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暖心的春运更近的双城(奋发有为继续擦亮)(1)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图/新华社

4月19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冬奥成功经验,隆重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委书记蔡奇在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做好后冬奥文章,续写“双奥之城”荣耀,在新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从精心筹备到成功举办,全市冬奥参与者坚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成功举办了一届载入史册的冬奥盛会。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北京而言,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利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将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续写“双奥之城”新的荣耀。

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首都发展的主线很明确,即以“两区”建设为各项工作的发力点、重头戏,同时强化其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子”联动。而从北京冬奥留下的精神与物质遗产来看,在“五子联动”层面,大有文章可做。

此前,概括提炼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精神是行动的指引,让一切事业掷地有声、稳步推进。不论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还是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抑或是共创未来,都是一个社会持续进步的精神源泉,也必将是北京推进各项事业的可贵品质。将这份精神融于首都建设日常,北京高质量发展也将“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与精神遗产相对应,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另一种重要遗产是各种场馆与产业配套设施。不论是“冰立方”“雪飞天”,还是“冰丝带”“雪如意”,在后冬奥时代,都将释放持久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实现首都城市更新与产业机构优化,开拓出更多空间。

尤其是,借助冬奥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的连接与协同发展。冬奥筹备期间,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张家口纳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联防联建加速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快速形成……这些优质的冬奥文旅遗产,是“双奥之城”的硬核彰显,也将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插上有力翅膀。

“双奥之城”是一种荣耀,更是首都奋发有为面向未来的重要驱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经完美落幕,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没有停止,未来宏图还需要更大力地绘就。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就是实现各项目标的“秘钥”,为首都更好的明天释放源源不竭的能量与动力。

撰稿 / 新平(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贾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