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唐文明仿若从未离开,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无论是称呼还是文化,都与唐文化息息相关。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1)

▲唐朝繁华景象

一、 唐文化

大唐盛世影响深远,甚至国外都了解唐文化,称呼我们为“唐人”,可见大唐文化遍布世界。

然而大唐犹如昙花,瞬间绽放,让人们领略它的美,随后凋谢。大唐也是如此,绽放300年,最终却凋零。

若是其他国家存在短暂,我们能够理解,可为什么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无论是文化还是国力都影响世界的一个国家,却短暂生存。

其实在大唐初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贸易往来不绝,各国使者纷纷拜访,大唐的名声愈加强大,就这样,大唐文化传播世界。

但盛世的繁华,必然就是衰败的荒凉,纵然是强大的唐朝也不例外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2)

▲安史之乱

而唐朝走向衰败的道路,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最开始人们不满杨玉环深受宠爱,认为皇帝一心只在妃子身上,为了杨玉环,甚至可以轻怠朝政。

人们更愤怒的是,杨玉环帮扶家中的人,让他们都进入朝廷为官,这也导致杨玉环家人掌权,所以才有后来的起义。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3)

▲安禄山

二、 硝烟弥漫

但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可不是因为杨玉环家人掌权才起义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真实原因,还是因为欲望。

最开始的安禄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只不过他精通多门外语,在贸易发达的唐朝,语言不通可能就会错失很多良机。

但是安禄山精通各个地方的语言,能够在商人之间做翻译,几年时间下来,安禄山通过这些钱赚取了不少金钱。

一笔笔的财富进入腰包,安禄山的欲望愈加强大,渐渐地不满足蝇头小利,反而对权利产生了渴望。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4)

▲唐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

因为行走在商人之间多年,安禄山看到即使你再有钱,在权利面前还是一文不值,更何况古代还是重农抑商,即使是在贸易往来繁华的大唐,商人的地位依旧不会水涨船高,高的仅仅是金钱而已。

所以安禄山通过金钱,开始进入朝廷当官,渐渐成为节度使。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5)

▲节度使

节度使的权利可谓是很大,掌管一方的军事、百姓和财政。有了权利,还会渴望更大的权利。偏偏唐朝的节度使,是可以一个人掌管不同地区。

就这样,由点到面,由权利较小到权利较大。安禄山的权利和金钱渐渐强大,但是安禄山依旧不满足于现状。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权利之上还有更大的权利,哪怕是宰相,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安禄山把目光瞄到了皇位。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6)

▲史思明剧照

三、 沉底消失的唐朝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就这样,“安史之乱”开始了。

一场战争的开始,一个国家的落幕。虽然说安史之乱后来被平息,但是黑暗时代却没有迎来光明,各方势力崛起,唐朝就此土崩瓦解。

而真正让唐朝结束的,是一个叫朱温的人,他是这黑暗混乱时代的佼佼者,杀了唐哀宗,自己建立后梁时代,于是五代十国就此展开。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7)

▲朱温

传说唐朝灭亡的事,袁天罡早就推算出来,但是碍于皇权,袁天罡只能对唐太宗说:猪上树,唐灭亡

后来皇帝只以为,这是个笑话,但是随着唐朝走向下坡路开始,人们就发现,这个预言似乎有点贴合。

后世人认为,猪指朱,也有人说安禄山长相肥胖,犹如猪,一顿能吃20斤大米!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唐朝灭亡有迹可循)(8)

▲袁天罡剧照

综述

历史就是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君权神授的统治,只会导致朝代更迭和替代。不过这才有了色彩和意义,让我们能看清千年文化的演变,了解国家统治的历史,汲取经验。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安史之乱》、《大唐神算袁天罡》、《太平广记·袁天罡传》

【文案编辑】目海志露瀛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