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际交往中什么性格特质最受人欢迎,于是,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回收之后,统计结果显示:“真诚”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性格特质,其次是“热情”;而“自私”则荣登人们最讨厌的性格特质的榜首。
没有人喜欢自私的人。之前有位作者把“张口就求人帮忙,还不知感谢,把使唤别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人,骂了个底朝天,网友都大呼痛快!
最近综艺《做家务的男人》热播,网友调侃魏大勋父子是“沙发之子”——因为这两个男人一直躺在沙发上,什么家务也不做,一切都靠魏大勋的妈妈独自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独有偶,我的爸爸也可称为“沙发之子”。
01 “沙发之子”的原罪——“理所当然”心理印象里,爸爸不管多早下班回来,都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着妈妈下班回来做饭。其他如拖地、洗衣服、擦桌抹凳这些活儿,我也从没见他干过。
他不关心妻子,也不关心孩子——有次他问我:“老闺女,你明年中考还是后年中考?”
此外,爸爸依赖心理极重,也没有责任感。有时候妈妈和他吵架,他虽然自知理亏,却想办法把责任“嫁接”到我们姐弟头上。
爸爸这种“不讨喜”的性格,多半得归因于我奶奶对他的错误教育上。
我奶奶极其宠爱爸爸,我爸打小就没干过什么活儿。
另外,我奶奶把孩子们控制得很厉害,她用她的焦虑、脆弱,以及“我为你好”的苦口婆心,牢牢地把持着孩子们。
奶奶这种“娇惯” “控制”的教育模式,让我爸产生了“理所当然”的心理。
关于“理所当然”的心理,美国著名早教专家,正面管教主要发起人之一——艾米·麦克瑞迪,在她的著作——《正面管教魔法书——0-12岁正面管教实践版》中是这样描述的:
“理所当然”的心理是指认为“世界总是亏欠了自己”的心理。拥有“理所当然”心理的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觉得他们应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拥有最好的一切。
艾米·麦克瑞迪直言:理所当然的心理是场瘟疫。
她在《正面管教魔法书》的第2页,列举了一些父母“培养”孩子“理所当然”心理的行为。
例如:
孩子的要求让你烦不胜烦,但你依然顺从他。
为了让孩子配合你,你得给他“贿赂”或奖赏。
……
看起来,父母很难拒绝孩子,也无法给孩子立规矩。
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同时目无“规则”,满脑子只有“我想要”、“你应该”,他不自私才怪。
02 “理所当然”心理的形成原因——父母的错误教养方式其实孩子的负面心理和不良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就像我爸爸“理所当然”的心理是我奶奶惯出来的一样。
在《正面管教魔法书》里,艾米·麦克瑞迪认为,父母的错误养育方式主要有2大类:
1.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轻易向孩子屈服;
2.对孩子过度控制、过度帮助。
父母为什么会轻易向孩子屈服呢?
艾米·麦克瑞迪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4种原因:
- 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失望。看着孩子因为失望而哭紫的小脸,父母会产生愧疚感。为了避免愧疚,就即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喽。
- 贪图快捷方便。因为父母急着办事、忙着娱乐,不想被打扰,所以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 因为觉得亏欠,所以要补偿。有的父母加班比较多,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于是,就通过其他途径补偿孩子,比如满足孩子的额外要求。
- 为了摆脱发脾气的孩子。
以上4个原因,暴露了一个真相:
父母为了不体会“愧疚感”,为了能安心做自己的事,为了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为了能“不处理麻烦”,就轻易把“关系控制权”移交给了孩子。这样做,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界限感”。
谈到过度控制和过度养育,我想起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做“有一种冷,是奶奶觉得你冷。”
某年端午节,26℃的天气里,我在小区看见一个4岁多的孩子穿着羽绒马甲,跑得满头是汗。
我也在公园,看见过一个年轻妈妈教她的孩子骑自行车,从她孩子跨上自行车开始,她的嘴就没停歇过。在我看来,哪怕会骑自行车的人,也得让她指挥蒙了。
被过度控制和过度养育教养出来的孩子,因为很少有机会自己做决定,所以也很少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通常没有责任感。
同时,这样的孩子性格也不独立,习惯依赖他人。实在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己拿主意的经历啊。
依赖、缺乏责任感,这与正面管教的培养目标完全相悖——正面管教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个独立、向上、懂得感恩的孩子。
03 如何帮孩子远离“理所当然”心理?那么,如何培养一个独立、向上,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您是不是感觉有点无从下手?
别忘了,《正面管教魔法书》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0-12岁正面管教实践版”。这个副标题名副其实,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正面管教》的操作指南。
作者艾米·麦克瑞迪针对孩子“理所当然”心理引发的种种行为偏差,“简单粗暴”地列出了32个“良好行为养成术”,您需要解决什么育儿难题,按标题查找即可。
比如,“良好行为养成术11: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环境”,就是专门破解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的。
艾米·麦克瑞迪说,要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决定。
但要确保交给孩子的自主权是适度的。比如,别在人多的超市由孩子掌控购物车,但可以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牙膏,不管他挑的牌子你是不是喜欢,都不要干涉。
艾米·麦克瑞迪还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的事情列了一张表格,供家长参考。
同时,因为每一个孩子性格不同,过往经历也不同,所以,在“良好行为养成术”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变量。
因此,《正面管教魔法书》里,还添加了一个Q&A(问答环节)部分,是艾米·麦克瑞迪解答家长在实施“良好行为养成术”过程中遭遇的难题的。
比如,针对“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环境”,有的家长问:“我的孩子总是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出选择,我没有足够的耐心,怎么办?”
艾米·麦克瑞迪回答:“……要让你的孩子得到大量的机会练习如何去做决定,练习得越多,就越能更快地做出决定。你可以试着为孩子的思考设定时间……”
是的,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更多“尊重”,因此,保持耐心,给孩子更多机会练习选择十分有必要。同时还要试着给孩子设立“规则”(比如抉择期限),让他知道“界限”。
帮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尊重,以及学会体贴他人,懂得感恩。正是《正面管教魔法书》中32条“良好行为养成术”的育儿宗旨。
在《正面管教魔法书》的最后一页,有这样一句话:“事实上,鼓励孩子做自己是对自私心理的强力解毒剂”。
父母们放下过度控制和过度养育,不轻易向孩子屈服;同时,给孩子设立“规则”,设立“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就有机会做自己。当他们的地位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就不容易产生自私心理。
梵高的二维星空:有书智库签约作者,有书智库矩阵公众号编辑,二级心理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