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多吉,有着一张典型的康巴汉子的脸,坚毅忠诚。“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这是《感动中国》为他撰写的颁奖词,2019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2)

其美多吉:

2018年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19年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最美奋斗者” “全国民族团进步模范”

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2021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由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指导

绵阳市广播电视台FM103.3重磅打造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

讲述了“时代楷模”其美多吉的“邮路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开看看声音背后的故事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根据作家陈霁的纪实文学作品《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改编。广播剧《雀儿山高度》编剧唐虎、赵永利。

01

唐虎

中国田汉研究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导演专业委员会会员,绵阳市戏剧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绵阳市第一批文化艺术专业领军人才,戏剧编剧、导演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3)

02

赵永利

绵阳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部编导。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4)

声音背后的秘密

4月24日,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开始正式录制,这里有资深的“老戏骨”,也有实力雄厚的青年演员,还有广播剧的“常驻嘉宾”,大家在一起研读剧本、认真排练,用心深入剧情、演绎角色。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5)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6)

只听声音就能浑身颤栗,这可能就是声音的魔力。专业与敬业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一个音节反复雕琢,为了情感渲染经过无数排练,录音棚的时间没有概念,一呆就是一整天。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7)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8)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导演及几位主创人员

听听让他们讲述录制的故事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9)

导演 李扬墨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原首席录音师和制作人,万物声学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CPO首席产品官。

多次在省,市大型活动中担任音响导演,在语言录音、音乐录音、广播录音等方面获得过多项全国大奖。包括:中国广播电台录音质量最高奖“金鹿奖”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奖单本剧金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奖、中国录音师协会一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代表作品

《一念之间》《威猛川军》《赵一曼》《想见你》《拜见女皇陛下》等

整个广播剧创作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雀儿山高度》从剧本创作开始到进棚录音再到后期制作,大概用时半年。

在创作这个广播剧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剧本经过了反复的打磨,推翻了很多次稿子。在绵阳宣传部领导的带领下,绵阳广播电视台各位老师们的通力协作,我们多次采风,和其美多吉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在邮政生涯中开邮车的诸多细节,最终从民族团结的角度重塑了剧本。

作为导演,您觉得创作这个广播剧最重要的是什么?最想给听众传递的是什么?

广播剧是一种听觉的综合艺术,广播剧重视的是声音对真实人物的重构,一方面要有艺术的加工,一方面又要把现实还原,找到中间契合点是很关键的,能够让听众从剧情,人物,环境中获得沉浸式的收听体验,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

通过这部剧最想给听众传递的是其美多吉的利他精神,是他为藏汉民族团队做出的杰出贡献。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0)

(导演与主创团队沟通剧本细节)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1)

周铁(饰)其美多吉

成都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副高)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并进中央电视台主持“整点新闻”直播栏目,先后主持四川卫视“道德与法”成都电台“午间特快”“烛光深情”等栏目,以及演播类栏目“午夜末班车(演播深夜恐怖故事)”“730演播室(长篇小说演播)”等。四川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特聘教授。

解说九集电视纪录片《雪域军魂》,先后荣获第二届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创新电视专题类一等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出版物奖。

演播制作长篇小说《农民》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全国二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提名奖、四川省广播文艺一等奖。

您说“配音就是用心的玩儿”,您是怎样“玩儿”的呢?

我从小特别爱听长篇小说,每天放学回来就用收音机听。可能就是从这里启蒙。长大了,从事这个行业,关在录音间,一天吃两口饭,喝点儿水也不觉得累。用声音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也是一种生活和收获,甚至想不断的挑战自己,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把兴趣爱好,融入生活中,就变成了一种玩儿的心态。

您录制过很多人物,您是怎么做到和角色靠近的呢?

