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15日讯“多亏了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我们都对调解结果感到很满意”2022年2月9日,屏南县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对一起成功调解的损害赔偿纠纷进行电话回访时,当事人张某嘉(化名)感激地说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去哪里调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去哪里调解(调解化解损害赔偿纠纷)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去哪里调解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15日讯“多亏了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我们都对调解结果感到很满意。”2022年2月9日,屏南县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对一起成功调解的损害赔偿纠纷进行电话回访时,当事人张某嘉(化名)感激地说道。

损害赔偿引纠纷

2021年4月5日,屏南县某镇村民张某嘉在某施工项目中,因搅拌机故障搅伤手指,导致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离断,后被送往医院治疗。

术后,张某嘉要求承包该项目的张某义(化名)支付伤残赔偿金及医药费等。张某义则认为张某嘉是在工作中因个人操作不当导致手指受伤,属个人行为过错,且还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仅愿意赔偿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等。

双方因赔偿金额悬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多次协商未果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镇调委会申请调解。镇调委会在告知双方当事人调解原则、调解纪律、调解程序后受理了此案。

“我是在工作期间因工受伤,承包方理应支付我赔偿金和医药费。”在镇调委会,张某嘉向调解员倾诉着自己的满腹苦水,并表示根据其前期了解,他的伤情可能构成9-10级伤残,今后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听到张某嘉的阐述,张某义当即不乐意了:“你受伤至今,治疗的费用全都是由我先行垫付,但你们仍然索要高额赔偿,简直是在漫天要价。”

听到张某义的表态,张某嘉及其家属瞬间情绪激动,认为张某义垫付的费用金额实在太少。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调解陷入僵局。

理清责任促协商

“这么吵也吵不出个结果,大家喝口茶‘降降火’,不妨先听我们说几句。”随着当事人双方争吵愈加激烈,调解员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对双方进行法律宣讲,现场气氛逐渐缓和了下来。

“根据你们的陈述,我们可以得出,你们双方为雇佣关系。”看当事人双方没有继续争吵,调解员接着说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明晰法律关系后,调解员指出:在雇佣关系下发生生产事故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一是雇主及业主方责任,但如果是雇员在工作期间受伤,雇主及业主方通常需要对事故负责;二是雇员责任,如果雇员存在疏忽大意或者故意造成自己受伤的情形,雇员自己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张某嘉作为一名68岁的工人,对于器械原理的了解程度以及工作的专注度等也是衡量其是否需要承担部分责任的一个因素。此外,还要看有无按照操作流程工作、操作过程中有无采取有效的劳保措施等,如果没有尽到这方面义务,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理清责任划分后,双方都表示不追究业主方责任,并且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有所缓和,这让调解有进一步协商的余地。

趁热打铁解矛盾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张某嘉前期未对伤情作出鉴定,在无鉴定结论的前提下,我们很难确认伤残等级并计算相应的赔偿金额。”调解员趁热打铁对双方说道,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相关规定描述,“一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为工伤十级;而张某嘉的伤情如果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基本可以达到接近十级伤残的程度。

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调解员按照工伤赔偿标准继续开展调解。此时,张某义开始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愿意提高赔偿金额,但主张赔偿应讲理讲法、有依有据。

于是,调解员引导双方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的“工伤赔偿计算器”功能,计算出用人单位需赔付的金额为6.3万余元,扣除张某义前期垫付的2.3万余元,正好余4万元。而张某义则表示该金额还是高了一点,希望可以继续协商一下。

随后,调解员采用“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劝说双方当事人。一方面,调解员对张某义说:“张某嘉年事已高,家庭经济拮据,目前右手伤残,劳动能力有限,今后生产生活存在巨大困难,你方作为用人单位若能替工人着想,今后事业才会越做越大。”另一方面,调解员对张某嘉说:“此次事件的发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前期张某义也十分负责,他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同时你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或失误这点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希望你也能在4万元的基础上作出一些让步。”

在调解员的劝说下,双方经过协商,都同意作出让步。张某义将赔偿金额提到2.5万元,张某嘉则降到3.5万元。即便如此,双方就赔偿金额还是未达成共识。

“要不每人各自再退一步,折中3万元,你们看怎么样?”“我们同意,就按调解员说的办。”最终,经过面对面协商,双方将赔偿金额锁定在了3万元整。至此,双方对调解协议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调解有门道》》》

该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在雇佣关系下由于生产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纠纷。起初,当事人双方都各执己见、不肯让步,且诉求的金额差距悬殊,使调解一开始就十分艰难。调解员为此在前期做了大量功课,整个调解过程中,采用多轮的“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方式,从多方面入手、多次沟通,最终得以成功调解。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发现双方对赔偿金额差距悬殊,并以此为切入点,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伤残等级界定标准,在张某嘉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伤情结合相关标准将其伤残等级预设在十级伤残,得到了双方的认同后,再巧妙应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的“工伤赔偿计算器”,计算出令双方信服的赔偿金额,使双方明白赔偿金额的确定是有依据的。这两点都是调解成功的关键所在。

最后,调解员再通过多轮“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劝说双方当事人,逐渐缩小赔偿金额差距,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江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