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瑞娟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全首诗(天上王城天下泉庄)(1)

如果你到沂蒙来,就走进了莽莽浑朴的山水里;如果你到沂水来,就走进了灼灼深秀的画卷里;如果你到泉庄来,就走进了皎皎隽永的诗意里。

泉庄是首诗,充满着古诗词的雅达厚重;泉庄是首诗,弥漫着田园诗的恬静空灵;泉庄是首诗,洋溢着现代抒情诗的奔放自由。

1

泉庄是首观史怀古诗。它从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走来,穿越大汉、唐宋的风烟,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千年华夏文明延续不断的脚印在泉庄大地可见一斑。

“沂蒙七十二崮,泉庄就有二十三”。历史最悠久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当然是号称“七十二崮之首”的纪王崮。登上崮顶,再忆纪王厉兵秣马,以图东山再起的悲壮故事,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兵戈相交荡气回肠穿越的年代,纪国立于强齐之畔,伴虎而行小心翼翼,终究还是被齐兵攻伐。心怀国仇家恨的纪王一路西逃至这个高阔的山崮上,借险要的地势和密布的丛林整顿残兵,再建王都。

月圆之夜,悲愤交加的纪王长跪在高高的纪元台上,面对玄鸟朱雀八卦乾坤,虔心祭拜,盟誓复国。清晨曦光微露,练兵场上就已传来兵器交戈声。胭粉泉边落难的王妃,在六角池上默默洗漱,即使身着普通布衣,举手投足间仍显露出卓尔不凡的气质。今天的脂粉泉依然清澈甘甜,与感天泉共同构成了纪王崮上循环不息的水脉,为这座大崮增添了生命的灵气。正因为有了这两眼清泉,纪王崮成为沂蒙地区唯一长期有人居住的山崮。

亦有传说此崮并非小小的纪王所居,而是东周国君周赧王姬延的藏身之处。周赧王被秦国生擒而去,周王国被灭。姬延率领残兵败将一路北逃,来到此崮。纪王崮应为“姬王崮”。这些传说大都来自当地居民之口,而正史中的记载非常少,只有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中的几句话:“王崮,巅平阔,可容万人,相传纪侯去国据此 ”。

不管是纪王还是姬王,此崮曾经收容过无处可去的亡国之君。他们在这里留下最后的挣扎,却无法挽回走向灭亡的命运。从此,崮上的烟火却世代延续了下来,兵荒马乱的时代,人们逃亡在此,靠山活命。十几年前,天上王城景区开发时,崮上还有七户人家居住,叫人不由地想起“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来。

今天,这里叫做天上王城,成为闻名遐迩的4A级旅游景区。游人们来到朝阳门抚摸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不动的古城墙,在演武场观看恢弘逼真的古装马术表演,在妃子墓前再忆霸王别姬式的佳话,在古墓观做工精巧的铜鼎、玉人,感慨车马坑中陪葬者的忠诚,在老酒坊品尝沂蒙山水喂养大的粮食酿出的美酒,怀古思今,感慨兴衰无常,别有一番滋味。

周边交错林立的东汉崮、锥子崮、猪栏崮、情人崮也都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动人史话,厚重的历史气压笼罩住这片浑然素朴的山水,刚健自强、崇尚气节的齐鲁精神在历史的浩叹中留下深痕。今天,我站在古人曾经站立过的地方,用同样的黑眼珠打量眼前这片山水,被这首吞吐千年的壮阔史诗所裹卷,内心无端感动和喟叹。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全首诗(天上王城天下泉庄)(2)

2

泉庄是首田园诗。这里有山有水有桃园,山美水美人长寿。泉庄有泉千眼,清流不断,山林静谧,田野悠闲,这是一首自然与人情巧妙搭建的新时代的田园牧歌,是藏于人间平实而安定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如同走进诗经,置身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璀璨。山间岭上被桃园覆盖,夏天的桃树满身披绿,为崇山峻岭着上翠裙。可以想象,春风十里过时,漫山桃花盛放,山岭换上了粉黛花裙,该是怎样一幅春日胜景。金秋来临,满山硕果累累,压弯了枝条,也甜蜜了山民们的心。这些植根青山绿水,听着音乐、吃着黄豆、喝着山泉长大的高山蜜桃声名远播。人们像选妃一样把高品质的桃子挑选出来,这样的桃子可卖到三十块钱一个,真是堪比王母娘娘的蟠桃。以桃之名,山顶建起了桃颂民宿,民宿的主题是爱情。要在这里住一夜,不管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是“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都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了。

