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云亭,又名戛云楼,位于达州市老城之南的翠屏山,唐朝诗人元稹为通州司马时所建,因唐代大诗人、元稹好友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中“有古松老杉,修柯戛云,低枝拂潭”之句而得名。原为达县著名的旧八景之一,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续城市文脉(延续达城文脉千余年)(1)

当年民间称戛云亭为压云亭

古今名胜,大都因人而传世,戛云亭也不例外。曾为唐朝监察御史的元稹,因查处多起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案受到贪官污吏、宦官奸臣的迫害。唐宪宗李纯听信谗言,将元稹贬为士曹参军。元和十年(815)三月再次贬元稹为通州司马,直至元和十四年(819)正月离开。那时的通州,“环城皆山,气象宏阔,城南一江如带,江外石壁如屏,俗称翠屏山即青爱山也”。元稹任通州司马期间在翠屏山顶修建戛云亭。该亭“下瞰江流,周览城邑”,为达城文风的重点,原亭约毁于元朝。清乾隆四十八年,绅士周德纯等在旧址重建。嘉庆二年(1797)由署游击孙起龙迁亭于南坝,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又将亭移至半山(即今址) 。

戛云亭建在山顶还是山阴,民间和官府曾有不同声音。明末清初达州著名人士李长祥在《戛云亭记》中写道:每日中午,翠屏山上空常有五彩云升起,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恐怕必有后患,会招来祸殃,于是在此山顶建亭以压住五彩云。当时,老百姓称戛云亭为“压云亭”(“压云亭”一直沿称到今,只不过“压”字改为“亚”了,今有翠屏街道办事亚云社区)。李长祥还以科第之事来说明修亭压云的重要性。他称达州科第在宋朝时最为兴盛:杨用修《内江题名记》记载,四川7人在京师会考中获得第一名(会元),其中,内江5人,达州2人。达州分别为杨宸、史元一。后来山顶的亭毁了,科第就逐渐衰弱了。

嘉庆十六年(1811)秋,余永宁任绥定知府,达县士民引用李长祥科第衰弱之说,纷纷请求余永宁将半山中的戛云亭改建到山顶。此时,精通地形的忠州刺史张星炜恰在绥定,余永宁便邀约一同登上山峰,考察、分析地势。张星炜刺史说:“亭建高阜,为郡城害”。余永宁回到知府后仔细推敲李长祥的记载,方知士民误会了李长祥的主要意思。李长祥时,山顶已经无亭。乾隆已丑年(1769)以前,不独山麓无亭,山顶也无亭。他罗列了无亭后科第的成就,同时反思了白莲教起事,认为自明朝以来,即使山顶没有亭,也不缺少良吏;等到山顶有了亭,则白莲教大肆叛逆,祸害殃及民众。坏人不除,治地不安,原因在于为政者开化教导无方。余永宁坚持不移建到翠屏山顶,留下了今日的戛云亭。

延续城市文脉(延续达城文脉千余年)(2)

曾与翠屏山构成登高风景

达城人素有外出登山游玩的习惯,而主要在翠屏山。李长祥在《戛云亭记》记述了登山盛况:每年正月初一后,人们踏上浮桥,渡过州河,沿着陡峭的山路出游到翠屏山,直到十五日为止。在这里看到烟火纷繁,城郭、府第、宫庙、朱褛、高阁、舆马奔腾,冠盖相望。由于戛云亭在翠屏山的最高处,“人无不趋高者,鼓歌竞作,干隅连声,狂客酒徒,喧嚣满路。从山下听之,如云中流响,戛然而鸣”,太阳都下山了,仍未尽兴。

达城登山有点天灯的风俗。民国《达县志》记载:正月初九,为上九,古人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又称这天是“天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九与酒谐音,九不能离酒,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菜,给玉皇大帝祝寿。初九这天,达城中男女老少登上翠屏山敬玉皇大帝。山上人来人往,相当拥挤。山顶上,人们吃菜喝酒,直到黄昏才散去。晚上,在翠屏山上竖桩扎架横挂红灯一排,自正月初一起彻夜点灯,至十六日晨止,名“天一灯”(取天一生水之意,祈求消免火灾)。解放后,“天一灯”被取消。

清代以来,翠屏山上的五色彩云不再视为不祥之兆。翠屏山和戛云亭一起,与铁山晓月、龙爪清潭、凤岗绿竹、北岩夜月、西寺晴霞、烂柯棋局、山垭仙迹成为旧时达县八景,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文人的青睐。清代诗人应起元(江西宜黄人)在《达县八景》诗中有这样的描写:“翠屏峭立对南关,遥望矞云西岭间。五色祥光浮石骨,千重瑞气蔼烟鬟,亭前掩映秋声起,洞里芬芳宿蝶闲。具识太平真有象,纷纷郁郁绕朝班。”民间流传有“一朵祥云往内收”、“南岸青山映绿水”等赞美诗句。戛云亭与翠屏山成为达城登高之处,开启了今日“元九登高”之风。

