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三年(239年), 魏明帝曹叡去世曹叡在去世之前,一直忍住一口气待司马懿归来,三天发了五道诏书给司马懿司马懿也梦见曹叡召唤自己司马懿赶到曹叡榻前,曹叡再次托孤于他(跟曹叡他爸曹丕当年做得一模一样)同年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接受遣诏共同辅佐少主也掀开了司马家族篡夺曹氏家族权势的序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司马懿的历史小故事文字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司马懿的历史小故事文字版(晋朝故事之司马懿篇)

司马懿的历史小故事文字版

景初三年(239年), 魏明帝曹叡去世。曹叡在去世之前,一直忍住一口气待司马懿归来,三天发了五道诏书给司马懿。司马懿也梦见曹叡召唤自己。司马懿赶到曹叡榻前,曹叡再次托孤于他(跟曹叡他爸曹丕当年做得一模一样)。同年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接受遣诏共同辅佐少主。也掀开了司马家族篡夺曹氏家族权势的序幕。

曹芳继承帝位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朝政,轮流在殿中值班,可谓是平起平坐(不得不说一句曹叡的能力比他爸强,生前魏国得以开疆拓土,死后还玩得一手的权力制衡,既重用才华出众的司马懿,又要家族势力防范于他。但可惜曹家子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曹家皇族给了很多的赏赐于司马懿为了笼络他的心,还给了跟当年萧何一样的待遇,进入殿内不用小步快走,朝见皇帝的时候行礼不用报姓名,上殿时可以佩剑穿鞋等等。皇帝还想重赏司马家族成员。但是司马懿统统不允许家族子弟接受头衔。从这点看来司马懿沉稳内敛,志向远大,不为眼前名利所获。

正始二年(241年)五月,吴国分兵四路攻魏(这剧情是不是很熟悉,当初曹叡登基的时候,吴国也是这么来犯,想趁主初登大宝趁机捞一把),被司马懿率军击败。正始三年(242年),司马懿挂帅攻打吴国的皖城,诸葛恪,弃城逃跑。同年司马懿凿通广漕渠,引黄河水流入汴河,灌溉东南大片坡地,开始在淮河以北大面积耕种。又拓宽了淮阳、百尺两条水渠,又修整了颖水南北的坡地,有一万多顷。从此,淮北地区到处有粮仓,从寿阳到京城,农官和屯田的军队连接。司马懿不光只会打仗,还会搞农业经济,三国最后被北方政权统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战争光拼经济消耗也拼不过北方(穿插一句,虽然曹操历史上作为奸诈人物出现,但是曹操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底层老百姓的愿望很卑微,在那战乱的年代,能吃饱能活下就行,管他谁做皇帝。

曹爽看司马懿的威望随着军功增加日益渐隆,也想建立功名,不听劝阻便去攻打蜀国,结果无功而返。此消彼长,再加上曹爽与司马懿的政见诸多政见不合,矛盾日益尖锐,司马家与曹家关系愈发紧张。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独揽朝政野心开始暴露,用了心腹何晏、邓飏、丁谧的计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曹爽兄弟掌管京城禁兵,并在朝廷安插了自己许多亲信,修改制度。司马懿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作为老政治家,司马懿明白不能硬刚曹爽,毕竟天下还是姓曹,反对曹爽难免会被安上反叛的罪名,又用起老手段称病躲避。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歌谣说:何晏、邓飏、丁谧,祸乱京城。曹爽担心司马懿装病。于是派李胜找到荆州任刺史的借口,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展现了高超的演技(你看当皇帝都还要影帝的演技才行,所以年轻演员们加油啊),让两个侍女伺候,给他穿衣服,衣服掉地上。司马懿又指着嘴说口渴,侍女捧上粥喂,司马懿拿不起碗喝,喝粥的时候都流出洒在胸口上。李胜伤心地说:大家都觉得您只是旧病发作,休息一段时间就好,谁知道竟然病到这样。司马懿有气无力:年纪大了卧病在床也是没办法的事,生死也近在眼前了。你将要去并州任职,并州靠近胡人,要很好地戒备。恐怕不能再见面了,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托付给你。李胜说:我是要到本州任职,并不是并州。司马懿故意把话搞乱了说:你是刚到并州啊。李胜又说:是到荆州。司马懿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太灵光了,没听明白你的话。你现在还是要到本州,你德高望重,又年轻力壮,正好建功立业好时候。被当朝第一人这么吹捧,李胜能不高兴吗。他就屁颠屁颠去回去后告诉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只剩一口气了,形神分离,您就不要忧虑他了。从此曹爽再也不对司马懿进行戒备了。

