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为晋国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晋献公吞并的这十七国里面,包含虞国和虢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语刻骨铭心的历史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语刻骨铭心的历史典故(成语典故中的历史)

成语刻骨铭心的历史典故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为晋国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晋献公吞并的这十七国里面,包含虞国和虢国。

据《左传》《史记》记载,早些年间,虢国同晋国有仇,晋献公有心拿下虢国,可两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有点麻烦。

大夫荀息出了个主意,把晋国一匹宝马和一块玉璧送给虞国,以此来向虞国借路。晋献公有点心疼这两样宝贝,荀息告诉他,只要能通过借路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两件宝贝不过暂时放在虞国而已。

虞国有位名臣叫宫之奇,晋献公有点担心会被这位仁兄识破。荀息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说宫之奇这个人虽然名声大,可没有本事劝动君主的,您放心去做好了。

果然,晋国的使者送上两件宝物,说了一通需要攻打虢国的理由,虞君果然心动了,宫之奇虽然极力劝谏,一点效果都没有。虞君非但同意借路,还出兵充当先锋,在两军的合力之下,虢国大败,晋国占领了一块叫做下阳的地方,皆大欢喜。

三年之后,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还是要攻打虢国。这一次宫之奇着急了,他极力劝阻虞君。

虢国跟虞国是邻居,也是虞国的屏障,虢国要是被灭了,虞国也就危险了。上一次您借路给晋国,已经犯下了错误,不可一错再错。虢国同虞国,就好比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可不管怎么说,虞君依旧听不进宫之奇的话,他认定晋国跟自己是朋友,朋友是不会欺骗朋友的。宫之奇实在没办法,可他也不想做愚忠之臣,就带着全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走之前他留下一句话,“虞国过不去今年了,晋国这次就能灭掉虞国。”

晋军这次果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们灭掉了虢国,在班师回国的时候路过虞国,把军队驻扎在了虞国的城外。既然是朋友了,虞国也没有提防,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拿下了虞国,虞君被晋军擒获。

同虞君一起成为俘虏的,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百里奚。不过晋献公并没有意识到百里奚的才干,后来女儿嫁给秦穆公的时候,居然把百里奚作为嫁妆送了过去。百里奚中途逃去了楚国,又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换了回来,成为一代名相,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晋献公,吞并了虢国和虞国之后,三年前送出的宝马重新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晋献公哈哈大笑,这还是我当年的那匹马,只不过牙齿老了几岁啊!

这就是“唇亡齿寒”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