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网】

科普时报讯(实习记者 吴琼)打造水下机器人检测桥梁缺陷,用AI技术帮助残障人士享受网上“冲浪”,搭建云平台挖掘水文数据背后的洪灾预警功能,为远洋船舶设备搭载数字化“护目镜”……

9月16日,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2022年广发证券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启动仪式暨2021年成果发布会上,来自全国高校的60个微创业项目经过前期网络展示、线上路演答辩等环节角逐,获得2021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资金扶持,扶持资金共计150万元。过去7年,活动得到上百家创孵机构关注支持,上千所高校参与,累计有360个项目获得微创业项目扶持基金700万元。

校园微创业有哪些(2022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在京启动)(1)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总干事董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赵峰,广发证券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少华等举办方代表出席活动并揭晓了项目扶持名单。创业教育专家、创服机构、协办高校和参赛项目代表近300人参会。

会上,扶持项目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刘思宇谈到,随着脑机接口技术方案的提出,他们自主研发了一套AI赋能脑控智能轮椅系统,并实现了3项核心技术突破,“团队的梦想是希望全球瘫痪患者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付钰坤,代表活动乡村振兴创新项目,介绍了彩色马铃薯科研团队和项目实施情况,他们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量与高营养完美结合的玫瑰系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并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李泽波围绕自旋飞行领域创办“旋鹰科技”,“起初是因为好玩,能否让飞行器站起来飞行?”为了这份科研热情,他和团队成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最终夺得科创之星扶持资金。李泽波分享说,“除了内心的信念,做原始创新更需要来自社会的认可,我们也会继续将硬科技创新坚持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大学生创业者,正在将创意创新想法不断融入创业实践中,硬科技创新成为“热词”。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葛建新代表活动主办方发布了研究成果——《2021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分析报告》,2021年度科技创新项目表现出了强烈的技术倾向,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

该报告通过对全国249所高校、上千个项目分析发现,创业者均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丰厚的技术储备,能更好地将技术与市场需求“痛点”结合,成为具备商业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

KAB高级培训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邓汉慧谈到,很多大学生正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研发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硬科技也可以有温度,大学生创业者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温暖人心”。

校园微创业有哪些(2022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在京启动)(2)

据悉,今年是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第8年,将继续重点关注扶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赛道,直面创业“痛点”,开展大学生微创营、云讲堂、微创业项目征集、展示与资金扶持等系列活动,活动将继续征集扶持60个项目,扶持资金150万元;

结合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实施情况,董时在活动上谈到,近年来,在面临疫情特殊情况下,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想尽一切办法创新联系服务青年创客,充分运用中国青年报新媒体平台,搭建青创头条客户端,突出线上创业云讲堂和线下微创业云的相互结合。同步利用微信、新浪微博、抖音等一系列直播及短视频平台呈现微创业项目与年轻人创业的热情,引导扶持青年走好创业之路。

董时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与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寻访大学生创业英雄等一系列的活动,成为中青报聚焦主责主业,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抓手,通过资源链接与服务,继续深化KAB创业教育平台,形成了高校、企业、社会平台的社会责任生态圈。

今年活动将继续关注扶持科技创新项目。赵峰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与各方通力协作,促进青年学生成大才、担大业。

张少华表示,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鼓励更多青年学生积极投身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广发证券将与全国各高校一起,积极助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更大价值。

该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得到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和上百所高校KAB创业俱乐部支持。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