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湖南人 半部近代史 】
“惟楚有材”最早出自《左传》,本指楚国物材丰富。清嘉庆年间,岳麓书院院长袁名曜上任时被邀为书院大门题写对联,他写上“惟楚有材”后便让门生们对下联,最终湖南贡生张中阶对道:“于斯为盛”。上下联合起来意思就是: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而这里尤为兴盛。从此这幅对联就成为了长沙岳麓书院的门面担当。
其实,湖南人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从晚清才开始,在此之前湖南出过的名人相比其他人才大省只能用“少得可怜”来形容。而1840年中国步入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导致内忧外患,从这时候起,敢闯敢干的湖南人开始崛起。
先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几乎以一省之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扶清王朝大厦之将倾,史评“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且不同于以往历代的地域性军功集团,曾、左、胡等人不仅出力,还出思想、出体制,编练了中国第一支迥然于清朝军队的近代新军。
鸦片战争之后救亡图存,改良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湖南人继续唱主角。撰写《海国图志》的魏源是提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被誉为第一位职业外交家的湖南人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先声。洋务兴起后湖湘风气趋向开放,俊杰高才更是如同过江之鲫源源不断地涌现,维新变法的谭嗣同、唐才常,辛亥革命的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讨袁护国的蔡锷将军……其中湖南义士陈天华写出《警世钟》、《猛回头》,并痛心疾首写道:“这土地,哪一寸还是我国人所有;这朝廷,原是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然后他选择了自尽,以此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
再到后来的新中国,湖南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有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十位开国大将湖南人占了6个: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陈赓、许光达。
《辞海》当中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国之首。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自此实至名归,“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的中国史学界说法名副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湖湘文化的外向张力,精神表象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视死如归、爱国救亡等鲜明特质。
今日之湖南,仍是最有生机的湖南,今日之湖南人,仍是最有活力的人群。
【二战损毁最严重的城市】
一个人一抹回忆,一座城一段历史,择长沙而居,享快乐之都。连续多年上榜“十大幸福城市”的长沙,殊不知背后多少沧桑与悲痛,其中最为悲壮的无疑是80年前的“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指1938年11月13日在长沙发生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由于日寇进犯的加快,国民党当局决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因12日所发的电报韵目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大火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这让长沙成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并列),这也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被烧毁了整个城市的长沙人绝不服输,硬是通过肩挑背扛把家园重建。而今的长沙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湘江两岸的高楼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橘子洲头的音乐焰火朵朵璀璨,解放西路的酒吧街灯红酒绿,电视湘军湖南卫视成为了湖南公认的新名片……跻身中国新一线城市、国内网红城市“顶流”的长沙,其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中国最新摩天高楼城市排行榜全国第7),荣获“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称号。
长沙涅槃重生的背后,是湖南人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蛮劲。直到今天,这座有生命的城市仍然热爱生活,奋勇前行。
【若道中华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很多人以为这句霸气侧漏的话出自于网友自撰,其实不然。这句话来自于晚清时期的杨度《湖南少年歌》,该文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罪行,颂扬中国人民特别是湖南人民反抗强暴的精神,号召人们起来救国。
《湖南少年歌》部分原文如下——
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湖南少年好身手,时危却奈湖南何?湖南自古称山国,连山积翠何重叠。五岭横云一片青,衡山积雪终年白。沅湘两水清且浅,林花夹岸滩声激。洞庭浩渺通长江,春来水涨连天碧。天生水战昆明沼,惜无军舰相冲击。北渚伤心二女啼,湖边斑竹泪痕滋。不悲当日苍梧死,为哭将来民主稀。空将一片君山石,留作千年纪念碑。后有灵均遭放逐,曾向江潭葬鱼腹。世界相争国已危,国民长醉人空哭。宋玉招魂空已矣,贾生作吊还相渎。亡国游魂何处归,故都捐去将谁属?爱国心长身已死,汨罗流水长呜咽。当时猿鸟学哀吟,至今夜半啼空谷。此后悠悠秋复春,湖南历史遂无人。中间濂溪倡哲学,印度文明相接触。心性徒开道学门,空谈未救金元辱。惟有船山一片心,哀号匍匐向空林。林中痛哭悲遗族,林外杀人闻血腥。留兹万古伤心事,说与湖南子弟听。
独从中国四民外,结此军人社会群。茫茫回部几千里,十人九是湘人子。左公战胜祁连山,得此湖南殖民地。欲返将来祖国魂,凭兹敢战英雄气。人生壮略当一挥,昆仑策马瞻东西。东看浩浩太平海,西望诸洲光陆离。欲倾亚陆江河水,一洗西方碧眼儿。
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
天风海潮昏白日,楚歌犹与笳声疾。惟恃同胞赤血鲜,染将十丈龙旗色。凭兹百战英雄气,先救湖南后中国。破釜沉舟期一战,求生死地成孤掷。诸君尽作国民兵,小子当为旗下卒。
杨度(1875年—1931年)汉族,湖南湘潭人,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中国政治家、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