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传承,因为有历史所以也发生了许多事,从西周开始又有了史官,所以历史上的事情也就成了文章。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有大把的前车之鉴。也有大把的成语。比如长平之战引出的成语“纸上谈兵”又比如和氏璧引出的成语“完璧归赵”。此类的成语多的不能再多了,但有些成语古今意思相差越来越远。比如今天要说成语“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成语接龙(成语上下其手污污的)(1)

“上下其手”在人们印象中是污污的,多见于某种特类小说,和某种曝光,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但是“上下其手”的原意根本和现在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可以说是毫无瓜葛

此句成语出自《左传》

春秋时期楚襄王26年,楚国派兵攻打霸主晋国的小弟郑国。郑国国君姬颉(书中称郑颉)亲自带兵和楚军对阵,郑国兵败,国君姬颉(jie)则被楚国大将穿封戍俘虏。但是楚襄王的弟弟公子围却说是自己俘虏的姬颉。

因为俘虏敌国国君是大功,公子围这是在抢功。但穿封戍也不是好惹的,所以公子围和穿封戍争吵起来,彼此不相让。一直闹到楚襄王面前,楚襄王懒得管,就让近臣伯州犁来调查一下。

上下其手成语接龙(成语上下其手污污的)(2)

其实调查也很简单,人证姬颉正在楚国的牢房中,只要问一问姬颉就明白了。伯州犁把姬颉从牢里提出来,说出原由。

但伯州犁有意偏袒楚襄王的弟弟公子围,就伸出两只手指,用上手指指着楚襄王的弟弟公子围,用下手指指着穿封戍。意在暗示姬颉,公子围地位高,穿封戍地位低,你看着吧。

这姬颉是个聪明人,本来以为这次被抓到楚国就永远没有机会回郑国了,但没想到来了这么一次套近乎的机会。又对穿封戍杀了许多郑兵怀恨在心,就指着伯州犁得上手指说:“是公子围俘虏的我”

这就是成语“上下其手”得由来。可以说和女性毫无关联。原意是表明暗地里做小动作,讨好贿赂,以达到自己的利益。

包含如此深意的成语竟然被后人用的这么污,还真是愧对先人呢。

不过这种例子还有,比如成语“衣冠禽兽”的原意和现代的又不一样

上下其手成语接龙(成语上下其手污污的)(3)

“衣冠禽兽”多用于辱骂恶人坏人,是最恶毒的称呼。但其原意却不是这样。在明代官服胸前通常会有各种修饰,会按照品级在胸前修有“禽兽”图案。所以衣冠上有禽兽图案的都是当官的,有出息的。“衣冠禽兽”的原意是代表靠考取功名而做官的有出息的人。但到了现代人乱用,不知成语本来意思,就看表面意思。拿过来就用,愣是把好词用成了坏词。

上下其手成语接龙(成语上下其手污污的)(4)

熊猫哥有话说:

我们这个民族出了太多的故事,也出了太多的成语。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只要我们打开史书就能看到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所以我们能历经5000年不倒就是因为有这些文化和经验教训。但我们这些后人不应该也不能糟践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不但包括土地国家,更包括文化。

我们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