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词坛,辛弃疾估计是唯一能与苏轼相提并论的词人了对于苏轼来说,写文是毕生所好,一生写诗2700首,词350余首;对于辛弃疾来说,写词是闲居时最大的乐趣,一生写词600余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苏轼对比辛弃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苏轼对比辛弃疾(苏轼辛弃疾睡不着各写首西江月)

苏轼对比辛弃疾

在宋代词坛,辛弃疾估计是唯一能与苏轼相提并论的词人了!对于苏轼来说,写文是毕生所好,一生写诗2700首,词350余首;对于辛弃疾来说,写词是闲居时最大的乐趣,一生写词600余首。

两位是为数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约的词人,世人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有人爱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就有人爱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悲壮;有人爱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的深情,就有人爱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绝美。

本期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二人的《西江月》。都是在人生艰难时所作,苏轼被贬,辛弃疾罢官回到家乡;都是半夜睡不着时所作,一个是秋意凉凉,一个是夏雨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宋词巅峰男人平生绝美之作。先看苏轼之作: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词的开篇就是惊艳千年之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短短12个字道出了人生的虚幻和时光的匆匆。第二句中词人听着走廊里传来响声,秋风萧瑟中,一股愁绪也爬上了眉头,染白了两鬓。词人截取了秋凉、秋风、秋叶等秋日之景,将满腔的愁苦写得淋漓尽致。

词的下片因为酒和月的加入,这份愁苦变得令人难受。酒并非好酒,明月也被愁云遮挡,在这样的中秋夜,词人拿着酒杯远往北方。全词着眼于一个“凉”字,秋夜的凉配上内心的凄凉,令这首词悲情婉转、回味无穷。

如果说苏轼的借酒浇愁是失败的,那辛弃疾借夜行来消愁,就可谓相当成功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上饶闲居,操劳半生的他难得有时间清闲下来,就在这样一个夏日月明之夜,伴着清风、听着鸣蝉,他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田间夜行。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多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一场绝美的山村风光之旅。

首句明月升上树梢,仿佛惊醒了枝头的喜鹊,清凉中吹来阵阵蝉叫声,这是夏日里特有的景致。第二句是流传千年的名句,田间乘凉的人们在稻花香中说着丰收之年,就连青蛙也来凑热闹。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首创,令人耳目一新,若不是身临其境是写不出如此诗意之语的。

词的下片是一场夜雨突来,此时天上还的星量还时隐时现,山前却已飘落了点点细雨。最后一句,词人加快了脚步,他走过小桥,只转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了眼前。与陆游在《游西山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惊喜不同,辛弃疾的喜悦是从一开始就藏于词中的,它来得那么自然而又直接。

两位顶级词人,两首《西江月》,两个不同的季节,两种不同的人生感悟,有人喜欢苏轼那个清冷的中秋夜,有人喜欢辛弃疾那个热闹的夏夜,千年来一直难分高下。大家更喜欢哪首呢?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