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离岸流》
离岸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这也是《离岸流》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第一篇的标题,小说主人公——一位从没有见过海的湖北人到了美国洛杉矶,他得知洛杉矶附近的海湾里布满了离岸流。
本书作者、美籍华人作家凌岚北大中文系毕业后留学北美,过去一直用英文写作,在2015年才开始“高强度汉语写作”,自称写作于她是一个自我意识苏醒的过程,“它帮我再次认同母语,直面侨居海外永远孤独的命运。”与李敏金《柏青哥》、阮清越《难民》等讲述20世纪战争经历的亚洲移民生活的小说不同,《离岸流》这本小说集是根据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的移民生活创作的。故事虽然远离战争的阴影,却布满了同时代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与精神困境,从中年危机、离异生活到种族身份和去国离乡之痛。文学批评家黄子平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他从这些作品中提炼出了海与岸、离与合、情与欲、虚与实等关键词,并指出小说中最值得读者品味的是“叙述语调冷漠中压抑着哀怨、自嘲和希冀”。
《比利时的哀愁》
《比利时的哀愁》被南非著名作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称为“战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男孩路易斯的成长和战争、宗教体验。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哀愁”讲述了战前一年路易斯的经验,如同一部青春小说;第二部分标题为“比利时”,展开了作为小国的比利时一直想要保持中立,却依然卷入战火,被德国占领的历史讲述。路易斯本人在战争岁月中目睹聚散离合、家庭悲欢,经历思想转变和青春躁动。作家赵松看到,在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叙事文体“丰富多变而又细致入微的层次”,小说的结构也十分耐人寻味——在第一部中,叙事方式是表面上凝滞缓慢而内里松动散涣的;到了第二部,秩序解体了,作者采用了碎片化叙事的问题结构。
雨果·克劳斯被誉为比利时的国宝级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不仅进行剧本、绘画创作,还担任导演,到五十多岁时,克劳斯才写出了《比利时的哀愁》这本半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克劳斯坚持用弗拉芒语进行创作,这一语言隶属日耳曼语系,与德语有亲缘性,故译林版中译本采用德译本为底本,并参照英译本翻译,以确保译文质量。
《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
“我要成为一个著名的歌手,就像琼·贝兹那样。”这是电影《阿甘正传》的女主珍妮对阿甘说的话。1941年出生的琼·贝兹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且很早出道,一举成为“民谣女王”,是她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鲍勃·迪伦介绍给了自己的歌迷。1975年,贝兹写下了歌曲《钻石与铁锈》,纪念她和鲍勃·迪伦的感情,其中有一举“记忆带来的 只是钻石与铁锈”的歌词。齐豫在翻唱这首歌时的解读是:“钻石象征坚定和闪光的过往,铁锈代表着质变和时间的印痕。”
今天,琼·贝兹和鲍勃·迪伦、乔布斯的爱情故事已经流传街头巷尾,但或许人们常常忘记,她和马丁·路德·金也是同路人。在这本自传当中,琼·贝兹回忆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并讲述了自己如何参加民主反战运动,用音乐对抗暴力与不公。在她的故事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天才少女如何成为乐坛传奇,也可以感受到一代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风云变幻中的青春故事。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纽约客》特约撰稿人路易斯·梅南第一本面向大众的著作,也让他获得了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以及美国历史学会的帕克曼奖。这本《形而上学俱乐部》将带领读者途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威廉·詹姆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和约翰·杜威四个人的生活,讲述内战之后美国人是如何寻找一套新的思考方式来应对现代生活的。除了这四位美国最早的现代思想家的故事,梅南更注重于分析他们是如何使得美国思想改变了美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本书的标题来源于19世纪70年代皮尔士、杜威等人成立的一个十几人的小型哲学探讨会,当时他们自称为“形而上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美国实用主义的诞生之地。
这本书的主人公们意识到,思想永远不应该成为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不是为现状辩护,就是为否认现状而强加一些超验的律令。他们想要帮助人们应付异质的、工业化的、大众市场社会中的生活。虽然此后,欧洲大陆的弗洛伊德心理学、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新思潮等纷至沓来,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美国人依然生活在这些思想家帮助建设起来的现实国家与精神国度之中。
《东西街: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起源》
国家领导人因杀人罪被国际法院起诉,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赫尔曼·戈林和其他纳粹领导人,例如希特勒的杰出法律顾问、被称为“波兰的屠夫”的汉斯·弗兰克在纽伦堡审判中得到了裁决。“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等概念也在这里首次露面,并在之后成为了当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名词。
国际律师、伦敦大学学院法学教授菲利普·桑兹曾参与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的引渡审判等重要案件。他用小说写作的方式,围绕着汉斯·弗兰克、国际法教授赫希·劳特派特、检察官兼律师拉斐尔·莱姆金,以及自己外祖父莱昂·布赫霍尔茨这四个二战亲历者展开故事,将“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的诞生过程放在历史的脉络当中,既写出了法律的复杂性,也写出了历史的沉重。读者会在其中发现,正是那些亲历迫害的犹太律师为国际人权法奠定了基础。这也让我们不禁想起历史学家约瑟夫·耶鲁沙尔米(Yosef Yerushalmi)的那句话:“会不会‘遗忘’的反义词不是‘铭记’,而是正义?”