嘉平元年(249年),皇帝要去高平陵祭拜,曹爽兄弟都跟从前往。曹氏兄弟一离京,司马懿病马上好了,急忙进宫,奏请郭太后罢废曹爽兄弟,郭太后被曹氏兄弟迁宫架权,对曹氏兄弟当然不满,立即同意“忠臣”司马懿的意见。当时司马懿还任职中护军,便率领兵马屯兵司马门前。司马懿带兵去城外列阵等曹爽的时候,经过曹爽府衙门前,曹爽的帐下督军严世上城楼,拉开弓箭准备射司马懿,另一官员孙谦阻止他说:事情还没全明白。严世三次搭箭,三次被阻止,孙谦死死拽出他胳膊不让他射箭。(司马懿福大命大,躲过了暗箭一劫,也许这就是天命所归)司马懿命手下持兵符接管曹爽和曹羲的部队,京城兵权皆在司马懿手中。还不忘安慰部下说,你们就是汉朝的周勃,为朝廷拨乱反正。一切准备就绪后出城门到洛水浮桥上迎接皇帝的归来。司马懿上奏皇帝说:先帝托孤于我和曹爽。可是曹爽背信弃义,列举了曹爽的种种罪行,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为了先帝的遗命,我才擅自行动的。我已经奏请皇太后了,皇太后同意我这么做了。我已经解除了曹氏兄弟的兵权了,如果他们敢扣留皇帝,我将他们按军法处置。我已领兵在洛水浮桥等候了。(原文太长,我简略地写,总之这篇上表文滴水不漏)。曹爽自然不敢通报奏疏给皇帝,并把皇帝扣留停在伊水南岸,并砍伐树木充当鹿角阻挡通道,征发屯田士兵几千人进行守卫。桓范劝说曹爽保护皇帝到许昌,并檄文传告天下兵马讨伐(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计策)。曹爽不听,还派人去找司马懿求和。司马懿自然不同意,还痛斥道。曹爽的手下劝他带兵对抗,曹爽没胆说:司马懿不过是想剥夺我的权力罢了。我大不了辞官回家,以我现在是个侯爵回家做个富翁绰绰有余(仗着自己皇亲国戚,不怕杀头,愚昧到何等地步)。遇到这般无胆无谋的主君,手下只能捶胸痛首,我要被灭族了。曹爽就这么样放弃了抵抗,曹爽的党羽该杀的杀,该解职的解职。魏国朝堂之上,没人能制衡司马家族了。司马懿赢得党争最后的胜利,朝堂上无人可阻挡他。

接下来又发生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棱叛乱,阴谋想拥立楚王曹彪为皇帝的事情(曹爽是曹叡的养子,曹叡没有自己子嗣)。此事被司马懿识破,嘉平三年(251年)他带兵破坏阴谋,逮捕了相关余党,诛杀三族,并斩杀了曹彪。有了曹氏皇亲造反的借口,司马懿顺便把魏室的各位王公全都集中在邺城看管,进一步打击了曹氏的权力。内外朝皆是司马家族说的算。同年六月,司马懿真正的病倒了,八月,在京师去世,当年七十三岁。皇帝身穿素服亲临吊唁,丧葬的规格仿照汉朝霍光的旧制。司马懿生前有言阳山土葬,不搞豪华的坟墓,不立碑。还为自己作了作《顾命》三篇,用当时的服装装殓,不设随葬品,后死的人不用和他合葬。一切都依照他的遗命进行。后来晋朝建立,追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为高祖。

人们常言司马懿靠隐忍(甚至开玩笑靠命长)才获得最后三国的胜利。其实不然,纵观司马懿一生,军事上鲜有败绩,南拒吴蜀,北收辽东。政事上修水渠,种农田,劝阻皇帝少修宫宇,减轻徭役,深得民心。对上辅侍三任皇帝(且皆得皇帝的深深信任),生前拒接很多次皇帝的加官进爵,死后丧事从简,不劳民伤财。他常常看问题很深刻,谋全局,不拘泥一时得失,多少次临危不乱,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如果小文能为各位看官打发一点时间,那是本人之幸。文笔拙劣,请各位看官们点赞,多点评论提点意见。感恩您花时间看了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