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自以为聪明、幽默、优秀,但是真实能力却和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差之千里。相反,一些真正厉害的人却总是显得非常谦虚和低调。

事实上,早在1999年,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就证明,正是那些表现不佳的人,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

老感觉自己聪明的人是什么心理(为什么无知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1)

在实验中,研究者先让专业的喜剧演员来为30个笑话的有趣程度评级,作为标准答案参考。然后,让65名大学本科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然后再比较他们的评分和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根据评分的一致度来给他们排名次。此外,他们还会询问这些被试,他们认为自己的幽默感怎么样。

实验的结果大家可能猜到了:

老感觉自己聪明的人是什么心理(为什么无知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2)

研究者们又进行了实验,分别测试了人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法水平。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那些表现最差的人,评价自己能力的准确性也最差,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无知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呢?

因为,一个人只有真的具备某种能力,真的了解这项能力是什么,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做出精确的评估。所以那些不具备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而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无知或能力低下的方法之一,就是先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实验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对在逻辑推理中表现较差的一组人进行了能力培训,结果,随着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他们自我评价的准确度也随之提高了。

“能力低下且不自知”的现象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也是存在的,举例来说,对猎枪知之甚少的猎人,对自身的猎枪知识水平的判断是最不准确的,而临床经验糟糕的医生,也最不可能察觉到自身的无能。

老感觉自己聪明的人是什么心理(为什么无知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3)

这种现象后来由两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表现为“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他们因而沉浸于虚幻的优越感中,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现在,你可能明白一些朋友和同事为何会有那些让人不解的自我评价了。不过,在你变得太自以为是之前,也要铭记一点: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你也可能在某些领域忽略了自身的无知。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达克效应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智者发现了。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觉得达克效应怎么样? 单选

0人 0%

很实用

0人 0%

很新奇,第一次听说

0人 0%

其他,留言告诉我们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