这里是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红日在东山刚刚露头,我们从山中穿村而过,晨雾象绸带飘在湛蓝的天空中,绸带两头系着远处的大山和近处的农舍。远处山霭氤氲,村内鸡叫犬吠,房前屋后种了瓜果花草,空气中弥漫着天然的草木之香,我们的情愫突然就被这种娴静的田园生活气拨动了,产生了五柳先生归园田居的冲动。泉庄的村庄散落于山岭泉水之间,错落有致,村庄里的人们头面干净,仪态安详。我们心中想着,把生命熨帖在这种既清净又安然的角落,每日里不紧不慢地做着生活必须,又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莫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吗?嘴里不禁吟诵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来。

这里是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是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这个叫小小的镇子竟然有泉千处,虎头泉、马蹄泉、塔井泉、康家泉、救命泉、响泉、胭粉泉、朝天泉、魏公泉、艳粉泉等。泉庄之名名副其实。泉水从山或崮周围涌出,千泉汇集,股股涓涓细流形成了世代养育泉庄人的马莲河。马莲河的源头是石棚村的魏公泉。此泉因抗战期间创办沂蒙供销合作社泉庄分社,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魏宗汉而得名。泉与崮是泉庄的两大自然特征,一山一水,绿水青山成为诗意泉庄深邃的诗眼。

3

泉庄是首抒情诗。这首诗用革命先辈的热血写就,满含激情;它用担当奋斗的沂蒙精神写就,饱含热情;它用新时代的开拓胆识写就,用泉庄人民的无私奉献写就,蕴含深情。

沂蒙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更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乡乡有烈士,村村有红嫂,这里的每一棵草木都见证过一段红色故事。正是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泉庄大地上写就了这首慷慨壮烈的激昂诗篇。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办;马头崖村普通老党员刘洪秀用生命守护山东省第一面党旗;山沟村坳里,那一点星火,慢慢开始燎原。在这面鲜红的党旗下,战场上,山岭间,草屋里,贫苦坚毅的沂蒙人为了心中火热的信仰,为了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举着榔头,提着镰刀,立下“永远跟党走”的誓言。青山是他们挺起的胸脯,绿水是他们流淌的血液,他们用生命书写了这首“一切都能割舍,全心全意为了祖国”的英勇壮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全首诗(天上王城天下泉庄)(3)

今天,这面党旗的颜色依然鲜艳,红色作为底色燃遍了沂蒙大地。自强不息的泉庄人将这份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今日里的“泉庄.崮乡传奇小镇”就是最鲜明的注脚。曾经以藏身之地著称的偏远山林华丽转身,别墅、商市、街道成了阔步向前的杠杆。只是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山水田园的景致和情怀,又要费尽心思地达成现代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便利,还能让人近距离接触让我们脑洞大开的高科技。夏日,漫步在云净天蓝的泉庄大地,感受这个季节蓬勃的生机,迎面而过的每一个泉庄人都意气风发,他们的脸上带着来自心底的自信——那是大地给予他们的自信。

泉庄就是一首诗,它从诗经中走来,从秦风汉韵里走来,从唐诗宋词里走来。那动人的诗韵在巍峨奇秀的山崮里,在叮咚作响的山泉里,在两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里,在广袤大地的每一个细纹里……

泉庄就是一首诗,是一首文化的诗,是一首自然的诗,是一首涵养心灵的诗……

诗在泉庄,何必远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无论你来自何方,都会在这里找到你心中的那首生命的诗。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山东省作协会员,东营市签约作家,小说、散文作品见于文学刊物。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全首诗(天上王城天下泉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