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掉鳞烂皮(鹦鹉鱼炸鳞)(1)

咱们先来认识下今天的主角“鹦鹉鱼”。我们通常养殖的鹦鹉鱼为血鹦鹉,因体色鲜红而得名。她的来历很奇特,由美洲慈鲷雄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杂交,培育而成的淡水赏观鱼,是人工养殖的产物,基因不够稳定,鹦鹉鱼之间的卵无法繁殖。(想下骡子。。。)她红色的身躯和憨态可掬的外形吸引了大量鱼友,有招财鱼之美名,中国人认为红色寓意“吉祥、喜庆”,所以血鹦鹉在中国很盛行!

言归正传。什么是鹦鹉鱼炸鳞?炸鳞,其实就是鱼儿得了立鳞病(又名松鳞病、鳞立病、炸鳞病、竖鳞病)。

鹦鹉鱼掉鳞烂皮(鹦鹉鱼炸鳞)(2)

得病之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

热带鱼(自然包括鹦鹉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水温差别大所致。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

鹦鹉鱼掉鳞烂皮(鹦鹉鱼炸鳞)(3)

鱼炸鳞了,咱也别怕。俗话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干粉来消炎。

首先我们要对鱼缸进行换水、调整缸中的水质,同时及时更换旧滤材等,来减轻水中有害物质对鱼儿的二次伤害。

若发现鱼儿的活动量降低、食量减少,就要特别注意了。炸鳞初期,鳞片会稍微的掀翘,若此时给予治疗,治愈几率大大增加。具体方法:50公升的水对1公克的磺安制剂或是呋喃剂、抗生素来进行药浴,然后将温度调升到30~33℃(注意缸中药色、水质的干净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气量,若24小时内水色变得混浊不清,便需立刻酌量换水,并以活性碳滤除,待水质清澈稳定,再重新加药治疗。药浴3天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可用活性碳置于滤槽内将药滤除,再重新下药会有很好的疗效。切记要将滤除药后的活性碳移除抛弃。

鹦鹉鱼掉鳞烂皮(鹦鹉鱼炸鳞)(4)

一星期后,便可开始换1/3水及少量喂食。在鱼的食量及鳞片状态明显平顺正常后,表示恢复健壮,此时鳞框边缘可能有些许焦状黑褐色,但不受影响,约20~30天即可回复原来的光泽。

网友的其他方法:1.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制成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若在溶水量100千克的水族箱中采用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也有疗效。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3.小苏打加大盐泡也可以,但见效慢。4.联磺甲氧苄啶片碾碎放入水中。5.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浸浴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要以实际药物说明书为准。

在和鱼友交流时,小慧发现养鱼之人都心细,有爱心,怕自己的鱼儿凉着、饿着。。。。

有的鱼友觉得自己的鹦鹉鱼炸鳞了,其实只是水温变化后,鱼鳞的一个正常反应,你再观察下,若鱼的活动、食量正常的话,那就没事,不必恐慌。。。也可能是饲养环境、鱼食儿的事,导致鱼儿发育不良。

要想鱼儿健康,好饲料也是必须的!可以在颗粒饲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些干虾,增强鱼儿的体质,身体棒了、活力高了,就不容易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