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书法占有首席的地位,如果一位考生字都写不好,那么他是不可能参加考试的。因此,一手好字,基本是读书人的标配。然而中国从科举制度开始到其灭亡的一千三百多年里,以书法留名的状元、榜眼、探花非常的少,而黄自元便是一个以书法留名的探花郎!

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有一个细节,史书记载:“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同治帝之母病逝,黄自元被诏撰写神位,跪地悬手写来,工整匀称,受到赞赏,赐以“字圣”名号。”这里有提到“悬腕”,而这里的悬腕指的就是“悬肘”,清代时,出现了高凳,更多的人选择用枕腕的书写方法,因此,“悬(腕)肘”的方法便少了,然而书法讲究的是师承,所以,黄自元还是保持着祖辈留传下来的“悬(腕)肘”法练习书法。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1)

标准的悬(腕)肘坐姿

素衣建议:如果想培养孩子书法的家长朋友,最好是让他悬肘练习。

接前篇《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48、下占地者任其下阔。如:表。禹。解释:有的字需要在下面占地方多的,那就让它占宽些。人家要摆阔嘛。

49、 中间占着中独雄。如:蕃。

解释:一个左、中、右三联合的字,中间笔画多的,可以写的大些。你让它做回英雄哦。

这里有个小问题,在右图中那些繁体字中间笔画多,现在笔画少了。我们现在布置个小任务。大家去找中间笔画多的给他修补一下哦。谁找的多有奖励哦。开始找去吧。

50、下占地步者任其阔。鵉、莺、驚。

解释:全是繁体字。上下在相互争占地方的字,中间写小点。明白意思就行。也有这种字的。那黄自元有些忙,没有弄更多的例字,不怕咱可以找到那样的字的。到这里他有些图省事哩。(偷笑)以后他才懒的,就给你弄个准此之类的。O(∩_∩)O哈哈。

51、纵腕宜曲劲。解释:算了咱不打例字了,看他的知道意思行了。这条他指的是横弯钩的笔画。纵腕是个书法术语。纵腕是要你写字时有驰骋的意念,手腕要灵活,写的弯曲而有力度。

52、横腕贵圆隽。如:先、见。元、毛。

解释:有竖弯钩笔画,横着需要长的,要写的美观耐人寻味。隽的意思就是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哦。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2)

53、纵撇忌鼠尾。如:庭、居、底。

解释:在一个字中有纵撇笔画的,些时候别写的越来越细,像个老鼠尾巴。

纵横驰骋那个纵就是指竖方向。忌就是忌讳哦,看见老鼠尾巴,恶心人。记着没?你记住了?真是女和子合起来的那个好字哦。

54、联撇忌排牙。如:友、及、反、皮。

解释:一个字中有两个撇哩,咱些时候别写成一排牙就成,要注意笔道的长短和粗细,变化这写那连撇。

55、三撇法,以下撇之首顶上撇之腹。如:参、修、须、形。解释:一个字里有三个撇的笔画耶。写的时候用下面的撇的头顶着上撇的肚子哦。首就是头,腹就是肚子,肚子当然在中间了。

56、三点法,以下点提峰与下点驻笔相应。如:治、洪、流、海。

解释:一个字中,有三个点的笔画,写的时候要注意,下一个点的提起笔的尖尖要和上一点的停笔的地方有个照应。这就叫遥呼相应。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3)

57、卜字直毌上截中缝相对。如:是、足、走。

解释:在字中有个卜算子的卜字耶。写这个卜字的头要对着上半载的中间哦。直画的卜字都贯穿这个原则。

直是竖笔画的书法用语。毌:毌读guan可不是母哦,毌是古书面用语,意思是和贯一样的,贯穿。

58、上字直毌偏与下截左竖正对。者、耆、老、考。

解释:一个字上面有直惯的竖笔画,写的时候不是要对着中间了。要和下半截的左竖画对齐呢。

你问耆怎么读?你还想难难愚翁吗?告诉你差点难着哩(偷笑)那个字念qi,是古书面用于60岁的老者,老愚翁还差10岁,够不着称耆的。

59、错综者贵迎让穿插而忌纷纭。如:謦、繁。

解释:一个字笔画好多,错综复杂的,那写起来就注意笔画间像有礼貌的人儿样,迎接的迎接,谦让的谦让,有穿插的进行哦。大家都这样做就乱不起来。这回要考考你做总司令的指挥能力了。总司令阁下好!各笔画到齐,请调遣!

