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一词,听来就和宗教有关。圣女,或坚守信仰,或保有贞洁,或超凡脱俗,圣女贞德甚至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然而在印度,圣女的一生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充满了不堪,龌龊。

印度圣女从十多岁开始就被父母卖到寺庙,表面上是与神结缘,实际上却是将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祭给了寺庙中的高级僧侣,沦为多人共享的庙妓,然后在人老珠黄、风烛残年的时候,被扫地出门,凄惨地结束身不由己的一生。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1)

印度圣女

如此反人伦、甚至反人类的印度圣女传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传到今天?圣女是如何被送到高级僧侣手中做庙妓的?印度圣女的结局又是什么?

(一)一个真实的印度圣女故事——印度圣女的命运缩影

格雷丝·纳玛拉是一位来自印度贱民家庭的社会工作者,长期关注印度圣女这一社会现象。她记得有一年当她抵达海得拉巴以南100英里的丹瓦达村时,有10多个圣女正聚集在当地寺庙的亚拉马女神像旁欢迎她,等待她的采访。

其中一个叫希纳古蒂的19岁姑娘长得异常美丽,气质很好。希纳古蒂对格雷丝讲起了她如何成为圣女,以及成为圣女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希纳古蒂12岁就成为了圣女,在她献给亚拉马女神的那一天,希纳古蒂身着一身漂亮的纱丽,面对着几百名一脸虔诚的印度教信徒和几个脸上偶有淫欲闪现的寺庙高级僧侣,有点局促不安。随后,在仪式官的引导下,希纳古蒂完成了沐浴仪式,被加冕为该寺庙的圣女。从这一刻起,希纳古蒂正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亚拉马女神。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2)

刚入寺庙时的印度圣女

在随后的日子里,希纳古蒂并没有见到亚拉马女神,见到的只是一群男性长老,有的甚至比她大好几十岁。

在寺庙不需要她的时候,希纳古蒂大多数时候在自己家生活。寺庙需要她的时候,随叫随到,寺庙提出的任何要求她都必须无条件接受。

希纳古蒂有时候会参加一些宗教活动以提升寺庙影响力,也会端坐在一张漂亮的椅子上接受虔诚信众的膜拜。这个时候的希纳古蒂是庄重威严的,俨然亚拉马女神的化身。

然而,希纳古蒂大多数被寺庙召唤的时候,都是有1名长老或者几名长老在以神的名义向她提出了性要求,向她求欢,她不能拒绝任何一个人,她一次也不能拒绝,不管身体是否不适,时间是否合适。除了长老们外,那些为寺庙捐赠大量钱财的信徒也有权对希纳古蒂提出性要求,她也必须接受。这个时候的希纳古蒂,只是个性工具而已,而这才是真正的她。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3)

印度圣女

希纳古蒂是一个“贱民”,父亲早逝,母亲有严重的哮喘病。当母亲决定把她送到寺庙当圣女的时候,母亲还一脸虔诚、兴奋的告诉她,她们家与神结缘了,来生一定会大富大贵,这一生只要忍耐苦难,虔诚侍奉亚拉马女神即可。

在成为圣女后,希纳古蒂向母亲讲述了自己的生活,不止一次的问母亲,为什么要让他当圣女,为什么她不能拥有正常人的婚姻?母亲每次都沉默不语。

希纳古蒂很恐惧,也很后悔,但只能接受现实。因为她家只能全靠她了,圣女的身份确实为她们家带来了一点物质上的收益,生活比以前改善了一些。

希纳古蒂还谈到了她的前辈们的命运,那一刻,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充满了绝望与恐惧,因为那也必然将是她的命运。那些人老珠黄后被宣布完成使命,被寺庙扫地出门的老圣女们要么在贫民窟的红灯区苟延残喘,要么在贫穷困苦中孤独终老,凄惨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在印度,很少有人会去娶一个圣女。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4)

老年印度圣女

印度圣女是印度落后残忍的种姓制度和虚伪愚昧的宗教制度的产物。

(二)圣女,种姓制度下的“贱民阶层”为印度教供应的“特产”

印度拥有全世界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等级最高,首陀罗等级最低。每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并且各等级世代相袭。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大量地位最低的“第五种姓”,被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也被称作“贱民”或“达利特”。

印度对“贱民”阶层的歧视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四大种姓不得与“贱民”接触、“贱民”不得与四大种姓同校、同车、同入寺庙等,“贱民”出行需要佩戴特殊标识,“贱民”在路上行走不小心踩到高种姓人的影子都要跪地忏悔,甚至会因此被处死。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5)

