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前言

在上一辈的厨师认为,粤菜烹饪是广东原创之技法,因为他们觉得清代之前,广东往北方的交通十分不便,且广东有独特的粤语,语言交流也成障碍,不可能会受到外来烹饪技术的影响,固执地认为粤菜烹饪技术就是广东人原创。

不过,这些前辈忽视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正是语言不通和饮食习惯不同,历代来粤任职的官员都会自带衙厨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

长久以往,积腋成裘,外来的技术终归会流传给广东人,从而又带动广东烹饪技术及食品制作的跃升。

这里就举一个例子。

大良蹦砂正宗做法(造型似蝴蝶又酥脆的大良崩砂)(1)

这两字是生冷字,顺德大良过去常,现在俗写“崩砂”

正文

求得古法粔籹技,落到大良化作蝶。

乳香崩脆堪滋味,特产正宗李禧记。

自南宋末年起,顺德(原为广东新会,即旧称的冈州管辖,随着冲积成地,于明景泰三年,即1452年置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一带遵循中原的惯例在冬至后15日以寒食节的形式禁烟火、吃冷食,为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做准备。

是日,必有一种以蜜糖搓揉成细条再用油煎熟的称为“粔籹”的麪食供奉。

“粔籹”是古时中原的食品,《楚辞·招䰟》就有“粔籹蜜饵,有粻餭些”的诗句。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楚望赋》也有"投粔籹以鼓檝,豢鳣鲂而如牺"句子。

可见“粔籹”这种食品是源于中原大地,并非广东本土原创。

大良蹦砂正宗做法(造型似蝴蝶又酥脆的大良崩砂)(2)

此字顺德大良人读作“崩”,因是生冷字,现用“崩”字代替

到了清代,广东美食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阳春,各式技法争奇斗艳。

顺德大良有技师对“粔籹”做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最明显的改革是将油煎(少量的油作授热介质)改为油炸(多量的油作授热介质),使“粔籹”的质感由韧脆变为酥脆,受到大良及周边地区的热捧。

从此,“粔籹”不再是寒食节的奉品,陡然成为日常消闲的美食,常年有铺头销售。

当地人将这种美食称为“大良膏煎”。

大良人(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李禧就是在此背景下到了大良膏煎的铺头里当学徒。

经过数十年虚心钻研,李禧终于悟出油炸麪食制品有脆与酥的分别。

“脆”是咬合整片断裂之状,而“酥”则是咬合分散断裂之状,比脆更讨人喜爱。

大良蹦砂正宗做法(造型似蝴蝶又酥脆的大良崩砂)(3)

此字顺德大良人读作“砂”,因是生冷字,现用“砂”字代替

于是,李禧在“大良膏煎”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化的创新。

首先就用蔗糖及猪油取代蜜糖,使麪团颗粒之间藏入了隔膜;再加入陈村枧水,使麪团颗粒加热时膨胀而非收缩;最终令麪团在高温油炸形成疏松的结构,继而呈现十分酥脆的质感。

与此同时,李禧也发现大良膏煎存在欠缺香味弊端,在以上调料的基础上再加入南乳,使制品愈发气香味浓。

这一改革可谓大为成功。

大良蹦砂正宗做法(造型似蝴蝶又酥脆的大良崩砂)(4)

大良崩砂

根据《广东新语》记载,广东人有“以麪……燕(宴)客时……切成薄片,为蛱蜨双翾之状”。

当中蛱蜨是蝴蝶的别名。

而大良人则称“蛱蜨”为“䖢”(音崩砂,虫字旁加个朋,虫字旁加个少,见插图。因两字为生冷字,现多用“崩砂”两字代替),而()崩这个读音与酥脆所要表达的意思吻合。

李禧受此启发,以蝴蝶作制品的造型。

其后,广东又多了一个“大良崩砂”的消闲面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