《男性的衰落》
鱼在水中的时候,是不知道水的存在的。男性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环境当中,很难意识到性别不平等环境中的女性生活有多么艰难,甚至认为女权主义、两性关系都是女性的议题,和自己没关系。他们无法理解,性别不平等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他们也不知道,要求男性必须坚强勇敢的男性气质其实“有毒”,很多男性在“男子气概”的压力之下必须独自解决问题,必须追求成功、做人上人,男人不可以流泪,男人不可以娘娘腔……充满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性别角色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本书作者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是伦敦艺术大学校长、艺术家、陶艺家,他同时也是一位异装癖者,从青少年时代就喜欢打扮成女人。在本书中,他讲述了自己经受家庭暴力的故事,讲述了自己的异装癖经历以此受男性气概折磨的人们内心的痛苦。格雷森指出,性别不平等对每个人都是有害的,男性的行为方式也需要变革。
《苏联设计时代1950-1989》
在西方,著名设计师都是公众人物,而在前苏联并非如此。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才可以使用“设计”“设计师”这些词。在苏联时代,专业设计师的姓名只出现在证书和工资单上,他们的职业是“艺术工程师”,负责设计产品外观。那一时期,苏联很多产品模仿了西方的设计,其消费品有单调乏味的缺陷,但另一方面,和当时西方快速迭代的消费文化相比,苏联则更加注重物品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以“民众”“国家”“世界”划分章节,收录了自1950年至1989年那个不太重视物质需求的年代当中,357件选自莫斯科设计博物馆的苏联设计作品。“民众”一章侧重的是和个人需求相关的日常、家庭和消费产品,比如不倒翁娃娃、牛奶盒、酒瓶、热水器等。“国家”部分则侧重于国家控制的设计系统中的一些物品,包括为高级官员和党内干部提供直接通信线路的无拨号电话、为年轻无线电爱好者提供的儿童式模块化无线电工具包等。在“世界”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联设计是如何登上国际舞台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吉祥物米莎熊,它的形象以正面而非侧面绘制,与观众建立起了情感联系;土星真空吸尘器的发明受到人造卫星启发,显示出当时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
《手术刀下的历史:改变世界的27个真实手术故事》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医疗事故之一,或许就有梁启超手术切错肾一事。你知道吗,许多名人都有他们的手术轶事,肯尼迪总统要切开气管,乔治六世要开胸,路易十四有肛瘘,爱因斯坦长了葡萄柚大小的主动脉瘤……《手术刀下的历史》一书记载了国王、总统、明星、科学家等30多个历史名人的真实手术故事,但荷兰外科医生阿诺德·范德拉尔并不仅仅把这些故事当做奇闻轶事来写,实际上,他通过梳理呈现这些从古至今的名人手术案例,为读者道出了现代医学的革新和发展,有什么新的发现发明,又有什么样的局限。
范德拉尔告诉我们,电影中治疗肺痨、发热以及一切疾病的“放血疗法”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那时候,理发师也能够兼职外科医生。即使技术进步,手术开始注重卫生,人们依然因为缺乏麻醉药而饱受折磨。一位叫罗伯特·利斯顿的外科医生因为没有麻醉而加快手术速度,却因速度过快而割伤了助手手指,大量的血喷涌而出,甚至吓死了围观者,在一场手术当中实现了300%的死亡率……这些看似荒诞的故事使得《手术刀下的历史》引人入胜,并让读者在阅读中了解医学探索的历程和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