种姓制度

“贱民”在印度都不算人民,连以前非洲黑奴的地位都不如,而“贱民”妇女在本阶层中的地位又最低,大多数印度圣女都来自“贱民”阶层。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在2005年对印度卡纳塔克邦某地区的研究显示,该地的430名圣女中,有398名出身于“贱民”阶层。

在今天的印度,种姓制度依然主导土地分配制度。“贱民”阶层占印度总人口约18%,但只分到印度土地的0.5%,大部分人只能沦为雇农。生活的贫困让很多“贱民”家庭宁可牺牲女儿一生也要将她们卖到寺庙当圣女,实在是因为当圣女也比待在家里好。

此外,在印度,妇女毫无自主性可言,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不管在宗教思想中,还是在法律上,印度社会对妇女的歧视都触目惊心。女性极度低下的社会地位还催生了印度社会的高嫁妆传统。常有印度媒体报道因支付嫁妆而破产的印度家庭,或者因男方对女方嫁妆不满而将女方杀死或虐待死的事情。在“贱民”家庭中,女儿出嫁时的高昂嫁妆更是成为不可承受之重,于是,很多“贱民”家庭要么在女孩出生时就选择将她们溺死,要么将女儿送到寺庙当圣女。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6)

印度“贱民”阶层女性

除了省去高昂嫁妆的考虑外,“贱民”家庭的女儿成为圣女后,还能为家庭提供一笔不算很差的收入。此外,“贱民”阶层受尽歧视,却看不到任何改变命运的希望,于是将希望寄托于来生,他们对神灵愈发敬仰,认为将女儿献祭给神灵会让他们的灵魂得到救赎,在来生改变命运。

于是,几千年来,“贱民”家庭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女儿奉献出来,印度寺庙中从未缺过圣女,这一恶俗传统根深蒂固,至今难以断绝。

(三)崇拜性欲、纵情浪荡的印度教需要圣女

印度教当属全世界对性最不忌讳、最无羞涩的宗教。这也导致所谓的印度寺庙,和通常意义上的风月场所其实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披了一件宗教的外衣而已。

在印度教性力派寺庙,各种露骨的男女媾和雕塑到处可见,各种交合姿势都有,栩栩如生。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印度中部的克久拉霍寺庙群,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寺庙十分富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几千年来僧侣与圣女们的交合姿势让能工巧匠们复制到雕像上面,并常常在这里举行大型宗教仪式。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7)

克久拉霍寺庙群的雕塑

这些寺庙信奉怛特罗教,这是印度教中的一个性力学派,认为与圣女交合是僧侣修行得道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僧侣们常常一边与圣女交合,一边口念圣语,认为这样可以提升修为。当前流行全球的瑜伽,据多位专家考证,其可能源自僧侣与圣女的交合姿势。

在印度教所有的教派中,性都是重要崇拜物。在印度教神话中,各种关于性的内容随处可见。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大神就常常以林伽的形象出现,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征着再生。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8)

湿婆大神

由此可知,在印度教教义和行为模式中,圣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圣女是印度僧侣们修行得道的工具,无论是印度教僧侣,还是信徒都不觉得圣女的存在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不觉得光明正大的谈性有任何让人羞耻的地方,这也是印度强奸文化异常发达的原因之一。

(四)圣女制度,印度社会难以根治的陋习。

进入现代社会后,在沐浴了现代文明的教化后,印度也逐渐开始将圣女制度视为耻辱,不断颁布各种严厉法令禁止寺庙招募圣女。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立法是一回事,现实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在印度封闭落后的地区,当地僧侣与信徒依然固执地坚守这一陋习,地区官员也大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阳奉阴违的现象在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这种宗教迷信思想盛行的地方表现的尤为明显。

印度圣女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印度圣女的一生)(9)

印度圣女

如上所说,圣女在年老色衰后,由于缺乏谋生技能又无处可去,大多混迹于风月场所苟延度日,而印度人普遍又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习惯。援助印度的西方非政府组织发现,仅在印度安德拉普拉德什地区的4.2万名圣女当中,就有约40%的人呈阳性。印度的圣女群体已经成为推动印度艾滋病泛滥的主要推手之一。目前,印度已有超过1000万人感染艾滋病,且还在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激增。

数千年来,印度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教义摧残了无数圣女,而这些圣女目前正在以另一种方式报复整个印度社会。这或许也验证了印度教中的那种因果轮回思想,冥冥中,一切都已注定。

(五)一点反思。

中国与印度同为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同样有妇女缠足,一夫多妻等陋习。但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国人不断反思,不断根除各种不适应现代文明的陋习,最终在国家发展中取得了远高于印度的成就。印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受种姓制度,圣女制度等陋习的困扰,如果不能根除这些陋习,印度的未来不可能会像自信过度的印度人所期待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