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一个9月的晚上,我第一次收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直播当时,这个全新的节目已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的暑期档播出了一个多月,我看到时已是第7场的比赛,但仍然看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却是惭愧之至,汗不敢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喜爱的汉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喜爱的汉字(陌生的汉字)

喜爱的汉字

记得几年前一个9月的晚上,我第一次收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直播。当时,这个全新的节目已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的暑期档播出了一个多月,我看到时已是第7场的比赛,但仍然看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却是惭愧之至,汗不敢出。

因为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长期使用键盘书写,不懂的汉字——哪怕既不会写也不会念,也能将它打出来。总之,用惯了电脑和手机的人,认识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都大大下降。这是无论我教授本科生《文学创作论》课程,还是研究生《汉语写作》课程,必定要当堂检测、考察学生的汉字掌握水平的原因。我曾出版32万字的《大学文学写作》教材,第一章就是《写作从积累汉字开始》,目的也是为此。

当天我观看的比赛,共有广西、四川、河北、辽宁四个初中代表队参加,最后是广西大学附中队胜出,闯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的八强。尤其是女选手廖乙霖以“裂璺(wèn,裂缝)”战胜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的女选手,拿下定乾坤的关键一分,令人刮目相看。全场对决、听写的词和词组如下:集腋成裘、危如累卵、蹿红、拓扑学、菽粟、刮痧、鳕鱼、芦笙、羸弱、豇豆、荸荠、锒铛入狱、莞尔一笑、金兀术、甘霖、怙恶不悛、蛲虫、苏洵、髭须、耄耋之年、鳄梨、戗面馒头、戎马倥偬、谄谀、痈疽、扶乩、东施效颦、缱绻、膻腥、蓬荜生辉、旖旎、忝列门墙、鸸鹋、卖官鬻爵、芒砀山、荫翳/阴翳、礌石、皋陶、袍笏登场、干哕、祭酹、龙骧虎峙、谢道韫、浮槎、耆寿耇老、瓮牖绳枢、耒耜、俟河之清、斫轮老手、水螅、越俎代庖、栉风沐雨、 亵渎、饿殍、稗官野史、卷帙浩繁、九省通衢、饾饤、裂璺(缝)。

我一边看,一边拿着纸笔跟着场上选手一起考试。这种节目的好处在于,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比赛——也可算一种有益身心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重温、领略汉字结构之美、含义之重要。没有想到,随着考题由浅入深,难度逐渐加大,我的大脑不断卡壳、空白,不断有不会写的词和词组出现,任凭怎么苦思冥想也无济于事。最终,全部比试的59个词和词组,我有21个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却是错误的。如芦笙的芦、豇豆的豇、髭须的髭、鳄梨的鳄、膻腥的膻、旖旎的旖,等等。

这样看来,我的考试也就是一个及格的水平,比场上参赛的初中生成绩略好一点而已(个别词和词组还比不过特别优秀的初中生)。有些词语,比如“芦笙”“豇豆” “髭须”“鳄梨”“扶乩”“旖旎”之类,平时肯定是会念会写的,但由于用电脑的时候多,手写的时候少,所以一旦考试,一时就写不出来了。而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职业的缘故,我的汉字掌握的数量,还算是多的。可见,眼高手低、似是而非是目前人们掌握汉字基础不扎实的普遍问题。这正说明了央视举办这类比赛节目的必要。

后来我才知道,央视推出的这个吸引广大国人眼球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门节目,是从国外的英语拼字比赛《National Spelling Bee》学来的。这个节目从1925年延续至今,让一代代孩子参加英语拼字比赛,使之成为受人关注的普及文化知识的有益活动。

但愿我们能重视起智能手机时代对汉字认读和书写的掌握,让汉字不再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