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精神神经性疾病,以4~6岁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是面部动作,比如不自主地眨眼挤眼、耸鼻、咧嘴,接着可能出现扭脖子、耸肩膀,还有四肢、腹部的抽动;发声抽动就是会有不自主地发声,可能是轻轻的“吭吭”或者“哼哼”声,严重的会大声喊叫;同时还会伴有其他心理行为方面的症状。

抽动症会有自愈的可能吗(抽动症勿坐等自愈)(1)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反复、不自主、无目的、阶段性发作。疾病之初,一组症状出现后不经治疗可能也会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接着会反复或出现其他的一些症状。家长一开始可能以为是坏习惯,或者经过眼科、耳鼻喉科的治疗,发现不能缓解才引起重视。

  根据文献,有一部分抽动症患者在青春期后自行缓解,有的经过治疗后会基本缓解,大约还有1/3~1/4的患者可能会持续到成人期。

抽动症会有自愈的可能吗(抽动症勿坐等自愈)(2)

  但是,家长不要寄希望抽动症自行缓解,还是应及早进行治疗,将疾病的危害减到最低。这是因为:

  1.病情轻、病程短的时候,治疗效果比较好。

  2.虽然抽动症不影响孩子的智力,但是带来的症状会影响人际关系、自信心。如果发出声音比较大,或者是动作比较多,会影响上课的情绪和专注力。

  3.容易共患其他多种心理精神疾患,包括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4.一旦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病情可能会加重,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主任医师 郝宏文

编辑:熊恕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