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篇第一章,讲一讲供应链,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不是专注物流吗?怎么又聊起供应链了。解释一下,不是为了赶时髦,虽然当下供应链的概念风靡各个行业,但物流仍然是我的核心。之所以在公众号的正文开篇就要先讲供应链,是因为,物流属于供应链的一部分,在供应链三流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流在实际业务中和供应链其它板块是不断交互的,所以想要充分的理解物流,更全面的看清物流板块,学习基本的供应链概念,了解各板块的职能以及在和物流的交互中所承担的责任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进一步理解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基本概念)(1)

供应链是一个新概念(相对来说),但同时又是一件古老的事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供应链的概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提出的,九十年代才在美国逐步兴起,直到2000年以后才进入中国,而真正被中国市场接受并被重视不过是短短十余年的事情。算下来,供应链的概念也不过才区区40余岁的年纪,在中国更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而已。但它又是古老的,这个说法来源于供应链中的几大板块,自商业活动兴起就已经存在了,无非是形式不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包括供应链三流,同样是自古既有,并非什么新鲜事物。

那现在所讲的供应链或者说供应链管理与自古以来的商业活动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核心的点就在这一个链上。以前的商业模式,是各版块独立运营,自成体系,板块间是简单的链接,交互很少,各干各的。但是现代的供应链,就是以核心企业为枢纽,联动上游原料与下游销售,通过建立深入的协作共同体,在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上加强交互,形成有机的整体,协同资源推动全链条的精细化运营,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这里通过核心企业,把上下游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再通过核心企业的上下移动,把整个产业链串联起来,仿佛是一个个的链接在一起的环,形成一条有机的产业链条。这就是现代的供应链。

供应链的概念实际上并不统一,从学术上就有不下数百种解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述供应链。在实操层面同样是这样的情景,无数的软件公司、物流公司、销售公司,甚至是生产企业,统统改名叫做XX供应链公司。但做的实际业务,极有可能仅仅是一套进销存软件,一套wms系统,或者仅仅是提供仓配服务。这不算错,因为这些都是供应链的一部分,都可以理解为供应链的手或脚,但是绝不能将这些片面的理解为供应链的全貌,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逻辑关系,不能混淆。

供应链除了对基本概念的认知,在实操层面,还可以从横纵两个角度去理解和认知。横向看,供应链中包含需求、计划、采购、生产及物流几个职能,分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商品在实际层面上从需求转化为原料再进行加工,生产成为商品,再送至客户手中,从而满足客户需求。这里面需求职能是需求提报者,也是客户在供应链中的代理人,所有的需求都通过需求职能承接。计划是供应链中的统筹者,它对需求进行分析,给出整个过程的计划表和资源需求清单,确保需求能够被满足的同时,不产生浪费。而采购、生产和物流则是供应链中的执行者,需求满足的实际动作,由这三者完成。

而纵向来看,供应链又可以分为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也就是前面常常提到的供应链三流。最上层的无疑是资金流,这资金流和需求的方向是相同的,从需求者处流向核心企业,再向核心企业的上游流转。资金流是整个供应链或者说商业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资金流得顺畅,是保证供应链活力的根本,一旦资金流出现问题,供应链活力就将下降,甚至断裂。

中间层是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是双向的,随从需求向着核心企业上游传递,随后又随从实物向着需求者传递。信息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顺畅的信息流,核心企业不能获取需求,不能传递需求,根本就不能组织起供应链的商业活动。即便是在古时,商业活动中同样是必然有信息流的存在,不同者在于,古时的信息传递可能是一封信,一本账册,八百里加急,或者是一纸飞鸽传书。而现代不管是电话、邮件、微信这些信息交互的工具,还是系统化的erp、CRM都是信息流的载体。今古相别的信息流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却是天差地别,而现代供应链的信息流管理要点就是不断地加强信息流转的准确性和效率。

进一步理解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基本概念)(2)

最底层的基础部分,就是实物流,这是供应链的实在载体,是需求满足的根本点。它的流向是和资金流相逆的。从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处流向核心企业,再最终流转到需求者处。这也是商品由原料或者配件的形式,转变为实在商品的过程,是供应链核心价值需求满足的根本立足点。可以说不论是信息流还是资金流都是建立在实物流的基础上的,都是实际上为实物流提供保障和服务的。

对于供应链这个概念,绝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概念或者是几个板块的集合,而是必须要将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要看到供应链的不同器官,不管是采购、销售、计划、物流,都是供应链的手脚心脏,它们构成的供应链的基本构造。同时在三流的循环系统下,将这个有机体赋予生命,这就是供应链的有机体。而每一个供应链内的人,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由此造成的信息不畅、板块摩擦或是资金迟滞,都是供应链中的日常。

看,是不是和人体的机能非常的相似?所以供应链管理应该向医生学习,多多的从机能系统的角度看待供应链的问题,不管是使用中医的调理文治,还是西医的外科手段,都要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去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和人与人的体制千差万别一样,不同的核心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段,也同样是差别万千,所以在供应链管理中,没有万金油,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所有的举措和动作,都必须经过望闻问切的诊断,经过CT、B超的验证,找到症结,考虑整体后再做出决策,做出方案,如此才能越来越健康。

同样的,没有哪个人是百分之百健康的,是绝对不存在问题的,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供应链也是一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想完美,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一切都是缓慢提升的精细功夫,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的持续攀升的过程。

供应链的内容真是浩如烟海,我们站立在整个供应链宇宙的外面,以造物者的视角看待供应链,是为了了解它的全貌,是为了系统化地理解它。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这个宇宙,找到那一个个的星系,细致地了解这些星系是如何运转的,是怎样在供应链宇宙中发挥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