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北部,位于太湖之畔,紧靠市府所在地,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

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同里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

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3)

同里是著名的 江南 古镇代表,这里的乌瓦白墙,众多的石桥楼榭,都是极具风格的水乡风情。因为 同里 古镇距离 上海 很近,所以来 同里 已经不止一次。这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同里 就像 上海 的后花园一样。作为一个悠闲度周末的去处,这里非常的合适。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4)

从同里客运站下车,步行不远处就是同里湖游客渡船码头,可以乘坐渡轮去湖上的罗星洲,罗星洲岛屿以周围芦丛形似罗星得名。如果买了同里古镇的大门套票,就不用再花钱单独买船票和门票了,上岛的班船半小时一班。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5)

罗星洲上有寺庙和山水庭院,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岛上有城隍殿、 文昌 阁、斗姆阁、旱船、曲桥、游庙、荷池、鱼乐池等,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建筑群,这里是 同里 旅行很小众,却又很有情趣的一个所在。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6)

在罗星洲北面,可以看到有一片酒店群,坐落在湖上的半岛之上,同里湖大饭店除了是一家五星酒店外,里面还包括有三家不同风格餐厅,分别是中式、西式、日式餐厅,酒店里还有博物馆和运动中心,是一个度假元素综合体。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7)

酒店是建筑在半岛上,呈扇形结构,有很多的湖景房可选,房型也比较多,酒店的儿童游乐中心和运动中心,住客都可以免费使用,酒店里可以带孩子玩的地方非常多。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8)

酒店湖边有很大片的草坪和湖边水晶宫,据说这里经常会举办草坪婚礼,是一个很合适拍照美丽建筑。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9)

同里 以 “ 醇正水乡,旧时 江南 ” 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 同里 虽小,但街回路转,曲径通幽,充满扑朔迷离的意味。它那种自然的、古朴的、富有人文的美,那种历史沉淀而来的精致,让你无法拒绝与它亲近。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0)

古镇还生活着很多本地的居民,漫步其中也会发现很多在河边洗漱的人,还有瞪着人力自行车载游客游览 同里 的三轮车,河边也有不少饭店,摆满了桌椅,白天的时候没有满座,想来晚上应该会热闹一些。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1)

同里三桥,所谓的 “ 三桥 ” 景区是由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组成的景点,三桥相隔很近,距于三岔河道之上,呈"品"字状相望,它们以三足鼎立的姿态互相依伴伫立。在同里 古镇的这些古桥中, 同里 三桥最具有代表性,是 同里 的桥中之宝。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2)

据说,在 同里 古镇上,同里 人家添丁、婚嫁、做寿都有走三桥的习俗,以祈求太平、美满、吉利,也叫 " 走平安路 " 。一般遵循: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3)

结婚的时候"走三桥",长庆桥---是新郎抱着新娘走,寓意恩恩爱爱直到老;吉利桥---是新郎背着新娘走,寓意和 和美 美步步高;太平桥---是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儿走,寓意太太平平永是宝。这样走过三桥的,预示一生一定白头到老,得 永年 之福,于是我和我的她也也走过了这三桥,只愿执子之手,永远福星相伴。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4)

古镇水乡自然是不会少了船只的,不同于乌篷船,这里的船也有自己的特色,坐着小船看着船夫一摇一晃摇着撸,随着船在前进,看着倒退的河边的古镇建筑,行走的游客,河边洗漱的土著,像是一个方向放画册一样,丰富的画面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5)

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南与 嘉荫 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望。崇本堂也被称之" 江南水乡婚俗馆",在这里又多了很多喜庆元素。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6)

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它园中的各种雕刻。在庭院,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 石门槛。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7)

耕乐堂为明代处士朱祥所建,建时有五进五十二间,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耕乐堂,有楼、有园、有斋、有阁、有榭,园中置有荷花池, 河池 四周胡石相砌,高低参差,清幽别致,是典型的明清宅第风格。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8)

耕乐堂厅堂之间共有4座门楼,有“乐善家风”、“耕乐小筑” 、“耕读传家” 和“竹苞松茂” 四组砖雕字,看上去似乎都是近年修复的。耕乐堂曾经辟为社会福利院,1998年开始修复,2001年才正式对外开放。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19)

耕乐堂与同里另外几个古宅(诸如崇本堂、 嘉荫 堂)的不同之处,就是有个比较像样的花园。这个花园面积不大,但在 同里 这些景点之中,还是颇有看头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0)

退思园是清光绪年间(1885年), 安徽 兵备道任兰生回归故里后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取《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建造“退思园”,该园1887年完工,面积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计者名袁龙, 同里 画家。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1)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2)

退思园,是同里最有名的私家园林,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总体结构,因地形所限,为横向建造即西宅东园。这在 苏州 私家园林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3)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东西两侧,西侧建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为婚丧嫁聚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与楼之间由东西双重廊与之贯通,俗称“走马楼”,为 江南 之冠。园景部分亦分东西两侧,西庭东园。庭系园之序,中置旱航,坐春望月楼,岁寒居。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4)

退思园在有限的空间内,能独辟蹊径,容纳了丰富的艺术之精华,使之成为能和任何一个名园类似的园景相媲美的小型园林的典范。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5)

在同里,有这么一条弄堂,狭小又细长,走在其中感受着古镇的安静祥和。穿心弄,是同里悠长的余韵,走过这一块块青砖,感受同里带来的美好。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6)

南园茶社,坐落于同里前八景之一的南市晓烟景致之中,有江南第一茶楼之称。南园茶社去掉中间两个字即为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江南著名的进步文学团体,据说,陈去病、柳亚子等人都常在南园茶社聚会畅谈。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7)

南园茶社临河而造,恰巧处在石子河岔口上,现在的茶楼按照原样修复,保留了原来的韵味,墙体是原始的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门面是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28)

在南园茶社,你可以品尝到各种档次的红茶、绿茶和花茶,还供应各类茶点。茶楼里临窗而坐,点上一壶绿茶、几样苏州小吃,听楼上的曲苑班演奏江南丝竹、宣卷、评弹、戏曲抑或是小调,都别有一番滋味。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在同里,没有西塘那般喧嚣,也不似于周庄那般商业,走在同里小镇的青石板路上,这里会让你感受到独有的江南古镇味道......

#我要上##旅游景色##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