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剑飘香

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74师的鼎鼎大名,是靠抗日名将王耀武一刀一枪给打出来的,张灵甫的“人气指数”是果粉吹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作家为了描绘解放战争的场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了刻绘敌人的强悍和我军的英勇,粟裕指挥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内容比较多,因而描写悍将张灵甫就相对多一些。

王耀武内战中表现平平抗日悍将(才是一个大写的抗日名将)(1)

​比如著名作家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还有50年代至7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南征北战》,这部电影还先后拍了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

前几年,一部由著名演员李幼斌扮演张灵甫的电视剧《红日》也搬上了银屏。

由于对张灵甫描写比较多,所以,一些媒体或果粉,把被击毙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捧上了天,说他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为了掩盖他骄横自大、兵败身亡,同时在沂蒙山区纵容还乡团杀害解放区人民的罪行,又胡说什么“内战无英雄”,为他反人民的罪行开脱!

王耀武内战中表现平平抗日悍将(才是一个大写的抗日名将)(2)

​而真正的抗日名将,特别是有功于社稷、民族的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却被这些人雪藏起来,避而不谈。

其实,王耀武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王耀武于190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中,9岁时进私塾读过几年书,虽说读的不多,但也是他文化最早的启蒙。到了19岁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日渐衰败,他不得不辍学打工,为家里减轻负担。

1924年,黄埔军校开始在广州招生,得知消息的他便只身前往广州,并顺利成为黄埔三期的学员。在学校中,他学习努力军事知识,优秀表现令学生队长对他大为赞叹!

1930年时他在中原大战中屡建奇功,于是被升为团长一职。在围剿红军时期,他替蒋介石立下了无数功劳,被授予少将军衔。

随着抗战的爆发,全国共同抗日,他的表现愈发的出彩,并且带出了五大主力(18军、第5军、74军、新1军、新6军)之一的“王牌军”74军。

1938年5月,他率领五十一师参加兰封会战,对手则是日军的土肥原师团,双方发生了激战,最终他重创土肥原部。

1939年在长沙会战中,他运用战术反包围了高安城,经过3天的激烈战斗,高安城被他顺利攻克。

在随后的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中,他也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常常一战而胜。

特别是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雪峰山战役,当时日军集结10万兵力准备向芷江进犯,他率领30万部队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并逐渐由防御转为进攻,最终日军被打的溃不成军,被俘被杀的敌人和物资更是不在少数。

王耀武内战中表现平平抗日悍将(才是一个大写的抗日名将)(3)

​他善于带兵,更善于运用战术,在8年抗战中,可以说是国民革命军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

不过在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他便消极以待,不像张灵甫(是王耀武提拔了张灵甫为74军军长,为此,王耀武得罪了老部下、100军军长李天霞)那样积极了。

与蒋介石、毛人凤、徐远举、周养浩等刽子手在1949年11月27日溃败前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大肆屠杀300名政治犯、共产党人,1947年5月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攻占临沂时支持还乡团在沂蒙老区杀害大量的根据地老百姓,以及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1948年11月在碾庄被围时下令处死所有的解放军战俘不同,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许世友、谭震林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攻城兵团近20万军队包围济南之前,王耀武打电话给军法处和军事监狱,命令将所有在押犯人全部释放。

对于关押的共产党员和俘虏的解放军官兵,军官发给金圆券5元、士兵3元,全部送出城去,一个不许伤害!

看一看,什么叫名将的风范?什么是做人的情怀?什么英雄的气度?

王耀武,才是一个大写的抗日名将,一个中华民族的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党派荣誉尽烟云!

有时候,人往往是身不由已的。但是想要做一个明白人,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超远意识和战略眼光!

都说黄埔系的三个山东人(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三李不如一王”,这绝对不是为抬高王耀武的信口拈来!

所以说,王耀武是个“明白人”!更是一个实实在在、光鲜敞亮的抗日名将、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