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华东

我身在杭州,看《红楼梦》中那些花的场景描写,江南气息盈面。这些花多数是江南的特产,北方少有或难以见到。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说杭州而提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说明桂花、荷花是杭城的一大特色,名气颇高。

看到《红楼梦》中有好几个章节用桂花做题材,重头戏是史湘云请贾母众人赏桂吃螃蟹(第38回)。在农历八月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等在藕香榭两棵桂花树下摆了两张竹案,“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这里“两棵桂花树”“桂花蕊”都很醒目。

据南京林业学院向其柏教授论述:桂花在古典园林中应用最广的是江南的杭州、苏州等地,杭州是中国赏桂胜地之一,据杭州《西湖志》记载,东晋咸和年间灵隐寺初建时,就种植了桂树,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并且在晚唐、五代时开始大量应用到园林中。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在明代时已成规模。

红楼梦中的花草(从红楼梦提到的四种花卉看作者的江南情结)(1)

桂花

看来“桂花在古典园林中应用最广的是江南的杭州、苏州等地”,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用美丽的词句歌咏杭州的桂花。唐代宋之问在《灵隐寺》诗中吟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南宋的李清照在临安赞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南宋钱塘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诗:“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尹玉輲的《咏桂花》:“绿叶争风遮娇芳,花味袭人露浅黄,行人回首寻四野,不看姿色闻秋香。”苏东坡 、白居易、杨万里也有咏杭州桂花的诗句,我就不再引述了。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提出“今日持螯赏桂,不可无诗”,他提议就以螃蟹为题作诗,姐妹们群起响应。构思之际,宝钗拿一枝桂花赏玩,抓了桂蕊引游鱼唼喋。贾宝玉的诗句有一句是“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林黛玉的是“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薛宝钗的是“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提到了桂花树的“桂阴”,展示了在桂花树阴下食蟹赏桂这个南方别具一格的习俗。(查有食蟹赏桂习俗的省份都在淮河以南。)

自明代开始,满觉陇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明代高濂在《满家弄看桂花》中写道:“桂花最盛处唯南山、龙井为多,而地名满家弄者,其林若墉栉。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清代丁立诚有一首题目是《满觉陇担桂》的诗:“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垅。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城中莫怅花较晚,山人富有千金产。桂花粟子正尝新,南山当户可结邻。”蒸桂花,卖桂花,吃桂花,做桂花食品。可见古杭州有桂花的产业。书中有一样点心就叫藕粉桂糖糕。古人早就把桂花做成桂花酒、桂花油、桂花糕、桂花糖等等食品。而在《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娶回的门当户对的夏金桂,她家就是有名的“桂花夏家”。(第79回)书中说是:“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因此才有这个浑号。”如果说这个“长安城”“宫里”是在北京,那就太奇怪了,北京只有少量从南方移植的桂花盆景,没有大片的“几十顷地”的桂花树林,北京怎么可能有桂花产业?宫——即皇宫,只可能是南京、杭州这样的南方古都城。书中说的长安城,是隐写南方的古都城,而不可能是北方的京城。

荷花在杭州也是标志性的花卉,荷花美景,就一个“曲院风荷”已经扬名天下。《红楼梦》里关于荷花的描写比较特别,没有描写大面积的荷花、荷叶。书中不是如杨万里写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场面很大。书中没有“十里荷花”的景象,可是又在小处着墨,无处不在。

红楼梦中的花草(从红楼梦提到的四种花卉看作者的江南情结)(2)

十里荷花

荷花有多个名称,莲花、芙蓉、菡萏、芙蕖、水芙蓉、玉环等等。书中写英莲,“根并荷花一茎香”(第5回)。英莲对荷叶的清香有特别的感悟(第80回),她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这段描写,让我想到了杭州的西溪湿地,你看,荷叶、莲蓬、菱角、鸡头、苇叶、芦根都有了。)可是英莲的结局凄惨,在第五回,贾宝玉在册页上看到的是“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宝玉看到破荷叶要叫人拔去,听到黛玉说了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就留下了(第40回)。这里的荷叶也是一片残荷景象。

书中还有许多与荷花相关的描写,如藕香榭之名,榭中的对子“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第38回);宝玉挨打后,调试了王夫人给的“木樨清露”(木樨是桂花),“果然香妙非常”,想吃“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设法让玉钏尝了一口这“莲叶羹”(第35回);薛蟠生日,程日兴为他寻了来“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贾探春说的“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第26回);迎春离开大观园后,宝玉“每日痴痴呆呆的”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第79回)。也是秋荷的冷景。

在物件方面,有袭人给宝玉绣的“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第36回);纳凉的芙蓉簟(第28回),锦裀蓉簟,荷叶式雕漆几;装菊花的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第40回);荷叶灯饰:“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绘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第53回)在人名方面,有甄英莲、柳湘莲、藕官、菂官、蒋玉菡、(小丫头)莲花儿。还可以举出书中很多与荷花相关的事物,但是,这些相关的物件都是小物件,人物都是底层可怜的小人物。说明作者对美丽的荷花感情深厚,处处下笔,可是又把荷花比喻为备受蹂躏的弱小生命,为他们哀叹!

杭州还有孤山、西溪等处的梅花。书中说到“六桥梅花香彻骨”(第40回),“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第49回),“宝琴雪下折梅”(第50回)。这可是北方没有的,俞平伯先生也说过,北京只有盆栽。而南方才有大片的梅林,香雪海。杭州的“梅妻鹤子”古今闻名,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形态、香味写绝了。而书中写了那么多鲜艳的红梅,没有写名贵的绿萼梅,没有写黄色的腊梅,实际是在歌颂如血的红梅不畏严寒,抗御风雪的精神!

红楼梦中的花草(从红楼梦提到的四种花卉看作者的江南情结)(3)

傲雪梅花

杭州还有湖堤山坡的桃花,书中描写:(宝玉)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第23回)。杭州苏堤上树的排列是一棵杨柳一棵桃。黛玉葬花扫起来的就是桃花。

红楼梦中的花草(从红楼梦提到的四种花卉看作者的江南情结)(4)

黛玉所葬之花即是桃花

书中更多对花的描写难以尽述。我国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经说:“大观园中有竹,有苔,有木香,荼蘼,蔷薇,冬天有红梅,席面上有桂花,喝的是隔年雨水:怎么说是北方的事情?”我从书中桂花、荷花、梅花、桃花的情节描写,不能不让我坚信《红楼梦》作者一定是南方人,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醉人的江南景色。

———————————————————

校对:至真斋主 编辑:慧读古典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