拥有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能够服众的威望,想来真是不可思议,这应该与日本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除了少年外,若松城里的女性也组成“娘子队”投入了殊死战斗。8月23日上午,新政府军杀到若松城下町,住在这里的人们全部躲入城堡,一来避难,二来协助守城。

汇津藩重臣中野平内的夫人幸子和女儿竹子、优子,刚刚进城,突然听说藩主松平容保的义姐照姬公主还没有入城,于是竹子振臂高呼:都去保护照姬公主呀,不能让公主落到敌军手里受辱!”她一呼百应,大群女人随她冲出城去,和防守城下町的佐幕军长枪队并肩作战。中野竹子虽是女流,却武艺高强,尤其善使薙刀,曾经担任城中女眷的习武教官。此刻她挥舞薙刀,左冲右杀,锐不可当。日本武士最喜欢“一骑讨”,以此彰显勇武。按理见到这种情况,早就应该有武士跳出来,报着名号杀上去应战了。可是政府军中却没有人出来与竹子单挑,不知道是自知不敌她手中的刀还是不屑与女人动手,总之他们以子弹回击了竹子。在密集的枪弹攒射下,竹子被爆头而亡,她一死,娘子队就崩溃了,政府军杀入城中,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当政府军冲进佐幕军主将、汇津藩家老西乡赖母的官邸时,却见到了极其惨烈的一幕,赖母的母亲、妻子以及其他女眷和幼童共二十一人全部身穿白衣自尽而死。按武士道规矩,只有武士才有资格切腹,女人只能割喉。当时赖母府邸的院子里血流满地,政府军里那些看惯了生死的萨摩长州武士,面对如此场景,也不禁毛骨悚然。

中日战场最惨烈的白刃战(日本戊辰战争中)(8)


这次战役一直持续到11月6日,以会津藩投降而告终。此战,会津藩不论男女老幼,全民投入战斗,仅武士就战死了2610人,百姓更不计其数。

有句话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西方骑士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保护妇女儿童,绝不会将她们投入战火。即使在二战这种人口损失巨大的战争中,女性一般也只负责后勤,只有苏联那样男性几乎快死光的情况下,女人才会走进战场。西方骑士可以为了女人去死,并视之为荣誉,而日本武士如果为女人死了,会被视为傻瓜。在日本,当战争来临时,妇女和儿童也会被当做战争资源驱赶上战场。二战末期的所谓“一亿玉碎”其实就是要再现汇津之战的场景,许多少年驾机撞向美国军舰,宛如当年的“白虎队”,美国正是认识到了日本人的这种疯狂,才投下了原子弹。二战时,距明治维新已经近百年了,日本全力推动“脱亚入欧”,但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仍停留在戊辰战争年代。

本文中的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