60、缜密者安排布置而嫌拥挤。如:(那些例子不现实,你找找去去,给他添上哦)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4)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例:车、申、中、巾。

解释:在一个字中,有一竖笔画上下正中穿过,在写的时候下面要出锋,像个悬着的针,写成像个滴垂而下的露珠就没有韵味了。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例:卓、单、毕。

解释:在字中有一竖画,但不是贯穿而过,应当写的像垂露,而要写成悬针就没有力量了。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例:易、乃、母、力。

解释:有一些汉字字体适宜写的斜一点就好看,但重要的是整体看着重心不能偏移。别写的让人一看斜的要倒塌的感觉。心正字不外斜哦。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例:正、主、本、王。

解释:有的字本身字形就是正的,写的时候就要注意骨子里有力量。骨力不就是骨子里有力量嘛。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5)

65【原文】字本瘦者其形勿短。例字:身、目、耳、贝。

【解释】意思是说:字本身竖方向瘦,写的时候就不能在形状上短了。一瘦高个子的人那样的形象耶。

66【原文】身矮者用笔宜费。例字:白、工、曰、四。

【解释】字本身矮的,用笔写的时候,笔画写的肥实写,注意竖笔画的宽度哦。在哈哈,是指矮胖墩哩。

67【原文】盖上之法撇捺宜均。例字:会、合、金、命。

【解释】字的撇捺在上面像个盖子,一瞥与一捺要权宜平均。别写的一张一短的,那就真的金子跑了,要命哩。

68【原文】趋下之势左右相称。例字:琴、吝、各、谷。

【解释】字里的撇捺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就要写的左右相对称。你要仔细的品味一下那左右对称的一位哦。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6)

69【原文】虽宜肥而勿肿。例字:土、止、山、公。

【解释】字的笔画少,写的时候虽然笔道适宜肥一些,但不能臃肿。一个臃肿的人好看吗?

70【原文】虽宜瘦而勿癯。例字:了、寸卜、才。

【解释】这样的字虽然适应写的瘦些,但不能是清瘦的。臞读音qu通癯,字典里的意思是清瘦。

71【原文】疏者丰之。例字:上、下、千、小。

【解释】笔画稀少的字写的时候注意是它丰满些。

72【原文】密者匀之。例字:赢、龜等。

【解释】笔画密集的字,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布置的均匀。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7)

73【原文】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例字看图(逺等)

【解释】走之上面有叠起来的字,上面可以稍大点儿下面要小些。

74【原文】画长撇短者,右不宜捺。例字:莫、矣、失、契。

【解释】中腰有横笔画的长,撇短,捺在右边就不能写成捺了,写成一个好看的点哦。

75【原文】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例字:作、仰、冲、行。

【解释】在左边竖笔画你不要嫌它短,有谁写成个点也不是不好看的,右边独立的竖笔画就不要嫌长了。

76【原文】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短。例字:臣、巨、佳。

【解释】左边竖笔画不嫌长,右边的竖笔画就不要嫌它短了。注意看例字品悟哦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8)

(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77【原文】宝盖之钩如鸟之视胸乃妙。例字:官、空、宥、宰。

【解释】写宝盖头那个钩儿,要像一只鸟看着自己的胸一样,那就像“少女”妙了。

78【原文】排纂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例字:赫、(其余是现在不常用的看图)

【解释】写这样的字,要写的像梳理辫子盘起来的发纂一样去认真排列,写出来要像刻镂物器那样,空实之处都很完美。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9)

(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

(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

(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

(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邻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10)

(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阪、陔

(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

(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

(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11)

(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

宋徽宗笔画最多的字(这个榜眼不简单不止被封为字圣还将汉字结构说地明明白白的)(12)

再别白费力气了 书法结字古人早已说完 这九十二法就是结构黄金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