一个是拼一个是阅历。拼讲究的是多做多说多看,从各种角度看人生,然后把它消化掉。而阅历就是你“拼”下来的生活经验。你不可能人生经历那么多事情,但可以通过间接经验看见别人的一些喜怒哀乐。只有不断的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才能和不同的人物靠近。

在您眼里多吉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位非常地道的康巴汉子,话不多,有点儿轴。他喜欢在雪地里当一位信使,他就执着地去做这件事。不爱说话,外冷心热,也是这样的人才是最淳朴最让人感动的,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2)

(周老师正在录制)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3)

曹辰(饰)根子

主持人、配音导演,藏族,毕业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绵阳市剧协会员、绵阳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绵阳“长林剧社”社长、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原导师。

参演话剧:《萨勒姆的女巫》《灵魂拒葬》《咱们的牛校长》《其美多吉》,导演作品:《人质》在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暨中韩文化交流节金奖“文轩教育杯”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校园课本剧大赛作品获绵阳市第一名,四川省一等奖。《春江花月夜》《我的南方和北方》《炎黄》获绵阳“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特等奖。喜马拉雅FM原创多人广播剧《山海众行纪》。

您在剧中是扮演的是根子这个角色,您有做一些什么功课吗?

因为我的年龄和根子还是有一点差异,所以我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要去回想在我那个年代,我自己是什么心态。结合整个剧本全文,包括各个角色之间的这种人物关系来剖析,以另一种心态去走一遍20岁青春过往,既是一种新体验,也是一段新人生。

您是如何快速进入根子这个角色?

我有幸参与了《其美多吉》话剧的排练,所以我对于这个角色之前有很长时间的一个认识。通过第二人称的角度看别的优秀演员演绎他,这些话剧呈现也能刺激我自己。我也去过甘孜跟多吉老师也有很多交流,而且我也是藏族,加上以前又有那么多的经验,所以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那您是怎么理解这种传承和坚守的呢?

首先我觉得传承是血脉相传,为什么叫根子?他就是根的传承,因为有根才能发芽、茁壮成长到丰收。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去做这样一件平凡而伟大的事情。这对于当代年轻人也是一种警示和鼓舞,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扎下根,发好芽,结好果。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4)

(曹老师正在录制)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5)

吴淑媛(饰)小吴、旁白

职业声优、高校专职教师。曾担任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百姓故事会》栏目主持人。曾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1.4交通频道《午夜末班车》、《730演播室》等栏目中,负责有声节目音频后期制作、导演和节目监制;并在部分有声作品中担任主角配音,参与节目创作。多次刷新栏目收听率!

曾为国内首部3D动画片——《激战奇轮》主角“李浩一”担任配音,该片于2013年9月全国各个省市40多个电视台首播。

曾参与多部微电影角色配音,成都财富论坛宣传片配音,与成都商报新媒体、四川军区武警部队、四川军区空军部队、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内第一有声平台“喜马拉雅”、“酷听听书”、“话匣子听书”等众多网络媒体多次的合作。

您在这部剧中既是旁白又要演绎人物,您是怎么把握旁白和人物之间的差距呢?

我认为我是在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说同一个故事,所以就很容易在这样的一个心理角度上区分开两个角色,旁白它本身就是一个角色,不管在广播剧还是在有声书演播中,旁白是在跳出剧情之内的另外的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故事本身。

当我是旁白的时候,我可以用一个不仅仅是赞扬,而是被感动的视角去弘扬或去传诵这个故事。当我是这个剧中人小吴的时候,我想我的感触是更深,这种更深的感触是源于我直接参与了这个故事,这是对历史尘封感的揭秘。你故事里的人的回忆一起成长,一起经历,非常身临其境。

您从小吴视角看到的多吉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他是离我们身边特别近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从其美多吉这个人出发,我会想到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类似的角色,比如说外卖小哥、货车师傅、环卫工人......爱岗敬业、努力生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传承,这个传承不仅仅是在其美多吉身上,在很多普通人的身上都会有这样的传承,所以说,作为这个角色的演绎者,我看到这些平凡人的故事,内心也是十分的感动的。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6)

(吴老师正在录制)

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第5期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声音背后的故事(17)

雀儿山高度

其美多吉常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雪线邮路上像他这样坚守的人还有很多。但为了藏区百姓的便利,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藏区的每一个角落,许许多多的其美多吉,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一代又一代。在雪线邮路上,有了其美多吉们的坚守,这抹流动的绿色将永不停息。

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宣传他的故事

发掘故事背后的精神财富

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经过精雕细琢

广播剧《雀儿山高度》

将于近期正式播出

期待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