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了,想起自己童年时,就像是昨晚刚做过的一场梦,时光一去快三十年了,而回忆就好像错位在时空中,身在隔壁空间的年少的自己。

可惜,没有时光机。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

幻想回到过去的时光机

我们出生的年代没有彩色电视机,一台屏幕很小的黑白电视。

就两种颜色,除了黑,就是白,或者调台的时候有雪花点。

电视没台了,老爸去房顶上转一转天线,电视里立马有了人像。

突然起了风,又没台了。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2)

黑白电视机

那时候吃不起肉,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幸吃上一口肉,老妈包的肉馅饺子,那叫一个香。那时候猪肉两块钱一斤,吃一次像是老爸会被割一次肉。

那时候真的贫穷,

不像爱情公寓里面胡一菲拿块猪肉压住天线那么奢侈。

记得那时候,有位年纪稍大的叔叔,去我们村里卖菜刀。

很奇怪,他不收钱。

他说,等猪肉什么时候降到八毛的时候,再来收账。

只需要打个欠条就可以,

他至今都没去收账,

我想,

他一定赔光了老本了,

或者他把欠条都给弄丢了!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3)

类似这种卖菜刀的人

那时候的电视节目,一到晚上22点就没有节目了,电视台下班了。

不过还好,我们经常看电影。

听说隔壁村的隔壁村在放《地道战》,

和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同龄人一起去看

我们徒步行走八里地,绕过了中间的村子,

再绕过三里地前面那条很窄的悬崖,

然后穿过一条河,终于到了隔壁村的隔壁村。

可惜,

已经挤满了人,天已经傍晚时分了,

我们几个小孩挤不到前面去,于是我们从那个木匠那偷偷取来木梯子,

爬到了那道那是感觉高不可攀的墙头上,

这样的视觉很好,没有人挡着,看得非常清楚。

虽然经常播放这片子,看了好多遍了

但每次在看到紧张情节时,

还是忍不住地惊叫

感觉自己已经身在电影中了。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4)

依靠投影仪投到白色墙上或白布上

那个时候,吃冰棍很不容易,攒了好久的瓶子才能换几毛钱,

有人专门卖冰棍,骑着二八大杠,顺着村转。

最贵的是雪糕,便宜点的是冰棍,

最便宜的就是冰袋了,

两毛五一袋,放口袋里,大腿根凉凉的,

凉的爽的发抖,不凉了就可以吃了,

用坚硬的牙齿撕咬开冰袋的一角,

冰慢慢融化产生的冰沙在嘴里发出“沙沙”的 声音,

贼爽!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5)

卖冰棍的,站住!

那时候我们的课外读物可精彩了!

呼延庆外传、杨家将、董存瑞炸碉堡、火烧邱少云等等等等很多的书籍,

这就是连环画,

我们那时候叫“小人书”。

也和黑白电视一样,

都是黑和白两种颜色。

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读,

一边读,一边看着上面的插画

简直爱不释手!

那时候我们对这种小人书很珍惜,

每一本都尽量保护,尽量不让书页折了。

就算是没有了封皮,也一样当宝贝一样。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6)

小人书连环画

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是我爷爷买的

那时候有一辆自行车,

比现在有一辆保时捷都开心,

全村人都去看自行车到底长什么样,

我去爷爷家看自行车的时候,

离自行车远远儿的,怕不小心弄坏了

突然,

不知道身边谁把那个轮子给弄转动了,

我们几个都吓得跌倒在地。

当时心里是这样想的:没想到这东西会转,

这描述一点都不夸张,真真儿的!

当时自行车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

二八大杠,听着霸不霸气!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7)

那个年代,我们经常玩的游戏是打陀螺,

我们那儿叫“挄(kuo)牛儿”,

老爸给我做的,

找一块粗木头桩子,用镰刀削薄了,

上面圆圆的,下面尖尖的圆锥体,

把一颗自行车链子里面的那颗铁珠子砸到尖尖的木头里面。

把陀螺用双手旋转出去后,赶紧用绳子打陀螺的底部,

越打,转的时间越久,

我们还经常比赛。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8)

陀螺,用鞭子抽它

后来生活好了,村里有钱人家都被称为“万元户”,

万元户,

这是全村人都羡慕的。

有钱人家,有条件了,家里都会买台录音机,

可以听收音机广播,也可以插磁带听歌。

香港四大天王的歌最先来到了我们身边,

张国荣,邓丽君,卓依婷,叶倩文,郭富城,刘德华,林志颖......

很多港台歌手全部被听了个遍

听磁带的那种感觉,那种韵味,

比现在网络音乐强百倍!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9)

录音机

那个年代,

人很淳朴,

上学我们都自己去,不用爸妈送。

那时候很安全,

没有汽车,没有那么多人

更少有骗子

活的很自在。

那时候的课桌下面有两个抽屉,可以放书包进去

课桌上至今还刻着我们用小刀刻下的字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0)

八十年代的课桌椅

后来,生活好了,村里有人买了第一台带颜色的电视,

21寸的彩电,还挺沉,挺占地方,

但仍然很多人拥挤着一起看彩色电视

黑白电视机开始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1)

那个时候

每逢礼拜二下午,

电视是没有节目的。

当时礼拜二被我们叫做“黑色礼拜二”,

打开电视一般都是这样子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2)

自从有了彩电后,电视节目也多了,好多台,还有中央一套,太棒了!

每天晚上六点左右,看动画片,

美猴王开播了!

啊,他师傅又给他念咒了!

呀,他师傅又把他赶走了!

哈哈,猪八戒又要闹分家了!

对于美猴王这部动画片,回忆满满的,

就爱他那打抱不平的脾气,

要是我有他那72变,

我早就......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3)

后来,特别喜欢中国动漫,开始集邮

那时候,渠道少,没网络,

集邮很困难,

每周邮递员会来村里送三次信件,

大队没有人的时候,

邮递员都会把信顺着门缝塞进去,

邮递员走了后,

我找跟树条子,把信勾出来,

找信封上好看的邮票,撕下来,

这就是当时的集邮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4)

八十年代的邮递员,几十里路骑着二八大杠,挨个村去送信

村里有人出去打工,买回来一套音响,可以在家唱卡拉ok,

村里一人很会做生意,

去他家可以随便唱歌,

但要花钱的,唱一首歌五毛钱。

仍然很快乐,拿着麦克风,管它跑不跑调!

任贤齐在那个年代非常火,

最爱他的“心太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时大街小巷都在传唱。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5)

那时候第一台游戏机是小霸王,

连在电视上,插上游戏卡带

魂斗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雪人兄弟等等像素级游戏

两个人拿着手柄一起打,

如果爸妈找不到我们了,

一定去小卖部里面的游戏机屋里找我们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6)

八零後,太多的回忆。

那时的快乐很简单,

现在三十年过去后,科技发展太快,

从贫瘠的茅草屋到红砖房,

直到如今遍地高楼大厦。

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匆匆忙忙为生活奔波,

让人来不及回忆,

刚准备回忆,

新时代就把自己抛弃了!

最真实的电影取景(80后童年记忆为看一部电影)(17)

你有什么童年的回忆,

来给咱补充一下,

争取为我们特殊的年代中,

增添更多的记忆!

#六一就是要快乐呀#

——关注“探秘壹号”热点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