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方言位于江淮官话和吴语交界处,语言学界对它的归属历来意见不一。本文试分析金沙方言的特点,认为金沙方言应该归属于北部吴语毗邻小片。

金沙方言区位于北部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处,兼有很多吴语和江淮方言的特色,同时也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南通通州方言大全(通州金沙方言的归类问题)(1)

金沙——披沙拣金

语言学界对金沙方言的归类历来意见不一,大致有三种意见:

(一) 认为金沙方言属于吴语的毗邻小片。很多学者和书刊都将金沙方言归入了以常州方言为代表吴语的毗邻小片。认为金沙话“因全浊声母仍保留浊音,归吴语是无疑的”的同时,还坚定地支持其归入毗邻小片,“毗邻小片的 11条特点,只有一条通东话没有,可见其毗邻小片的资格是很坚强的”。

(二) 认为金沙方言属于吴语,但不应归入毗邻小片,而应新开一个北部吴语小片“金吕小片”,即西起通州的金沙镇,东至启东市吕四港镇的方言小片。这个小片包括了本文中所讲的金沙方言区和通东方言区。根据这片方言区的特点,认为和常州方言有相当大的差异,将它们归之于同一方言小片显然并不合适。

(三) 认为金沙方言不属于吴语,“其性质很可能是‘保留浊音的官话’的‘活化石””。这种观点根据通州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了田野实地调查,在证实了通州地区确实保留了浊音或浊流的同时,认为金沙方言区在其他各个方面 “具有更为明显的官话性质”。金沙地区虽有貌似典型吴语的/o/韵,但实际上“这一现象源于南通、通州的元音推移”,“孤立地看,个别韵母形式上与吴语接近,但是在系统上,其韵类与官话是一致的”。

南通通州方言大全(通州金沙方言的归类问题)(2)

南通地区方言分布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笔者都发现了金沙方言确实具有很多的过渡性特征,兼有很多吴语和江淮官话的特点。然而笔者仍赞成将金沙方言归入吴语毗邻小片。

理由有三:

(一) 金沙方言区先民就是古常州地区的移民,它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浊音系统,归吴语是无疑的。

(二) 金沙话具有更多的南通话特点,金沙方言的韵类接近南通方言,这只是说明了金沙方言区和南通方言区关系密切,而不能说明金沙方言具有江淮方言的韵类特点,因为南通方言本就不是江淮方言的典型。南通方言本身比较特殊,它具有本地区江淮方言的特点,也具有苏南吴语的特点,还有江淮方言和苏南吴语都没有的特点。边界地区的方言情况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很正常。更何况南通方言区紧邻金沙方言区,且作为地区经济政治中心,其方言对下属县市的影响必然是大的。金沙方言与南通方言具有较多的共同点,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三) 不赞成将金沙话以及邻近的通东方言划入新的“金吕小片”。我们先来看下《吴语的分区(稿)》归纳了毗邻小片的13条共同语言特征。

下面我来将金沙方言与之作下对比:

南通通州方言大全(通州金沙方言的归类问题)(3)

金沙方言与毗邻小片比较

上表可见,虽然金沙方言与毗邻小片的共同特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也不相符,但是大多数是一致的。且我们知道这13条方言特点是作者们在概括毗邻小片和苏南吴语其他小片的差异时列出的,本身不具有排它性。

同时在方言的交界处,方言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一种方言兼有几种邻近方言的特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虽然金沙方言区以及邻近的通东方言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笔者还是主张将其列入毗邻小片。一是因为方言的差别不足以划出毗邻小片外。二是因为金沙通东地区范围小,使用人口不多。

中国方言情况复杂,划出一个新的小片,除了要有明显的区别外,还要考虑方言使用的范围、人口等。如果只是考虑一些差别,而划出太多的小片,那么方言分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南通通州方言大全(通州金沙方言的归类问题)(4)

今日通州

如今,作为南通地区最小众的方言类别,金沙话使用人口仅约20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金沙话面临传承困境,保护方言留存地方记忆已刻不容缓。

部分摘自:上海大学文学院 周戬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