传说鲁班徒弟赵巧修此亭

戛云亭,三层楼阁,正八边形,亭基素面,塔身出檐,层层上收,塔顶八角攒尖,作宝珠塔剁,通高13.6米。就是这么一座砖木结构、“元九登高”的标志性的建筑,二十一世纪初的四五年时间里曾“留客”市博物馆前的鸿钟;也对出生在亭旁且一直生活在亚云社区的赵明珍、赵明玉、赵明慧三姊妹,以及家在文家梁的胡兴富等耄耋老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丽的传说。

砚台,古时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容器,通往仕途的助力之宝。据说当年达县有九个砚台,磨墨时磨穿了一个,就出了官至礼部尚书的卫阁老。

外地人见还有八个砚台,如果这些一旦磨穿,达县又要出多个大官,便想尽办法来破坏风水,于是在西外修白塔,南外修戛云亭,这样就压住了风水,砚台始终磨不穿了,达县除了卫阁老外,再也没有出大官。

老人们谈及最多还是赵巧修戛云亭的传说。木匠祖师爷鲁班有个徒弟赵巧,这人聪明绝顶,学东西,一见就会,一学就成。他学了两年就想出师,另立门户。鲁班看透了赵巧的心思,便向赵巧提出:“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在玉印山上修座高塔,你在翠屏山修座云亭,我们都从三更开工,鸡叫完工,看谁建得又美又壮观;如果你嬴了我,你不但可以出师,我还要送你一盏夜明灯,你可持这盏灯进入东海龙宫。东海龙王最怕灯光,必定要用数百件珠宝来换。如果赢不了我,那你得再学三年。” 赵巧一听满心欢喜,点头答应。 三更月起,师徒俩的竞赛开始了。赵巧施展高超技艺,使尽浑身解数,不到五更,就建了三层,自认为如此神速,一定能赛过师傅。当他登上屏翠山顶一望:只见师傅修的龙爪塔已高达九层,直插云霄,比自己的云亭高出两倍。于是他马上封了亭顶,心生一计:到凤凰山上去学鸡叫。时当还没有到五更,城内城外的公鸡都鸣叫起来。鲁班和小徒弟正在吃夜宵,听见鸡叫,十分惊讶:今夜的公鸡咋个叫得这么早?立即倒掉锅里的汤圆,将大铁锅倒扣在塔顶上,匆匆完工;原打算修尖顶塔,只好草草建成圆顶塔了。赵巧不敢去见师傅,怕他识破底细,偷偷钻进师傅屋里,将夜明灯取下,直奔龙宫而去;留下“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的歇后语,留下鸡公梁这一新名字,同时也将修建戛云亭的部分石头留在了斌郎乡。

戛云亭文脉千年经久不衰

修建戛云亭的元稹在通州期间,除著有许多文章外,仅诗词就有180多首。这些诗词,描写了通州的风土人情、习俗物产、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创了达城重文的风气。

79岁的原亚云大队支部书记周明枢记得,戛云亭旁边有座无名庙,1951年开始办小学,1953年停办,迁至张家岩办起小学,成为后来的戛云小学,周明枢在这里读到初小毕业。1988年,戛云亭旁新建起达县中学,2014年6月更名为四川省达州中学。这所学校拥有翠屏和杨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余亩,1994年成为市重点,2000年成为省重点,2006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示范校)和国防生源基地校。

20世纪90年代初,达县政协为活跃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征集并收录张爱萍、杨超、张灿明、尹助健等人上千首旧体诗词,根据乡中士子常聚戛云亭唱和的史实,由贾之惠主编,并定名《戛云诗稿》。该书分两辑,先后印刷发行,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好评。

2013年初,达州市一批传统诗词爱好者成立戛云亭诗社,出版《戛云亭诗词》,汇编《戛云亭诗词选粹》一书,除在市内赠发外,还寄给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区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和欢迎,也得到诗词界的充分肯定,为歌颂达州、宣传达州,提高达州的知名度,为市里提出的创建“大巴山诗人方阵”,为弘扬国学、传承中华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采写中,除文中提及者外,得到刘玉成、达川区文管所的大力支持,参考了《乾隆直隶达州志》《达县市志》《达县地区达县市地名录》等,使用了肖光泉的老照片,在此一并致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社区记者郑景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